銀行不是弱勢群體,基層員工才是!

銀行客戶的權利有人維護!銀行員工的血淚誰來傾聽?


銀行不是弱勢群體,基層員工才是!


2015年3月4日,時任建行行長的張建國在全國政協分組會議發言時曾提出,“銀行是弱勢群體”。此言一出,引發現場金融界同仁大笑。


在很多人眼裡,銀行怎麼看都不像弱勢群體:


論資產,銀行財大氣粗,影響金融命脈;論行為,銀行有權任性,要貸款不容易;論收入,銀行利潤巨大,總是排名前列;論形象,銀行大樓林立,網點裝潢氣派......


所有這些,從古到今,由表及裡,銀行哪裡有一點弱勢群體的樣子呢?


什麼是弱勢群體?弱勢群體,也叫社會脆弱群體,是一個用來分析社會經濟利益和權力分配不公平、不合理的概念,是指依靠自身的能力或力量無法保證個人及其家庭成員最基本的生活水準, 需要國家和社會給予支持和幫助的社會群體。


曾記得2011年,民生銀行行長公開宣稱“銀行利潤多得都不好意思說”。有人說小狗當行長照樣幹得好,現在卻有人說銀行是弱勢群體,自然是眾說紛紜、分外熱鬧。


拋開這些情緒化的宣洩語言,我們回過頭來以一種客觀理性的態度看銀行業的自身特點和近年來發展,銀行到底是不是弱勢群體呢?


仔細一看,我們發現,銀行還真的不是想象中那般風光與強大。


第一,銀行的性質決定其具有天然的脆弱性。由於貨幣和信用存在的內在脆弱性,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銀行也具有脆弱性和不穩固性。從全球範圍看,銀行既是經濟風險和經濟不穩定的載體,也是金融風險和金融不穩定的集合。大量企業和個人通過銀行獲取金融支持,將自身風險自然地轉移到銀行,最終銀行成為經濟風險和經濟不穩定的載體。同時,由於銀行之間、銀行和客戶之間編織著廣泛的社會關係網絡, 一旦網絡上的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 就會引起銀行的連鎖反應和危機,這進一步加劇了銀行固有的脆弱性。


第二,銀行與生俱來就與各種風險緊密聯繫。在市場化環境下,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信息的非均衡性以及委託—代理關係中矛盾衝突的客觀性等因素,都可能給銀行帶來風險。在我國,很多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產權不明晰,財務上缺乏硬約束機制,盲目擴張規模,只考慮一味借款, 很少考慮資金成本與還貸能力。而我國金融體系以銀行為主導,間接融資遠高於直接融資,企業融資超過一半來自銀行體系,對銀行信貸過度依賴。也因為此,很多人將當下實體經濟遇到的困難,特別是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統統歸結於銀行支持不力。


第三,我國尚未形成銀行自主經營的市場環境。一方面,在嚴格的管制下,銀行行為被嚴格限制。利率定價仍要遵循政策要求,信貸投放要符合存貸比指標,運營擴張要受制於資本充足率,銀行只是政策的執行者。另一方面,銀行還經常受到各種干擾。據審計署的報告,在地方政府債務中,有佔比不小來自銀行貸款。很多時候,面對掌握巨大資源的地方政府,銀行往往陷入了兩難境地。在平時,似乎所有的部門都可以對銀行指手畫腳。


第四,當下銀行面臨著發展轉型的巨大挑戰。尤其是近年來,銀行業市場競爭發生深刻變化。互聯網公司紛紛進入金融業,資金的融通、支付等活動越來越多地通過銀行外體系進行,社會直接融資比例也在逐步提高,渠道脫媒和融資脫媒的步伐逐步加大,銀行在金融體系中的重要程度降低。而隨著市場準入的不斷放鬆,國內銀行業法人機構數量龐大,民營銀行等中小金融機構不斷湧現,各類金融和非金融機構紛紛進軍銀行業務。競爭對手和競爭格局的變化,雖然還談不上生死存亡,但可謂是內外交困。


所以,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各國經濟發展陷入泥淖的情況下,銀行業這樣的強週期行業難以獨善其身,競爭的加劇更是“屋漏偏逢連夜雨”:一方面銀行的利潤增速不斷下降,另一方面銀行的不良貸款大量上升。這其實是銀行體系為全國經濟下行和產業結構調整在買單。


遺憾的是,近年來,媒體和公眾對銀行業的作用和作為未能全面客觀地認識,對銀行責難頗多,甚至有一股抹黑銀行、仇視銀行的暗流在湧動。這背後,除了信息不對稱外,還有著深刻的社會和人性根源。


這些年來,國內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但社會體制和結構仍然相對封閉僵化。這使得互聯網“開放、共享、平等、民主、普惠”基因影響下的年輕民眾,對自由、公平與效率有著極大的認同和追求,對保守、權威、壟斷和傳統有著強烈的反感和反叛情緒。


而以國有為主體的商業銀行,往往被視為現有體制、權威和壟斷的象徵。年輕的互聯網用戶與傳統的商業銀行自然對立起來,無條件擁護對傳統銀行產品和服務的消解和挑戰,甚至演變成為一種反體制、反權威和反傳統的社會流行趨勢。


同時,國內互聯網公司對網絡和媒體有著很強的掌握、利用和公關能力。傳統媒體在衰落中以迎合網絡輿論的“話題下載”報道模式來求生存的趨勢,加上轉型期中國嚴重的社會階層撕裂對立和矛盾激化的現實,形成了與銀行尖銳二元對立的社會和輿論環境。


源於“網絡暴力”的社會輿論暴力,對與大量個人客戶打交道的銀行極為不利。


“互聯網公司任何產品和服務都是對的,是有利於百姓和社會的利益,是為老百姓賺回被銀行剝削的錢”,“銀行任何的服務、產品和收費都是壟斷、低效和暴利的,都是損害客戶利益的”,甚至一度成為社會和輿論的基本立場。


銀行“壟斷暴利”的偽命題被硬拗成銀行的“真面目”,銀行服務和產品上的不足,以及與客戶之間的糾紛,都被無限放大成銀行的傲慢與壓榨,讓人情何以堪!


很多人認為銀行強勢,其實是一種“社會刻板印象”效應。在強勢體制下產生的銀行,又是一個天生受到嚴格管制的行業,無形之中放大了銀行強勢的社會形象。


這其中,固然有銀行作為經營信用的金融企業的特殊因素,有其以往不夠重視中小客戶、尾大不掉的舊有慣性,更有社會撕裂和對立帶來的不能承受之重。


事實上,銀行只是有著強勢的外表、弱勢的內心。就整體而言,銀行並不強勢,恰恰很多時候還很弱勢。


據說,當年張建國發言時,現場一片大笑。進而,這條新聞在當天晚間迅速佔領了各大媒體頭條,全國人民都笑了。3個月後,2015年6月12日,張建國行長宣佈“辭職”。


很多網友說:如果說銀行弱勢,那麼放著我來,讓我也加入這個弱勢群體吧!


但是,很多銀行從業者一定是笑不出來的。


相反,他們心裡可能有著無比的委屈:在異常沉重的指標、十分挑剔的客戶、毫無信用的老賴、日益嚴苛的制度面前,我們的確很弱勢!


特別是那些早上六點多就出門、晚上八點鐘才回家的一線員工,他們可能要含淚問一句:銀行真的不是弱勢群體麼?


面對銀行業數百萬的從業者,真心希望大家不只是一笑而過,而能對銀行人多一點理解和尊重。


銀行不是弱勢群體,銀行基層員工才是!


投稿[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