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花開,待春來

春回大地,草長鶯飛,無論是江南的春還是塞北的春,都有著一種說不盡的嚮往。漫步在春天裡,思想的野馬可以隨意飄飛。今年的春天來得特別早,三月,街道兩旁的樹木就綠了枝丫,秀了翠柳。

若花開,待春來


不知什麼時候,落起了春雨,輕輕的,聽不見淅瀝的響聲,像一種溼漉漉的煙霧,輕柔地滋潤著大地。春雨過後,太陽出來了,一片晴朗。整個世界像剛洗過似的,特別清爽,空氣十分新鮮,呼吸一口,甜絲絲的,像喝了蜜一樣。

若花開,待春來


到底是春天來了。所以,陽光總是帶著些許溫暖,風也不再那麼刻薄,空氣裡多了親和的味道,天地間已浸透出絲絲柔軟的光芒……

雜亂無序的阡陌深處,已慢慢甦醒的生命,再一次煥發出神秘的莊嚴,使根植於大地深處的情懷,在向上拔出自己的高度和自由。

若花開,待春來


春雨纏綿地灑下一春風情,染了一地青草綠。有了這些,更抵擋不住春天對人們的誘惑,無論是老人還是孩子,都迫不及待地往春天裡鑽,站在那些被春風吹開的花間草木裡品頭論足。

去徒步,從小河上騎過去,爬沒有步道的野山看日落,變著法子在周圍玩兒。天氣不好的時候就窩在室內,順手從書架上抽本書來看,窩在沙發裡彈吉他,一起放音樂跳舞。晚上拉幾個客人一起窩在沙發上用投影儀看電影,然後去樓下買桂林米粉當夜宵吃。生活很慢,不急著離開。有種感覺如同歸園田居,最好是摒棄「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只留「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若花開,待春來


總覺得春天是適合幻想的。一場夢醒後,該有太多的情結需要整理,該有太多的嚮往需要追尋,該有太多的使命需要揹負……

嚮往春天,感覺春天一切都是美好的。可以種樹養花,也可以隨時出去走走,帶著孩子去田野裡撒歡,和好朋友去旅行。


若花開,待春來


每個人歷經太多人情世事,心裡往往都會裹上鎧甲,生出繭子,用以抵抗生活中的無奈和傷害。每個人常常都會把痛苦埋藏在心底,展現在臉上的總是笑顏。

所以很多人都喜歡春天,春天代表希望,春天代表從新再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