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90後別高估自己的前衛,70後、80後可不是“老古董”

某些90後別高估自己的前衛,70後、80後可不是“老古董”

(ICphoto/圖)

前輩不沉迷其中≠不會,連遊戲規則都是他們制定的,還有什麼可說的?不要低估前輩“收割”你們的城府。

最老的90後已經30歲了,雖然仍然年輕,但已經有人脫髮、離婚、抑鬱;如果早婚,孩子已經上小學了。

“80後”是上世紀末、本世紀初媒體設置的議題,“90後”則是這種思維慣性下,互聯網原生的概念。個體意識與商業、輿論合謀,強化乃至固化了這個概念,以至於不少90後真的認為:自己相比於80後、85後,很不一樣。

我是80後,有個朋友最近受了刺激,向我吐槽:“有的90後真的自以為是,他們以為70後、80後都是老古董,我們上網買個菜、逛個B站,他們就一驚一乍的——哇,原來大叔這麼潮?”

真讓人哭笑不得。就說上網買菜這件事,80後早在10年前就嘗過鮮了,現在這波,只不過是捲土重來而已。至於B站,也並不新潮,2009年就創立了,創始人是個80後,當時90後可能還沒手機呢。

我反對任何一代人自我鼓吹優於其他代,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運而已。並非80後比90後了不起,純屬機緣巧合。互聯網浪潮的“黃金機遇”主要落在了60後和70後頭上,80後最近幾年才媳婦熬成婆,在BAT的鐵幕中,冒出了張一鳴(今日頭條/抖音)、黃崢(拼多多),他們抓住了“白銀機遇”。

商業法則千萬條,除了價值規律,最堅挺的恐怕就是“降維打擊”了。60後馬雲創辦阿里,從鼓動70後商家觸網起步;70後馬化騰的騰訊,從吸引80後註冊QQ號切入;80後張一鳴的抖音,首先圈定90後。真相是:後一代早已被上一代人甚至上幾代人吃定了,絕大多數人渾然不覺,如果還嘲笑前幾代人“老土”,那就貽笑大方了。前輩不沉迷其中≠不會,連遊戲規則都是他們制定的,還有什麼可說的?不要低估前輩“收割”你們的城府。

許多人的代際觀念出奇地強,但這種觀念正在脫離真實的歷史變遷,陷入“自嗨”式的尷尬。19世紀末,德國社會學家狄爾泰系統地提出了代際理論,他認為,同代人之所以成為同代人,是因他們受到相同政治、經濟、社會、思想的影響。

狄爾泰的晚輩曼海姆進而指出:一群人生於同一時期,在社會中佔有類似位置,可能互不相識,但經驗、思想、情感和行為模式趨同,彼此認同,自成單元,並排斥其他單元。顯著的“同代人”還需經歷同樣的社會歷史命運,比如一起上山下鄉、一起把資產換成數字貨幣。同代人內部還可能分裂出亞群體,用不同的方式梳理、解讀、回應共同的命運。

郭德綱&林志穎,這組對比經久不衰,看過笑過以後,帶給我們的卻是關於代際理論的深思。郭德綱和林志穎幾乎同齡,他們是“同代人”嗎?按狄爾泰的理論,不是;按曼海姆的理論,也不是。他倆除了年齡相仿,幾乎毫無共性。

沒有人可以脫離時代而存在,同一個時代塑造同一個社會,每個人在這個社會里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時代的分段以重大歷史事件為節點,比如:恢復高考、改革開放、知青返城、股市開張、小平南巡、住房改革、取消畢業分配、加入WTO、電腦普及、智能手機普及……算作歷史節點,因為它對絕大多數人的實際生活產生深遠影響。

80後區別於70後的代際特點是,他們生在改革開放時代,長在商品經濟大潮中;工作技能養成階段,個人電腦和互聯網開始普及;如果上了大學,畢業參加工作時,中國已融入全球化——以上種種,只要不鑽牛角尖,代際命運之不同還是較為顯著的。

那麼,90後與80後有何不同際遇?兩代人都以獨生子女居多,1980年和1990年,中國人均GDP分別為467.5元和1662.5元,10年間乘了4,區別當然是顯著的。但這兩個年份,城鎮居民的恩格爾係數分別為56.7%和54.2%,農村居民的恩格爾係數分別為61.8%和58.8%,十年間基本沒降,賺的錢超過一半花在了“吃”上面,吃得比以前好了而已,但沒有質的區別。

中國人的恩格爾係數是在1995年以後,尤其是進入新世紀以後才發生質變的,目前,該係數已降至30%以下。這意味著,除了吃,國人的消費更加多元化,生活內容更豐富了。據此我們可以推斷:95後跟80後在生活方式的起點上區別較大。

順著兩代人的成長軌跡分析,很難找出兩代人有其他本質不同。80後用智能手機並不比90後晚,QQ微信、淘寶天貓、抖音快手、美團餓了麼、今日頭條、王者榮耀……常用的APP也差不多。誰又能比誰前衛多少呢?

倒不是說時代平等對待所有人,代際差異還是存在的。80後在2005-2010年間步入社會,2005年,北京的新房均價約為0.67萬元,平均工資不到3.3萬元/年,一年到頭不吃不喝可以買5平米房子。2010年,北京的新房均價漲到2.2萬元,平均工資約5萬元/年,一年到頭不吃不喝可以買2.2平米多的房子。

90後從2015年開始步入社會,那一年,北京新房均價約為2.7萬元,平均工資8.5萬元/年,≈3平米多的房子。2019年,北京房價已經漲到了4.7萬元,平均工資10.5萬元/年,≈2.2平米的房子,差不多回到了10年前的水平。

事後諸葛亮,僅就買房而言,最早置業的那批80後趕上趟了,那麼高的收入/房價比可能不會再有了。但是否可以就此下結論:90後比80後倒黴?——答案是否定的。代際傳承因素不可忽略。

90後的父輩是65後、70後,也就是馬雲、馬化騰那代人,他們在該讀書的年紀趕上了恢復高考;1992年“小平南巡”拉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序幕時,他們風華正茂,有較多機遇、較大概率成為先富起來的那批人。

而80後的父輩是65前,該讀書的年紀找不到一張安靜的書桌,如果生活在城市,按部就班進廠當工人,三四十歲時一不小心就下崗了,劉歡對他們唱道:“只不過是從頭再來。”——“只不過”,唱歌真比生活容易多了。

他們供孩子讀書,好不容易供出頭了,畢業不包分配了,房子得自掏腰包買了,他們哪兒來的錢?——80後也有王思聰這樣的富二代,但看看你身邊的80後和90後,是否80後自己攢首付的更多?90後由家人湊首付甚至付全款的是否更多?

寫到這裡,我的腦海裡蹦出一個想法:90後正在花65後70後的錢供80後“收割”。這個想法是否成立?——你看,我作為80後,也犯了某些90後犯的錯誤。哪有這麼涇渭分明的代際劃分?薇婭是80後,李佳琦是90後,兩個人把80後、90後一起“收割”了。

(本文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魏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