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張高清大圖,感受大漢楚王用玉之美,多感悟,迅速提升鑑玉眼力

徐州博物館這批古玉,看上去每一件都像新的一樣,然而它們都是西漢的瑰寶。我喜歡在安靜的夜,細細欣賞它們的美。

10張高清大圖,感受大漢楚王用玉之美,多感悟,迅速提升鑑玉眼力

那年我去徐州博物館的時候,記得是一個夏天。這是我夢寐以求的地方,早就聽說徐州博物館的漢玉非常漂亮,美不勝收。

10張高清大圖,感受大漢楚王用玉之美,多感悟,迅速提升鑑玉眼力

這些玉,都像新的,乾乾淨淨,皮殼極美。這是甘肅閃石玉,材質多為馬銜山、馬鬃山玉料。也有持新疆和田玉之觀點,然而玉質比新疆料,溫潤度還不夠,結構也稍顯疏鬆。

10張高清大圖,感受大漢楚王用玉之美,多感悟,迅速提升鑑玉眼力


這種黃玉,在新疆和田玉中,是極少的。田黃玉多為山料,而籽料黃玉,常見黃沁,顏色與之不同。而甘肅馬銜山玉料,卻常見這樣的黃色質地。這種玉料,齊家文化玉器,便已有之。

10張高清大圖,感受大漢楚王用玉之美,多感悟,迅速提升鑑玉眼力


好的玉質是一方面,埋藏環境也至關重要。漢代開山為陵,筆者在徐州,順道去了小龜山漢墓,極其震撼。山被掏空,裡面乾乾淨淨,幾乎沒有土壤,大都是石頭。玉器在這樣的環境下,受沁自然較少。我們知道,沁色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土壤中的三價鐵離子,而徐州這些石頭墓葬,很少會有形成沁色的自然條件,所以會有玻璃光澤,且就像新的一樣。

10張高清大圖,感受大漢楚王用玉之美,多感悟,迅速提升鑑玉眼力

這件鳳鳥環形佩,簡直不要太美。精緻的雕工,規律靈動,應為女士佩戴之物。紋飾豐富多彩,讓人只需一眼,便無法忘卻。

10張高清大圖,感受大漢楚王用玉之美,多感悟,迅速提升鑑玉眼力

徐州博物館的標誌,便是這件S龍佩。西漢的龍,還保留有戰國晚期風格,靈動有張力,彈性十足。龍的下方,有明顯沁色,非常自然,沁色擴散有變化。

10張高清大圖,感受大漢楚王用玉之美,多感悟,迅速提升鑑玉眼力

雙龍佩,精美異常。徐州博物館這批精美的古玉,材質差不多,應為中央統一分撥的玉料,檔次級別相當高。在那個年代,用這麼好的玉,一點點雕刻如此精美的玉,著實不容易。

10張高清大圖,感受大漢楚王用玉之美,多感悟,迅速提升鑑玉眼力

這件玉卮,堪稱國寶。有一道綹,且受沁,有裂必有沁。難能可貴的是,這件酒器的蓋,有螺絲,可以跟下面擰緊,簡直不可思議。

10張高清大圖,感受大漢楚王用玉之美,多感悟,迅速提升鑑玉眼力

漢代酒杯,高檔吧。玉質極好,玻璃光,下部受沁。掏膛工藝難度高,不知道用這個喝酒,該是怎樣的感覺,是不是一種享受,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10張高清大圖,感受大漢楚王用玉之美,多感悟,迅速提升鑑玉眼力

看到耳杯,總會想到曲水流觴,漢代耳杯以漆器居多,玉的少。耳杯的造型很雅,特別漂亮。

本文照片,皆為筆者拍攝,應該是目前網絡上最清晰的圖上,希望藉助本文,分享給玉友們,共同學習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