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吃喝玩樂,還不思進取:那他是如何成為“春秋五霸”之首的?

東周時期,周王朝勢力日益下降,各諸侯國四處並起,大諸侯國不斷吞併小諸侯國,這也標誌著中國歷史正式進入“春秋時期”。在春秋時期,出現了歷史上我們所熟知的“春秋五霸”,即“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在這“五霸”中,更是以齊桓公姜小白為首,一步步填滿了春秋時期的歷史。

沉迷吃喝玩樂,還不思進取:那他是如何成為“春秋五霸”之首的?

說起齊桓公,那就不得不提到他的得力助手——管仲。說起來,管仲差一點還“殺”了齊桓公呢。齊襄公時期,齊國國政十分混亂,齊襄公接連被刺殺,為兼顧自身安危,公子糾逃到了魯國,姜小白逃到了莒國。後來,齊襄公被殺之後,二人為爭奪君主之位前後趕回齊國。在這之中,公子糾為能夠先一步回到齊國,派旗下助手管仲暗中刺殺姜小白。管仲在一箭射到姜小白後,以為暗殺成功,便回去報喜。

誰知,姜小白只是假裝倒地而死。在公子糾慢慢回去齊國時,姜小白早已回到齊國並立為國君,稱齊桓公。齊桓公登位不久後,突然想起向他行刺的管仲,然後便下令殺了他。但鮑叔牙及時勸說道,管仲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哪個國家擁有他就能變得強大,千萬不可殺了他。後來,齊桓公聽取了他的意見,先與管仲談論霸王之術,沒想到管仲的見解令他大喜不已,便拜管仲為相,聽從他的想法進行改革。

沉迷吃喝玩樂,還不思進取:那他是如何成為“春秋五霸”之首的?

有了管仲後,齊桓公逐漸變得“飄”了起來,他開始整日吃喝玩樂,不思進取,不理朝政之事。幸好,在管仲的教育之下,齊桓公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之後便開啟了他稱霸之路。

那時的齊國在管仲的改革下,無論是經濟還是軍事都得到了超前的發展。國力強了起來,那麼下一步就要稱霸了,不過,齊桓公的“稱霸”並不是讓自己稱霸,而是讓周天子稱霸。此時的周王朝勢力十分微弱,微弱到連很小的諸侯國都管理不了。

於是,齊桓公第一步就是要讓這些諸侯國“聽話”,諸侯國有“造反”之心?打!勢力強的諸侯國欺負弱諸侯國?打!外敵入侵?那更要打!這便是管仲提出的“尊王攘夷”政策。這一做法不僅維護了周天子,團結各諸侯國,還攻打外敵,保護了國內平安。一時間,齊桓公的身份急速上位,其聲望也在各諸侯國提高。

沉迷吃喝玩樂,還不思進取:那他是如何成為“春秋五霸”之首的?

在各諸侯國舉辦的葵丘會盟時,周天子還特意派人賞賜了齊桓公,這也表明了周天子承認了齊桓公的霸主地位,而齊桓公也名副其實的成為了“春秋五霸”之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