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感染背後的故事——記南京鼓樓醫院援漢第三批醫療隊

零感染背後的故事——記南京鼓樓醫院援漢第三批醫療隊

支援武漢抗擊疫情的四萬多醫務工作人員,沒有一例感染新冠病毒 ,做到了零感染。這個數據的背後,有著白衣天使的堅守,更有著科學防護的付出!

一個多月前南京鼓樓醫院第三批援鄂抗疫醫療隊接到支援武漢的通知後,手機信息中出現頻率最高的就是,如何穿脫防護服。有文字的、有視頻播放的、有圖片的也有表格的,一點一滴的細節都深深印刻進了援漢醫療隊員的腦子裡。

零感染背后的故事——记南京鼓楼医院援汉第三批医疗队

下飛機後,一有空南京鼓樓醫院的醫護人員們就立即組織現場學習穿脫防護服。然後,四人一小組:金萍、蔡海晶、杜小雨、戴亞男,在組長金萍的帶領下開始一遍一遍反覆練習。因為,有的醫務人員感染了新冠病毒,有一部分還離開了大家,對於同樣是血肉之軀的來漢白衣天使,也會有擔心甚至害怕,但做好自我防護就一定不會有大問題,已成為每名隊員心底的堅信。每個醫院的流程還有所不同,來到武漢市第一醫院後,鼓樓醫院的醫生和護士們接受了院方的專人培訓才正式上崗。

零感染背后的故事——记南京鼓楼医院援汉第三批医疗队

2月13日,南京鼓樓醫院支援的武漢市第一醫院所有病房被統一封閉起來,只留出一個工作人員進出口。醫護人員進艙前要檢測體溫登記,然後專人看管穿防護服,在穿的過程中醫療隊的成員們還會互相監督,看看彼此的面部有沒有密閉好。而出艙就顯得尤為重要,每一步都有專人負責監督,不得有一絲馬虎。3月23日,鼓樓醫院第三批援鄂抗疫醫療隊又轉戰湖北省人民醫院東院,在病房裡治療護理病人時,更是得小心謹慎,一絲不苟做好消毒隔離防護措施。下班後臉上出現一道道勒痕時,90後的蔡海晶反而開心地說:“一點都不醜,我感覺很安全”。大家都認為這是一條條的安全保障線!最美最安全啦,有勒痕在,我在武漢就安全啦!

零感染背后的故事——记南京鼓楼医院援汉第三批医疗队

下班後,大家又全副武裝戴好口罩和必要的防護來到居住地。進入大廳時,還要進行手消毒、鞋子消毒、全身可疑處消毒。通常來到房間後,醫生們都是先消毒洗澡,然後才能吃飯喝水。真正做到了“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位”。

零感染背后的故事——记南京鼓楼医院援汉第三批医疗队

日常生活中,南京鼓樓醫院第三批抗疫醫療隊的成員也是採取悶死病毒的方法。不串門、不當面聊天、不群聚吃飯。醫療隊的幾個人會老老實實待在房間裡,蔡海晶通常會看看書,杜小雨會把原來沒有時間學習的東西好好學習一下,金萍經常在房間裡做做運動,而戴亞男睡覺時間比較多,因為經常值夜班。為了武漢也是全中國的最後勝利,南京鼓樓醫院的醫護工作者們除了工作,更耐得住寂寞。為了醫務人員的零感染,一直堅守著,期待在手足同胞的共同努力下,終會迎來春暖花開,勝利凱旋的那一天!

融媒體記者:湯茜

通訊員:金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