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結構調整:金鳳壩區75歲老組長郭西鎮“忙得很”

在鳳山鎮金鳳村川心堡組有一位叫做郭西鎮的組長今年已經75歲了,本應該休息的年齡,他卻閒不下來,每天在壩區裡來回穿梭,忙得不可開交。他到底在忙些什麼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

产业结构调整:金凤坝区75岁老组长郭西镇“忙得很”

剛走進壩區,大老遠的就聽到了老組長郭西鎮急促的催促聲:“喂,你在哪裡?趕緊把油拿過來,這裡馬上做完了!搞快點,今天天氣好,抓緊時間幹。”

产业结构调整:金凤坝区75岁老组长郭西镇“忙得很”

老組長告訴記者,村民們正在壩區裡翻土、蓋膜、打孔、種芋頭,大家各有各的分工,這幾天一定要完成這批芋頭的種植。

金鳳壩區位於鳳山鎮金鳳村川心堡組,壩區耕地面積709.79畝,涉及512戶2097人,自從市裡開始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後,組裡也加快了壩區建設的步伐。今年春天,壩區主要種植荷蘭豆和芋頭等精品蔬菜,前段時間分批種植的500多畝荷蘭豆,現在已經開始開花結豆角了,再過二十幾天這些荷蘭豆就可以採收上市了。

产业结构调整:金凤坝区75岁老组长郭西镇“忙得很”

“我每天都要來逛幾圈,看看豆苗長得怎樣,看看他們哪裡缺人手,或者有什麼問題要解決。”老組長說,最近豆苗長勢喜人,要趁這幾天抓緊牽好繩子,讓它們爬上網,才能長得更好,新送來的芋頭種也要趕緊分發下去,在這幾天種下。

“白天忙完手頭的活,晚上我就挨家挨戶的給他們宣傳政策,做思想工作。”老組長郭西鎮介紹,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後,組裡積極鼓勵村民把土地流轉出來,通過“公司+基地+農戶”模式,種植精品蔬菜。2019年,在規範化、科學化的種植管理下,壩區的苦瓜、絲瓜產量達到了560噸、產值336萬,遠銷粵港澳地區。看到收益後,村民們的積極性更高了,紛紛把自家的土地流轉了出來。壩區不遠處,一座通往壩區的小橋正在建設,這是老組長積極主動與上級溝通的成果。看到產業逐漸發展起來,政府對壩區也大力支持,大家對壩區的建設更加充滿了信心,今年,更多的村民加入到壩區建設中來,壩區變化也越來越大。

产业结构调整:金凤坝区75岁老组长郭西镇“忙得很”
产业结构调整:金凤坝区75岁老组长郭西镇“忙得很”

“你這麼大年紀了,每天還這麼忙,你不覺得辛苦嗎?”採訪中,記者笑著問老組長。

“只要他們不嫌棄我老,我肯定把事情幹好!現在壩區建設起來了,產業也發展起來了,橋也修起來了,我相信我們子孫後代的生活也會越來越好。” 看著村民們有說有笑的正忙著手裡的活兒,老組長樂呵呵的說。

产业结构调整:金凤坝区75岁老组长郭西镇“忙得很”
产业结构调整:金凤坝区75岁老组长郭西镇“忙得很”

採訪結束後,記者看到通往壩區的小橋正在修建,壩區那頭,老組長又忙碌起來,他穿梭在田間小路上,張羅著大家吃午飯。在老組長身後,田已成方,溝已成網,路已相通,一塊塊土地連接成片,綠油油的荷蘭豆苗正茁壯成長,蔚為壯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