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豪用贗品金縷玉衣騙取7個億,事發後專家不用擔責,有這個原因

富豪用贗品金縷玉衣騙取7個億,事發後專家不用擔責,有這個原因

為何如今大部分人有餘錢,都會買些金銀首飾存著?這就要提到一句話,盛世收藏亂世黃金,在歷史上改朝換代都會出現戰爭,到了這個時候,可以說人命如草芥,何況是一些收藏和古董,不止是能看不能吃,而且經濟崩壞,人們對古董也沒了需求。

富豪用贗品金縷玉衣騙取7個億,事發後專家不用擔責,有這個原因

相反的是國家鼎盛,人民安居樂業才有心思搞收藏,因為愛好者很多,價格是逐年遞增,還能研究這古董蘊含的文化,這是一舉多得的事,因為有了需求而誕生了一大批文物鑑定專家,但鑑定這一行很複雜,其中並不缺乏“半桶水"的存在,為了利益做出一些不道德的事,比如一直備受詬病的“金縷玉衣”一事,讓當初鑑定“金縷玉衣”的專家名聲掃地。

富豪用贗品金縷玉衣騙取7個億,事發後專家不用擔責,有這個原因

上而用“金縷玉衣”騙貸的謝根榮,其實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也很出名是位富豪,他出生於浙江湖州,學歷不高但頭腦靈活,做了八十年代興起的一種職業“倒爺”,在中俄邊境倒買倒賣有關商品,幾年賺了第一桶金,大概有數千萬左右,有了資金涉及的行業就多了,其中有生產行業、房地產行業,尤其對很多房地產項目進行投資,最高峰是在2000年,以4.4億元將地產項目“東華金座”競價到手。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的房價在全世界來說,都是榜上有名的高,如果是很早就做房產投資,並且能堅持到底,估計現在都家財萬貫了,但謝根榮也許是早年的經歷,讓他習慣了投資取巧,做生意並不安分沒把房地產行業堅持到底,在二十一世紀初已經身價五億的謝根榮,又開始了投機取巧,他用什麼方法取巧的呢?

富豪用贗品金縷玉衣騙取7個億,事發後專家不用擔責,有這個原因

房地產早些年並不能與現今相比,而且非常消耗流動資金,一般房地產公司會找銀行借款,謝根榮的公司也不例外,但到了後期卻用了“昏招”,謝根榮在集團公司裡,用公司名義購入古董而且都是假貨,因為古董的價錢高,這樣的方式可以套取公司的錢財,用於個人奢靡的生活,但到了後期膽子更大了。

為了套取更多錢財,就自造了一件“金縷玉衣”,看古董名字便知道如果是真的,當時是世界珍品,謝根榮投機取巧不但造出一件金縷玉衣,還以此做抵押從銀行貸了7個億。其實銀行不是傻都相信這是真品,而是另有原因,其實當年還有這麼一出,謝根榮找了五位頂尖鑑寶專家,為他鑑定“金縷玉衣”,並聯名確認這是真品還開出證明,並且估價24億元,期間的真實過程是,隔著玻璃就鑑定好了,整個過程充滿了敷衍。

富豪用贗品金縷玉衣騙取7個億,事發後專家不用擔責,有這個原因

當初謝根榮偽造“金縷玉衣”,並未花費多少錢財,都是古董市場淘來的舊玉片,卻騙到手7個億,後來事發謝根榮被判了無期,但幾名專家卻沒什麼事,因為估值和鑑定真假這玩意,因為估值本身就有不確定性,就算不準確,也只能證明這位專家水平有限,所以法律上不用承擔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