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萬的小留學生想要回國,回來後該如何安置?費用該國家出嗎?

陝西和校園


我個人認為,國家不是沒有重視,各國大使館已經竭盡全力去保護孩子安全,但是其他國家政策和國內又不一樣,他們能力也有限啊?再說了,你說包機就包機啊,英國1.5萬,那麼其他國家呢,那麼多人,如果同時接回來,你們都不想活了?你是要考慮那些幾十萬海外低齡學生,還是要考慮國內十幾億人口的安危?不要總是感情用事,什麼將心比心,考慮過國內的學生嗎,還接機,你的的孩子可憐,國內孩子的安危都是稻草?



英國疫情還沒那麼嚴重,中國疫情爆發的時候,你咋不飛去接回來?現在嚴重了,航班難搶,中國疫情得到控制了,你們才發現祖國的好?還包機,包個屁,中國低齡學生何止幾十萬,我們那麼努力地控制,好不容易有點效果,怎麼能冒然讓那麼多人回國?再說,農村12--13.歲的娃都自己會煮飯吃了,你孩子不會煮麵條?真是無語這些人



同樣是作為母親,誰不心疼自己的孩子?您的孩子是命,國內的孩子也是命,同樣是命,憑什麼您孩子的命要用別人的孩子的安危作為代價?既然你把他送出去了,就應該想好了會有各種風險,而且大使館也那麼努力地保護你們孩子安全了,您為何一定執意現在回來?



英國低齡留學生是1.5萬,那麼美國、法國、德國、意大利等眾多國家的留學生呢,總數加起來那就是幾十萬甚至更多,一下子包機讓他們回來如何安排?安排在哪裡,誰來監管,這些問題都不需要考慮的嗎?1.5萬人的生命要以十幾億人的生命為代價,我不知道是怎麼想的。為人父母都心疼孩子,這我可以理解,但是我不能理解的是為何要讓國家出面,國內現在已經夠忙的了,我們沒有功夫再去搭理這些所謂的包機要求!以上純屬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聽故人吟


我國目前在英國有22萬留學生,其中小留學生就有1.5萬人。現在國外爆發新冠肺炎疫情了,家長們覺得孩子待在英國不安全了,但是回來的機票不好買,就有160名家長聯名給駐英使館寫信,要求政府安排包機將這1.5萬名小留學生接回國內。

這些家長將這麼小的孩子送到英國去讀書,一年花費就大幾十萬,所以能夠送孩子去英國讀書的家庭都是很有錢的家庭,那麼包機費和回來的安置費這些家庭都是出得起的,所以理應由他們自己來承擔。

這些十多歲的孩子還是未成年,個體發育不成熟,假如包機回國安置,也需要有成年人陪同。因為英國現在也是疫情發生國,從英國回來要集中隔離14天,那麼在集中隔離期間孩子需要有人照顧,所以監護人必須要到場才行,陪同孩子一起隔離。

這些家長接孩子回國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現在讓政府包機集中接孩子回國不現實。目前我國海外留學生超過70萬人,主要集中在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日本等國家,現在海外疫情爆發,很多留學生都想回到國內。如果只給在英國的這1.5萬名小留學生安排了包機,那麼對於剩餘的幾十萬留學生怎麼安排?全部安排包機接回嗎?顯然這是不現實的。

而且,國內疫情才基本控制,現在隨著入境人員的增多,面臨著比較大的輸入風險。如果此時安排大量的留學生回國,那麼我國的防控壓力就會陡增,加大病毒二次傳播的風險。而且,這些留學生在乘坐包機回國的途中也可能會交叉感染,本來沒有感染的,可能會被感染。所以,為了留學生的安全和給國家降低輸入型風險,現在還是留在所在國家比較穩妥。

如果有些家長實在不放心自己的孩子,那麼自己可以出國去陪孩子。或者,這些打算回國的孩子家長可以聯合起來自己組織包機接回孩子。本來現在國家在疫情防控方面就面臨比較大的壓力,希望這些人不要再給國家增加負擔。


銘蘇先生


我是向日葵,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筆者認為因該居家隔離,並且每天向社區和有關部門報告自己的身體狀況和體溫,回國的費用肯定是這些孩子的家長掏啊,能夠出國留學的家庭在中國絕對是富裕家庭,有這個錢,為什麼要讓國家買單,這個是行不通的,必須由家長買單。

有些網友和朋友們說把這些孩子們安置在一個地方,我不建議這樣弄,因為這樣整,很容易交叉感染疫情,因為英國的疫情也不容樂觀,我們誰都不能保證這批孩子中,沒有新冠的攜帶者,將健康的孩子和有新冠的孩子放到一起,很容易讓健康的孩子感染這個病,因此我並不建議集中隔離,我建議單個居家隔離。


最後這些孩子們的家長應該積極配合國家的防疫工作,按時上報孩子們的身體情形,不要瞞報,晚報,這些於公於私都是好事情,還有最後一句話,孩子們歸國的飛機票還有後續產生的一切費用,希望家長們能夠第一時間繳納,做一個國家對你負責,你對國家負責的一個公民。


向日葵愛歷史


中國在英國的留學生有不少,目前總共有22萬的中國留學生,其中還有1.5萬正在讀中小學的小留學生。現在歐洲的疫情爆發嚴重,英國也不例外,截止目前為止英國已經確診了5683人了,而且英國政府目前為止還沒有對新冠肺炎採取什麼強制的措施。這種情況下就有家長想把這些在外的小留學生給接回國內來。

回國費用要誰出呢?

原則上這些費用是應該自費的,近段時間有不少從外國回來的國人或是外國國籍的華人,他們回中國的費用都是自己負擔的。話又說回來,出國留學的費用開銷是很大的,能夠負擔的起留學費用的家庭想必也是有一定的經濟基礎,現在再包機讓孩子回來也並非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有的人靠自己和家人的努力多方轉機回到了國內,有的人卻是如同“巨嬰”一般的企圖讓政府幫他們把一條龍都給安排妥當。據網絡消息,就有一位小留學生的家長聯合了100多位家長,要求政府包機把他們的孩子接回中國。為了孩子著想無可厚非,但是您這種行為您覺得合適嗎?

這麼小就把孩子送去留學,很多家長其實就是想給孩子“鍍一層金”。英國有個《英國的十年永居計劃》,意思就是在英國居住滿十年即可申請獲得英國永久居住權利。這個《英國的十年永居計劃》要求如下:

1、申請人在英國連續合法居住10年

2、10年中離境英國總天數不超過540天,單次離開時間不超過180天

3、申請人沒有違法或犯罪記錄

4、滿足英語語言考試要求

從中小學開始留學英國,等到大學畢業後妥妥的滿足在英國居住10年這一條件,這些家長的小算盤可以說打得響亮!

回國後如何安置?

如果這些小留學生回到中國,也是要和其他境外回國人士一樣接受檢測,並且之後還要隔離觀察14日,這些步驟是一視同仁的。

若是確診了新冠肺炎,按照規定,如果有繳納中國醫保的,則是按照規定報銷,如果沒有的話則是要自費治療費用。

其實我們國家對於滯留英國的小留學生已經在行動中了,中國駐英大使早前就表示已經在努力跟各相關部門溝通,幫助他們解決困難。但我相信對於一些不合理、不正當的要求,我們的政府部門是絕不會姑息縱容的!


鏟史官老李


各城市已經自費隔離,為什麼小留學生回國的一系列費用還要國家出?

老編一共就兩句話:

一、部分小留學生沒有回國的必要,真的不建議這些小留學生和陪同家長(多為母親)一起回國,既是因為旅途本身就不安全,也是因為回國的舉動其實自相矛盾。

二、如果真的需要回國,那麼必須服從國家的一系列安排,提前向有關部門申請,自費隔離觀察,無醫保者自費進行新冠肺炎檢測,確保自己不給國家帶來麻煩。

小留學生回國避難自相矛盾,不是長久之計:

除去極個別的交換學生之外,相當一部分小留學生的規劃是在國外就讀部分小學(兩三年)、初級中學、高級中學以及大學,最終申請就讀國家的國籍。從教育角度來說,讓小孩子出國讀書沒有任何意義,外國的教育精華在於大學,中小學教育並不比我國的學校強。尤其是對那些有錢留學的家庭來說,他們完全可以在國內享受更好教育。

我國各地區的優秀中小學並不外國差,每年中學畢業前就能拿到國際名校入學資格的中學生不再少數,為什麼非要出國接受中小學教育呢?就是為了移民而已。對於各個國家的移民局官員來說,申請人在本國接受中小學教育,是一個巨大的加分項。

就拿美國來說,小孩子每天上課唱美國國歌,站在美國的角度學習歷史,用美國的思維方式學習一些文化知識。移民官員肯定喜歡這樣的申請人,因為他們就是美國澆灌出的,就是一個文化和精神上高度美國化的準移民。

:相當一部分小留學生就是準移民

站在準移民的角度上,小留學生回國是自相矛盾。

小留學生雖然還沒有加入他國的國籍,可是早晚他們還是要移民的。現在海外疫情非常不樂觀,他們和陪同的家長一起跑回我國避難。可疫情過後他們又要去留學,之後更是要申請就讀國的移民,如果在那之後又出現了類似的危機,他們該怎麼辦呢?

對於那些打定主意移民的小留學生來說,還是早早面對所在國的一切比較好。他們本來就是為了移民,移民之後就要承受該國的一切優點和缺點,與其現在跑回我國,還不如早早接受。如果老編是他們,老編就不回國,因為沒有意義,移民之後還能往我國跑?

強調一點,老編本人非常愛國,我覺得我的國家非常好,死也不會去其他國家做二等國民。

:準備移民的小留學生沒有回國必要

如果真的要回國的,只要服從一定的規章制度,不給國家和民眾帶來麻煩,國家還是敞開大門,接納一切要回來的小留學生,我國的國門永遠對國人開放。保不齊就有一些小留學生家長,看到國外面對疫情的表現之後改主意了,不想讓孩子移民了呢?

老編誠懇給小留學生家長一個建議:

如果移民的決心比較堅定,那就不要帶著孩子回到我國了。孩子早晚都要移民的,不如早早開始面對那個國家。而且只要家長和孩子在海外足夠小心,也可以在疫情中保護自己的安全,搭乘飛機回國反而非常危險,還是不要回來了。

如果不準備移民,而且所在國形勢較為危險的,那就趕緊申請回來。只要不給國家帶來危險,國家的大門永遠對愛國者打開,歡迎依照相關制度回國。


注:

作為一個國際作者,疫情下的某些國家確實非常危險,不僅疫情擴散非常嚴重,而且境內較為仇視亞裔,母親帶者一個孩子的孤兒寡母式留學家庭,確實不太安全。

如果不準備移民的話,儘早自費回國並接受隔離比較好。


垂垂老馬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個觀點,想要讓國家出錢包機,把這些學生接回來的可能性不大,因為要考慮以下方面的內容。

其一,雖然英國有1.5萬小留學生,但是還有幾萬大留學生。如果能把小學生接回來,為什麼就不能把大學生接回來?這不是明顯的不公平嗎?

其二,雖然英國有1.5萬小留學生,但是美國也有幾千甚至上萬的留學生。除了美國,還有德國和法國等國家。如果把滯留在英國的留學生接回來,其他國家怎麼辦?這也是明顯的不公平。

其三,這是1.5萬個人,不是阿貓阿狗,而且還是未成年人。對於這些未成年人,勢必需要一些人去照顧。別看這只是1.5萬個小的學生,背後可能有3~4萬名家長。

因此,就算是把小留學生接回來了,應該如何安置這些學生?把這些學生安置在哪裡?這些小留學生的家長怎麼辦?把他們安置在哪裡?

首先,根據當前境外出入人員的管理條例,大部分城市規定:但凡是境外輸入人員,一律要求隔離14天。這就要求,必須選一個足夠大的城市,可以容納2~3萬名學生和家長。

顯然,目前沒有任何一個城市,可以滿足容納這麼多家長和學生的隔離條件。為此,勢必要選擇多個城市。我們做這樣一個假設,可以在全國範圍內選擇20個城市。

當然,這20個城市的要求並不高。可以是旅遊城市,也可以是三四線城市。但是,最好不是一線城市,諸如北京和上海。最好不是港口城市,諸如廣州和深圳。

為什麼要選擇旅遊城市或者是三四線城市呢?眾所周知,自疫情發生以來,旅遊業得到了極大的衝擊,絕大多數的旅遊行業都已經停滯,這也意味著很多酒店空著沒人住。

在這樣的背景下,如果能夠把這些城市選做是用來隔離城市,可以從一定程度上補貼,因為疫情造成的損失。當然,這個費用一定要由小留學生的家長來承擔。

為什麼不能選擇一線城市或者是港口城市?對於一線或者港口城市來說,每天都會往返很多國際航班。資源本來就緊張,更何況要突然湧進來幾千名家長和學生。

在上述兩種條件的限制下,其實可以選擇的城市不是特別多了。而這只是萬里長征的第1步,還要解決這些學生回來的問題。雖然現在疫情形勢很緊張,但是還沒緊張到斷航的程度。

這些家長有錢把孩子送到國外,為什麼就沒錢把孩子接回來呢?能從小學就把孩子送出國外,說明這些家長肯定不缺錢,否則也沒必要這麼早就把孩子送出去。

既然不缺錢,為什麼還要麻煩政府呢?說白了,有可能是擔心在回航的過程當中,感染上了病毒。與其如此,不如讓政府統一檢測統一包機。不過,這些家長和巨嬰有什麼區別?

把孩子送到國外上學,這和把稅交到國外沒有什麼區別。平時不想著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到了重要關頭,還想著薅祖國的羊毛,難怪會引起群情激奮了!

其實,我們並不是拒絕將這些小留學生接回來,畢竟人心都是肉長的,作為孩子的父母,都想要孩子好好的。但是,我們拒絕的是給祖國防疫增加困難。

因為誰都無法保證這1.5萬小的學生沒有任何一個人得病,但凡有一個人得病,都有可能在包機的過程當中傳染給其他人,誰能承擔這個責任呢?顯然,誰都無法承擔。

所以,真誠的希望這些家長不要再做這些巨嬰行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史之策


1.5萬英國小留學生想回國,費用由孩子父母承擔,我贊成!此時去接1.5萬名小留學生回國,會導致新型冠狀病毒的輸入,會給國內的防疫工作增加負擔,不是上上策!如果非要去英國接1.5萬名小留學生回國,也應該是誰把這些小留學生送出去的,誰就負責把這些小留學生接回來!

1.5萬在英國的小留學生,不是小數目,會產生高昂的費用!1.5萬小留學的父母如果非要讓國家幫助從英國接回孩子,國家可以提供幫助,可以有組織地讓1.5萬名小留學生從英國撤離,不過要讓小留學的父母承擔相應的後果,承擔所有的費用!

想從英國回來,首先要在英國隔離14天,進行14天的醫學觀察,檢測沒有呈陽性,沒有發燒症狀,沒有咳嗽症狀,支付隔離費用和檢測費用之後,獲得回國的資格,然後再支付包機所需的費用,登機飛回國內!

飛回國內之後,不代表事情結束,回國之後,也要隔離14天,也要進行核酸檢測,費用還得讓小留學生的父母承擔。如果孩子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需要隔離治療,費用還是得由父母承擔。其次,自己的孩子確診後,如果連累其他人,連累負責接小留學生的防疫人員,連累負責防疫、醫治患者的醫護人員,責任也得由小留學生的父母承擔,支付所有的費用!

當初,那麼多父母每年花費50萬或者100萬,狠心讓14歲左右的孩子去英國留學,說明還是有一定的家底,有能力承擔接回英國小留學生的費用,費用不能由國家買單,得由孩子們的父母買單!

英國小留學生的父母如果不願意買單,不願意捨不得為自己的孩子掏錢,做一個鐵公雞,一毛不拔,說明他們不愛自己的孩子,覺得錢比孩子的命更重要,覺得自己的命更重要,既不願意掏錢接回孩子,也不願意主動去英國照顧孩子,天天在這討價還價!

從防疫的角度考慮,為了國內的安全,讓小留學生的父母去英國照顧孩子是上上策,但是人非草木,孰能無情 !小留學生的父母既然那麼擔心自己的孩子,可以退而求其次,只要小留學生父母願意買單,承擔所有的費用,國家可以幫助小留學生有組織地撤離,如果小留學的父母還要討價還價,只能說他們“愛金錢不愛孩子”,過於自私自利,不為別人的安全考慮,不為集體利益考慮!


老鱷魚觀天下


我國在英國境內有1.5萬名小留學生,如此龐大的一個特殊群體如果不是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恐怕很難為世人所熟知。當然這一數據還有待進一步確認和核實。


前一段時間有100多名英國小留學生的家長聯名向國家提出請求,這些心急如焚的家長們希望國家可以通過官方途徑,使用包機將這些滯留在英國境內的1.5萬名中國小留學生迎接回國。

在這種特殊時期,這些小留學生的家長們能夠想到求助國家來幫助自己的孩子回國,也反映出了這些家長們對於國家的信任和倚重。許多人一定認為我在替這些小留學生的家長們說好話,但實際上並不是。

這些家長們在自己的孩子尚且年幼之時便送往國外讀書。許多小孩子在國外讀完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直到研究生畢業後,然後留在國外加入外國國籍,這種情況比比皆是。畢竟這些小孩子們基本上沒有機會接觸到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甚至連普通話可能都說不好,漢字都認不全,還不如旅居海外數代人之久的華人。

而且這次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已經波及到全球六個大洲180多個國家。已經成為波及全球各個角落的傳染性疾病。如果我國派出包機前往英國接回這1.5萬名小留學生,那麼滯留在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華人華僑是不是也要儘快接回?這次疫情不同於某一個國家或地區出現動亂因素,可以通過及時派出包機或者艦艇接回華人華僑來保障國人的安全。

而如果真的要將這1.5萬名小留學生接回國內,安置這些尚未成年的小留學生也是一個巨大的問題。首先從國外回到國內一定要進行隔離進而確保病毒不會繼續蔓延。但是這些小留學生尚未成年不具備自理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因此又不能讓其單獨在固定場所隔離。

因此如果這1.5萬名小留學生回國之後,那麼一定要讓家長簽訂承諾書,並且將自己的孩子接回家中居家隔離,在居家隔離期間出現任何問題全部由監護人負責。而如果有人疏忽大意造成疫情的蔓延和病毒的傳播,其監護人還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至於這1.5萬名小留學生在回國過程中產生的一切費用,以及回到祖國之後居家隔離時產生的費用,全部都應該由其監護人買單。而如果不幸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並且確診,那麼這些小留學生住院期間的治療費用應該由其監護人全額支付。


珞珈山的貓


這幾天,關於在英國的1.5萬名中國小留學生想包回國的問題,在網上炒得沸沸揚揚。有贊同的,有反對的,有要求國家免費的,有要求自費的。應當說都有一定的道理。不管怎麼說,這些孩子都是無辜的。



在3月20,中央電視臺新聞《新聞1+1》欄目,採訪了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據劉大使在節目中說道,在英國有40萬華人,其中就有22萬留學生。當然,在這22萬留學生當中,還有1.5萬名小留學生。

什麼是小留學生呢?就是中國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被父母送到了英國去讀書。在英國有一個條件,只要在英國呆夠十年時間,就可以加入英國籍。或許這是國內的家長們讓孩子從小就赴英國讀書的主要原因吧!

或許在平時看來,這些家長們都是左鄰右舍,親戚朋友所羨慕的對象。為什麼羨慕呢?一是這些家庭一般都有錢,每個孩子在國外的開銷,每年都在60萬至100萬元RMB之間;二是有一個出國留洋的孩子。

然而,令這些家長們沒有想到的是,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將他們如同掉進了萬丈深淵。或許,在新冠疫情在我國武漢剛剛爆發的時候,他們心中或許流露出一絲竊喜,慶幸自己把孩子送到了國外,因為國內疫情很嚴重,國外很安全。

然而,劇情很快出現了反轉。經過全國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們的疫情被控制住了,國內反倒安全了,國外導師不安全了!

於是,這些小留學生的家長們一時變得六神無主,整天惴惴不安,恨不得早一點將孩子從國外接回來。

但是,由於回國的機票很昂貴,還是一票難求,於是就有166名家長聯名寫信,要求相關部門協調包機,將孩子接回國內。消息一出,立刻引發了網絡上的廣泛爭論。


趣談專業戶認為,人心都是肉長的,孩子是無辜的,我們都是為人父人母的。這些留學生的家長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國家相關部門協調包機也不是不可以,但是費用不應當由國家承擔,應當由這些留學生的家長們來出,這樣恐怕比較合理。

至於這些小留學生回到國內之後的隔離問題,由於孩子年齡尚小,生活恐怕難以自理,可以一個家庭出一名家長進駐隔離地點進行陪伴,這恐怕是最好的辦法。既解決了相思之苦,也解決了孩子的安全問題。

當然,這些小留學生的回國隔離的費用問題,還是應當有這些孩子的家長來承擔。一方面,是因為這些留學生的家庭都不缺錢。另一方面,國家用錢的地方還很多,不能處處都讓國家來買單。


趣談專業戶


歐洲疫情至少2月下旬已經開始擴散,這些家長還讓自己未成年的孩子留在國外?這心得多大?

既然能送孩子出國留學,那家長至少也該有一定的國際視野,以我國的抗疫鬥爭,加上自己的理性判斷,應該是老老早早就去買票把孩子接回來的那一批人才對吧?

那個時候,至少2月份,你想讓孩子回來,買張機票的事情,也不需要隔離。

至少2月份,國家就多次組織包機把人給接回來,這些信息有的也有新聞報道,作為家長也需要主動多去外事部門問問,不過怕是這些家長也是鴕鳥政策,一到了疫情大爆炸的時候,急了,就想讓國家來出面包機解決,可哪那麼方便?

總之,明眼人都看得出疫情蔓延的時候,不知道是不是這些家長也和有些西方民眾一樣的“迷之自信”?

現在好了,歐洲每日新增破萬、死亡快破千,整個歐洲幾乎奄奄一息,現在家長們急了,想到政府強大的“包機”能力了?

當然,很多家長應該是希望國家出面,他們是願意出錢的,畢竟一個留學生孩子每年至少幾十萬人民幣的費用,一次包機十萬八萬的費用,對這些家長也不是什麼事兒。

但是,之前政府組織的包機,一般是針對海外的中國遊客,人數也不太多,在國家間封鎖邊界和航運之前趕緊接回來,這些費用,一般國家來承擔。

不過,現在可是1.5萬個英國小留學生,在輸入型病例日趨嚴重的現實情況下,把上萬孩子從英國接回來,對於防疫工作將是巨大的壓力,即使全部隔離14天觀察,要投入的人力物力也是極其巨大的,這些費用誰來承擔?誰又能保證不出問題?一個都沒有出現症狀?

而且,短期內,上萬個孩子集中在幾個國際機場,接待能力吃得消?

以上還不算是很大的問題,比如分批接回,也能很好的解決,費用麼家長來承擔,看似也挺好,但是英國還有幾十萬中國留學生,全世界?幾百萬留學生、僑民也想跟著享受這個政策?……那怎麼辦?

對於全世界的中國留學生來說,憑啥那些十幾歲的孩子能回來,我們這些20歲左右的就不行,國家解決不解決?政府該如何回應?

現在各地已經復產復工,一些省份,4月中上旬也將陸續開學,一切生活開始恢復正常,國民經濟也需要駛入正軌,如果這個時候再來一些輸入型病例,這可是非常令人鬱悶的反覆。

我們目前最重要的工作是確保目前防控的成效,穩住,不能反覆,這是最重要的事情,其他的事,都要為這個讓路。

要解決這些孩子的問題,家長們不妨讓孩子們就地留在英國,儘量不要出去,多給寄宿家庭打點錢,實在遇到寄宿家庭不管的問題,那就和大使館聯繫,讓使館來幫忙解決,如果類似的孩子比較多,可以使館出面,幫忙租點公寓,安排孩子們統一居住,然後家長們承擔相應的費用,為了確保能把孩子們照顧的好一些,建議這些家長選一些家長志願者前去照顧,這樣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