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形石豬肉石號稱“天下第一肉” 怎麼形成的?

奇石,係指天然形成的形狀不一般的石頭,其材質、造型、色彩及花紋不同尋常,能夠滿足人們的獵奇或審美習性,可供觀賞收藏把玩,如中國四大奇石:《東坡肉形石》、《歲月》、《中華神鷹》、《小雞出殼》。

奇石在我國曆史上又稱為怪石、象形石、雅石、供石、案石、幾石、玩石、巧石、醜石、趣石、珍石、異石、孤賞石等,我國臺灣及港澳稱謂雅石,日本稱水石,在韓國稱壽石。 從廣義上來講,凡是具有觀賞價值的自然石均可稱為奇石。

奇石的最大特徵在於:奇石不僅需要具備天然性,還要具備自然性,簡單的說,就是石頭未經過任何人工雕琢,修飾或人為加工合成。

肉形石豬肉石號稱“天下第一肉” 怎麼形成的?

奇石是以自然美為特徵的觀賞石,其自身的自然性,即無人為加工,修飾或雕琢,是其區別於其他觀賞石的最重要標準之一;賞石、石玩藝術的審美觀,是通過人們觀感而產生的,是審美主體與客體之間的共同感應,奇石不僅是一種形象藝術,也是一種心境藝術,心境藝術是賞石藝術的最高境界,在賞石過程中,並不是以目視形,而是以心蘊神,進而才“天人合一,物我兩忘”。人們能夠從一塊塊冰冷的石頭身上,聯想出人生的各種境遇,悟出宇宙自然界神奇多姿,藉以充實腦海,豐富自我心靈,進而從奇石王國裡探索出天然藝術的妙趣和生命自然的本質,這就是鍾愛奇石的真諦。

肉形石豬肉石號稱“天下第一肉” 怎麼形成的?

肉形石豬肉石號稱“天下第一肉”。果然名不虛傳,它是地質運動過程中沉積岩或變質岩與其它礦物質接觸色化而成。它有皮、有瘦肉、有肥肉,層次分明、色澤鮮豔、手感光滑涼爽,十分罕見;被看做吉祥、富貴、喜慶的象徵。

天然石種的豬肉石多數屬沉積岩,硅質岩或變質岩,在地質運動過程中與其他礦物質接觸色化而成。肉石珍貴貴在有皮,世間紅白相間的石頭比較多,但要有皮才算肉石中的上品。

例如在臺北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東坡豬肉石】!

出自內蒙阿拉善左旗,在清朝康熙年間供入內府,到了清朝晚期又成為了慈禧太后的愛物,後被蔣介石掠至臺灣。在大自然中,經過了漫長歲月的累積,在不同的時間,受到不同外界雜質的沁蝕影響,逐漸生成了特有的紋理,乃至呈現出一層一層栩栩如生的色澤,彷彿都可以聞到紅燒肉的香味。可謂是鬼斧神工、世所罕見、人間極品!

肉形石豬肉石號稱“天下第一肉” 怎麼形成的?

東坡豬肉石

中國肉石產地:

內蒙古包頭市達茂旗查干哈達草原、內蒙古與河北康保縣交界處、內蒙古阿拉善、內蒙古巴彥淖爾盟、山東泰山、河北康保、廣西柳州

但出產的肉石基本是硅質岩石,不管材質是瑪瑙、碧玉,還是黃蠟石,其主要成分都是以二氧化硅為主。單從成分上考慮,大自然中能滿足成為肉石的石頭並不少。但是地表出產的天然肉石卻少之又少,能稱得上象形精品的,更是鳳毛麟角

極品肉形石的“肉”,肥瘦層次分明、肌理清晰、毛孔宛然,色澤油亮可人,細膩滑潤,有一種百看不厭、欲食不能而垂涎不已的視覺衝擊力和食慾,可以稱為奇石中的人間珍品,價值連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