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时期艺术瑰宝-珐琅彩花卉纹合欢瓶

今天为大家带来一件清乾隆时期瓷器——胭脂红蓝地轧道珐琅彩折枝花纹合欢瓶。此瓶被称为网红瓶,因“丑”而出名。现在让我们带着疑惑一起欣赏它到底“丑”在何处?看看乾隆爷的审美观点到底如何?

文物介绍

胭脂红、蓝地轧道珐琅彩折枝花纹合欢瓶高16.8cm,口径6.8cm,足径7.5cm。瓶体双联式,盘口,短颈,溜肩,圆腹,束胫,圈足微外撇。盖顶置宝珠形纽。瓶内壁施松石绿釉。外壁在胭脂红、蓝地上装饰轧道工艺,并彩绘折枝花卉纹。圈足内施白釉,自右向左署蓝料彩篆书“大清乾隆年制”横排六字款。

乾隆时期艺术瑰宝-珐琅彩花卉纹合欢瓶


此瓶造型优美,设计精巧,在清代宫廷档案中被称为“合欢瓶”。轧道工艺是在珐琅彩色地上用铁锥划出细如毫芒、宛如凤尾状的花卉纹,为乾隆时期创制的新型装饰技法。在轧道地上绘花卉图案,具有铜胎画珐琅的艺术效果。此种工艺颇为费工,清宫内务府记事档中称这种新创纹饰为“锦上添花”。

文物背后

二次元圈子虽有“自古红蓝出CP"之说,但红蓝本属撞色,想玩转属实不易。不过,二百多年前,我们的乾隆爷就深谙其道,并将其运用于制瓷之上,诞生无数令后人“诟病“的作品。如今,乾隆爷因其”农家乐”审美,摇身一变成为网红,甚至遭到《国家宝藏》的官方吐槽。

乾隆时期艺术瑰宝-珐琅彩花卉纹合欢瓶


从专业的角度赏析,其形由“双联壶”衍化而来,两瓶交融成一体,寓和合吉祥之意,称为“合欢瓶”。瓶身施胭脂红及蓝地釉,其上运用乾隆时期独创的“轧道工艺”彩绘折枝花卉纹,所呈图案虽繁盛庞杂,却也必须赞叹其巧夺天工之计。

乾隆时期艺术瑰宝-珐琅彩花卉纹合欢瓶


其实,“千古一帝”乾隆的审美并非如此不堪。其一,乾隆偏爱繁缛之风,实乃因“中外交融”而促成的“时代审美”;其二,当时瓷器烧制技术登峰造极,自然能够“炫技”。如此瓶,以今人审美评断其“丑”,实际上陷入了唯心史观。更何况,它身上彰显着承平盛世独有的文化自信,何惧“不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