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央行計劃購買企業債券 QE正在路上?

加拿大央行發佈的最新公告稱,該行將擴大債券回購的規模,加碼寬鬆政策。

根據加拿大央行行長波洛茲3月13日在《加拿大公報》上發佈的聲明,為解決可能造成重大宏觀經濟後果的金融體系壓力,央行獲准購買企業債券,並新增每週進行的國債拍賣行動。

經發言人路易絲·伊根(Louise Egan)確認,出臺新一輪刺激政策主要是為了使央行能夠在其新的銀行承兌匯票購買機制下,迅速開展市場干預行動。這些措施意義重大,因為央行現在可以直接購買證券(以前只能通過定期回購購買)。

針對加拿大央行的最新行動,各大投行紛紛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全球策略主管波拉克(Ian Pollick)在給客戶的電子郵件中表示:

擴大債券購買規模,很明顯是為了解決加拿大流動性問題。面對諸多壓力,市場已經無法根據供需來定價,因此央行必須出臺針對公共和私營部門資產的拯救計劃以作回應。”

道明證券宏觀策略師羅伯特·博特(Robert Both)則表示:

我們認為加拿大央行將被迫採取量化寬鬆,最終將尋求購買至多1500億加元的債券,央行肯定會這樣做,現在距離正式出手只是時間問題。”

蒙特利爾銀行(Bank of Montreal)經濟學家本傑明·雷茨(Benjamin Reitzes)認為,加拿大央行雖然不希望受到美聯儲無限QE的影響,但量化寬鬆已經是全球趨勢,加拿大央行有80%的可能會開始實行真正的QE。與此同時,他也提出疑慮:

“問題是我不明白為什麼他們(指央行官員)要等到4月。鑑於失業率已經開始上升,我們可以看出情況正急劇惡化,央行應該儘早行動才是。”

據悉,自疫情在全球蔓延以來,加拿大央行已經採取了一系列措施為金融體系注入流動性,以防止市場出現緊縮。但分析人士指出,隨著加拿大失業率出現急劇上升現象,央行只能被迫推出更多量化寬鬆計劃。

經濟學家預計,加拿大的年度經濟增速將收縮10%至24%,比2008-2009年金融危機時期的衰退幅度還要大。分析人士認為,加拿大央行很可能將利率降低至接近零的水平,並且充分運用其他政策工具支撐經濟。

如果加拿大央行果真採取了量化寬鬆政策,將開創一項全新歷史——和其他同行不同,加拿大央行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都沒有實施過真正意義上的QE。

不過也有分析師認為,QE未必是加拿大央行的最終選擇。加拿大央行行長波洛茲上週也強調,該行迄今為止採取的所有措施,包括增加抵押貸款支持證券的購買量等,都不是傳統意義行的QE。

眾所周知,量化寬鬆政策一直被看作是央行對抗經濟衰退的最後絕招,而為了長期保持低借貸成本而購買債券則是QE政策的關鍵一環。但由於全球經濟前景迅速惡化,各國央行不斷推陳出新。

比如美聯儲就在週一表示,將在歷史性的經濟震盪中購買無限量的美國國債和抵押證券,以緩解信貸市場流動危機。雖然加拿大央行傾向於與美國的貨幣政策保持差異,但美聯儲的舉動還是鼓勵了加拿大央行做出更強有力的回應。

波拉克認為,加拿大央行是否實行QE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通過推出的刺激計劃緩解融資市場流動性吃緊的問題。

但如果央行明白到當前刺激力度不夠,需要“加大劑量”的時候,推出量化寬鬆政策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本文源自金十數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