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這個世界-43:曼德勒

緬甸第二大城市,多朝古都,世界文化遺產,華僑眾多,這裡是曼德勒,多寶之城。

俯瞰這個世界-43:曼德勒


俯瞰這個世界-43:曼德勒


圖3&圖4,曼德勒皇宮,位於古城內正中央,原為緬甸最後一個王朝貢榜王朝的皇宮,二次世界大戰時被火毀,現已在舊址重建。

俯瞰這個世界-43:曼德勒


俯瞰這個世界-43:曼德勒


圖5,馬哈木尼佛塔,亦稱大金佛,寺內的釋迦牟尼佛像高約4公尺,全身貼滿了金箔,供虔誠的善男信女以及世界各地遊客前來朝拜。但女士只能在外廳景仰,不能親近佛身。

俯瞰這個世界-43:曼德勒


圖6,阿圖瑪斯寺,1857年貢榜王朝遷都到曼德勒之後兩年建成,當時是一座柚木建築。

俯瞰這個世界-43:曼德勒


圖7,山達穆尼佛塔,中央是一座很大的金塔,對應的,旁邊還有一座小的金塔。而周圍四個方向,滿目而去,都是潔白如雪的白塔。每個塔上的鈴鐺隨著風叮噹作響。整個佈局,四個方向基本對稱,如同一個延綿的白色方陣。

俯瞰這個世界-43:曼德勒


圖8,這個號稱“世界最大書本”的Kuthodaw Pagoda佛塔, 729座功德碑圈成一片方正, 以石碑為頁,正反面都鐫刻著密密麻麻的緬文及古老的Pali經文,內容為第五次世界佛教大會所通過的信條與經文。當年,敏東國王曾召集2400名和尚以接力的方式誦讀經文,足足耗費6個月,才將這本浩瀚的大書唸完。黃昏時,雨季帶來的綿綿細雨漫出氤氳,將這裡襯托出肅穆之感。赤腳行走其間,一座座白塔圍住石碑,伸手觸摸那透著涼意的石碑,順著捲曲刻畫的經文,感受著當時虔誠的溫度。

俯瞰這個世界-43:曼德勒


圖9,烏本橋,絕對的網紅橋,修建於貢榜王朝的敏東王時期,橫跨東塔曼湖,因日落而知名。深受佛教思想影響的緬甸人把它看成是婚姻和家庭的精神圖騰,被緬甸本地人稱為“愛情橋”。橋長達1,200米,是世界上最長的柚木橋,橋墩、橋樑、鋪橋的木板都是用珍貴的柚木。

俯瞰這個世界-43:曼德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