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惨的行业已经出现,员工分批放假三个月,自救无门路?

“坐标浙江,纺织厂,已经宣布放假了。”

“坐标大连,服装厂,也宣布放假了。”

“坐标东莞,制鞋厂,公司鼓励我们集体辞职。”

……

发展从来都不是闭门造车,经济全球化下,中国影响世界,世界也同样在影响中国。自从新冠爆发以来,中国经济就陷入了停滞,全球都受到了世界工厂停工带来的影响。

而如今,经过艰难的抗疫之后,国内许多行业开始慢慢复工,连大型商场以及餐饮和服务业都开始陆续开工,然而却有一个行业经过千辛万苦申请复工,却再次遭遇致命打击。

这个行业就是外贸行业了,工厂很多订单纷纷被取消,外贸行业彻底寒冬。

今年最惨的行业已经出现,员工分批放假三个月,自救无门路?

外贸行业彻底寒冬

“我是做外贸的,复工没多久,现在又面临着没有订单的痛苦,国外疫情还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只能熬了。”

海外疫情突然失控,经济也开始瞬间停摆。中国外贸企业刚刚恢复的势头,又被海外的疫情给摁住了。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呈现蔓延之势,已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现确诊病例。截止2020年3月24日,海外确诊人数已经逼近30万,死亡人数超过1.3万人,形势非常严峻。

受海外疫情打击最大的,是国内的纺织行业。那些专门做出口的纺织工厂,每天都接收到大量海外取消订单的消息。

“加拿大的阿迪、耐克都关门了。”

“我有JCP的订单,今天发邮件通知我们暂停了。”

“我昨天被撤单30万米,客户喊暂停,都已经全上机生产了,怎么停啊,现在真的是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一塌糊涂。”

……

老板发愁,员工更愁,受疫情影响,海外商家只能将已经付款的订单延后发货,纷纷取消没有付款的订单,也没有新的订单产生。大量的外贸行业员工开始抱怨:

“外贸要凉凉了,今天经理说好几个美国大客户要取消订单,公司不会倒闭吧?本来今年还想着能好好干活的。”

“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美国客户开始取消订单了,延后都不行,一大半订单没了,形势这么严峻了吗?”

“一早上接到的都是欧美退单的消息,老板亲自下来开紧急会议,取消了所有欧美订单,停止接单,太可怕了,我觉得欧美疫情再这么发展下去,外贸行业都得到歇菜。”

……

不管订单取消还是减少,这些企业的日子都比较苦涩,大多数都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现在减少人工成本大势所趋,有不少企业为压缩经营成本而被迫“放假”的现象。至于放假到何时,可能是两三个月也可能是更长的时间,这一切都是要看全球疫情防控的效果和经济恢复的程度来定。

如果员工主动提出离职,工资也可以发放到今年3月底,按实际天数计算。

今年最惨的行业已经出现,员工分批放假三个月,自救无门路?

转内需加速转型升级才是生存良方

针对外贸行业,有网友如此描述:“外贸行业第一刀,国内疫情,所有行业停摆;第二刀,复工人员到岗不齐,生产能力有限;第三刀,国外疫情,彻底让做外贸的雪上加霜,起码四个月起,订单暴跌……”

全球经济停摆,企业收入下降,没有投资和消费,世界经济陷入大幅度衰退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不管国内市场还是国外市场,都要做好如何活下去的准备,企业家千万别乐观等待,等待会让你倒闭的更快。

那么,外贸企业要如何才能生存下去?

不过近年来,因为中美贸易战的影响,国内纺织服装等外贸企业在这样的高压下开始加速行业升级,上海一位长期从事纺织外贸生产的从业人员表示:“这些年,在贸易不明确影响的压迫之下,我们企业已经开始提前筹谋,转型升级,综合应变能力提升了不少。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一方面开拓东南亚和非洲市场,一方面开始转内需,较大程度上规避了此类贸易风险。”

另一位资深人士表示:“外贸进入寒冬,对中小企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国内企业贷款融资的资金风险过高,中小企业一旦扛不过去就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针对影响,国家也在出台相关政策来帮助外贸企业发展;另一方面企业也应该学会自救,订单下降、库存增多、应收账款风险增大,如何避免?企业的正确做法应该是保增长、优效率、优质量、控风险。”

目前,国内疫情已经得到了控制,所以企业需要考虑如何能够把市场的开拓转向内销,通过刺激内需消费来清库存,增订单。

无论是制造业企业还是外贸企业,只要能扛过至暗时刻,就能迎来转机。目前已经出现了三个方面的转机:

第一,每次危机过后,都会产生报复性消费,欧美国家更是如此。

比如今年的38女王节,尽管湖北仍然不能发货,但其他地区的消费也出现了报复性反弹,2万个品牌的消费额增长超过100%,整体销售额比去年增长100%。

第二,针对中小制造业企业的银行贷款,融资成本更低更快捷。

截至目前,目前我国银行机构为抗击疫情提供的信贷支持已经超过1.8万亿元;1至2月,银行业新增制造业贷款2500亿元,企业获得优惠利率贷款超2000亿元,实际融资成本在1.26%左右。

第三,各地对制造业、外贸行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

以制造业大省江苏为例,疫情发生后,扬州第一时间发布“惠企16条”,各地各部门也出台了各具特色的惠企政策。江都区全力加大金融支持,为企业授信超过23.59亿元。

企业要转型升级,孤军奋战是非常艰难的,选择合适的方向,转型升级,是企业家需要思考的问题。

今年最惨的行业已经出现,员工分批放假三个月,自救无门路?

上海“四新”产业园,系2018年爱就投与江都开发区共同出资成立的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特色科技园,结合当地政府的产业生态及政策,为落户江都的企业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嫁接更丰富的资源。

截止日前,“四新”产业园通过爱就投平台的大数据手段匹配的项目超过600家,匹配落户的项目超过200个,在帮助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开放一个市场,引进一个企业”,把企业成长当作目标。江都的资本环境、财税政策、上市扶持政策对企业来说都非常有吸引力,营商环境广受好评,在帮助企业成长方面,还设立了513上市计划,5年培育13家上市公司,对制造业转型升级、智能制造企业的扶持力度非常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