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疫情哄擡物價,揭陽市一家藥店被重罰2萬元

今年1月24日至3月15日,揭陽市市場監管系統共受理投訴、舉報和諮詢2026件。其中,投訴1151件,舉報863件,諮詢12件,涉及大米和口罩價格問題的投訴舉報505件,餐飲行業在疫情期間違規聚餐經營84件,其他1425件,目前已處理1527件。


趁著疫情哄抬物價,揭陽市一家藥店被重罰2萬元


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廣大市民對與疫情相關的口罩、油米等的投訴、舉報、諮詢,市市場監管局主要領導多次指示,要在第一時間轉辦處理,回應市民關切問題。市12315投訴舉報中心在春節假期期間加班加點,第一時間轉辦、督辦。目前與疫情相關的投訴、舉報、諮詢都得到及時處理。


案例1

2月4日,有市民向12345市民服務熱線反映稱,其在普寧市一藥店花24元買了2包口罩,該款口罩的日常售價為5元/包,故該市民認為藥店哄抬口罩價格。


接到舉報後,普寧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立即組織執法人員對該藥店進行現場核查。經查,在該店經營場所內未發現被舉報的商品口罩,該店店長稱口罩已售完,同時向執法人員提供一份情況說明,稱該店銷售的 “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規格是10個/袋,1元/只,由於進貨價格不斷上升,銷售價格根據公司規定合理浮動調整為1.2元/只。該店向執法人員提供的調貨單顯示,口罩的進貨價格為1元/個。基於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執法人員向該藥店發放《價格提醒告誡書》,提醒告誡該店要明碼標價,不得跟風漲價,經告誡後仍出現哄抬物價等違法行為的,將依法予以從重處罰。


案例2

2月1日,有市民向12345市民服務熱線反映稱,其通過某微商購買普通一次性口罩78元/50個KN95口罩600元/60個,但淘寶上售賣的普通一次性口罩價格為70.4元/400個,KN95口罩84.5元/60個,該市民認為上述微商的售價過高不合理。


接到舉報後,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空港分局組織執法人員到現場進行核查:1月29日,當事人在未依法取得營業執照的情況下,擅自向來其快遞收發點寄口罩的客戶購進一次性口罩(50個/盒)及KN95(60個/盒)各1盒,其中一次性口罩購進價68元/盒,KN95購進價580元/盒,購進口罩共648元,並拍攝小視頻後通過微信朋友圈進行銷售。


至案發之日止,銷售一次性口罩1盒,銷貨款78元,銷售KN95口罩1盒,銷貨款共600元,總銷售款678元,總獲利30元。當事人未依法核准登記並領取營業執照利用微信銷售口罩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的規定,構成了《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所指的無照經營行為。執法人員根據《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第十三條的規定,責令當事人立即停止無照銷售口罩的違法行為(應當依法辦理註冊登記領取營業執照後方可經營),

並對當事人作出罰沒430元的處罰。


案例3

1月27日,市民向12345市民服務熱線反映稱,揭陽產業園一家藥店存在口罩惡意漲價的行為:N90口罩一個賣8元,一包10個賣80元,舉報人原價退貨後,該店又轉手將口罩12元/個賣出去。


接到舉報後,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產業園分局立即組織執法人員對該藥店進行現場核查。經查,市民舉報情況屬實,當事人存在未明碼標價及哄抬價格的行為。責令當事人改正未明碼標價及哄抬價格行為,並作出罰沒人民幣2萬元的處罰


記者瞭解到,疫情防控期間,市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加強巡查,深挖線索,重拳出擊,依法從快從嚴打擊哄抬價格、製售假冒偽劣等違法行為,全力維護疫情防控期間市場秩序。接下來,市場監管部門將緊盯群眾舉報及社會公眾關注的熱點、焦點問題,持續加大對疫情防護用品等生活必需品監管力度,進一步加強生產流通領域全鏈條監管,嚴厲打擊違法行為,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