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鑑別白毫銀針的優劣以及它的沖泡方法?

用戶67572469


白毫銀針的優劣,可以從幹茶、湯色、香氣、滋味、葉底,幾個方面將結合起來的判斷。

1、幹茶

要求芽頭肥壯、茸毫明顯、頭採的白毫銀針鋒苗特顯,之後的春茶相對於頭採會瘦長一些;夏秋茶茶葉瘦小一般不被來做白毫銀針。荒野茶的白毫銀針外形更加肥壯。白毫銀針的幹茶應該芽形完整,鋒苗挺直;尤其是精製後的更是外形均勻,色澤一致,幹茶如銀似雪,有淡淡的毫香,新茶會有淡淡清香,略有青草氣。

若是一般的:芽頭瘦長,條索鬆散,且有茶類或非茶類夾雜物,青草氣過於明顯。

2、湯色

沖泡後依年份增加顏色呈:淡黃色、杏黃色、深黃色等不同顏色,且湯色要清澈明亮。質量欠佳的會表現出不清澈、有渾濁之態。

3、香氣

沖泡後的銀針,新茶會有毫香和清香,略帶青草氣(不會特別明顯);有年份的銀針會有毫香和甜香,有的還會有杏仁香。

4、滋味

銀針沖泡後滋味鮮爽甘醇,有淡淡毫香,有的精製的還會有花香,生津明顯;質量欠佳的青草氣明顯,滋味苦澀度會較重,有的還會有粗重或雜味之感。

5、葉底

銀針的葉底,因為吸水而變的肥壯挺拔,外形勻齊,色澤因年份增加呈嫩綠微黃、深黃微褐等顏色,鮮活柔軟、有彈性。如果出現芽頭呈紅黑色,是工藝問題或品質不良的表現。


懂茶帝


白毫銀針,簡稱銀針,又叫白毫,素有茶中“美女”、“茶王”之美稱。由於鮮葉原料全部是茶芽,白毫銀針製成成品茶後,形狀似針,白毫密被,色白如銀,因此命名為白毫銀針。



白毫銀針芽頭肥壯,遍坡白毫,挺直如針,色白似銀。福鼎所產茶芽茸毛厚,色白富光澤,湯色淺杏黃,味清鮮爽口。政和所產,湯味醇厚,香氣清芬,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去辨別:

一、觀

仔細觀察茶葉的外形,白毫銀針最為顯著的特點是茶身滿批白毫,茶葉一層密集的白色絨毛使得茶針看上去就是白色的;福鼎原產地的白毫銀針是以福鼎大白茶為原料製作而成,所以芽頭很肥厚粗壯;上好的白毫銀針成茶只有茶芽,乾淨利索,茶針根部不存在殘渣和茶殼。

二、泡

產自福鼎的正宗白毫銀針十分耐泡,用80度左右的水可以反覆沖泡十幾到二十多次,到最後茶水仍有餘香;真正經過萎凋工藝製成的白毫銀針第一泡甚至第二泡茶湯顏色很淡,茶味也不濃,有的人形容有點像白開水,只是顏色是淺杏色的,銀針只有經過幾次沖泡後味道才會變濃郁。

三、品

正宗白毫銀針茶味清香,入口回甘;白茶香味自然,陳茶有濃厚的陳香味。

沖泡方法:

75℃~85℃左右,也就是電茶爐燒開之後衝燙過茶具剛剛好(10分鐘)

注意:如果直接沖水會顯得火候十足,口味直接,但會破壞這個品種柔嫩的茶氣,造成後勁不夠綿長......但是如果水溫不夠高又不能激發出該茶的內質,這是非常考功夫的一環。通常是先衝三分之一的水,潤一下,過三到四分種後再一氣衝滿,這三四分鐘的時間差能讓人控制好一個最合適的溫度,少量的水溫容易散發,不會造成茶湯的糊,氣。


霖松666


白毫銀針,簡稱銀針,又叫白毫,是屬於僅有的白茶品。素有茶中“美女”、“茶王”之美稱。

白毫銀針創制於1889年,是現代白茶的創始者。白毫銀針的鮮葉採摘標準為春茶嫩梢萌發的一芽一葉,將其採下後,要用手指將真葉、魚葉輕輕地予以剝離。

白毫銀針的茶芽均採自福鼎大白茶或政和大白茶良種茶樹。

白毫銀針因產地和茶樹品種不同,又分北路銀針和南路銀針兩個品目。

北路銀針

產於福建福鼎,茶樹品種為福鼎大白茶(又名福鼎白毫)。外形優美,芽頭壯實,毫毛厚密,富有光澤,湯色碧清,呈杏黃色,香氣清淡,滋味醇和。福鼎大白茶原產於福鼎的太佬山,太佬山產茶歷史悠久,有人分析,陸《茶經》中所截“永嘉縣東三百里有白茶山”,就指的是福鼎太佬山。清代周亮工《閩小記》中曾提到福鼎太佬山古時有“綠雪芽”名茶,“今呼白毫”。如此推來,福鼎大白茶品種和用其芽製成的白毫銀針,歷史相當久遠矣。

南路銀針

產於福建政和,茶樹品種為政和大白茶。外形粗壯,芽長,毫毛略薄,光澤不如北路銀針,但香氣清鮮,滋味濃厚。政和大白茶原產於政和縣鐵山高侖山頭,於十九世紀初選育出。政出白毫銀針,則隨政和大白茶的利用應運而生。據介紹,一九一0年,政和縣城關經營銀針的茶行,竟達數十家之多,暢銷歐美,每擔銀針價值銀元三百二十元。當時政和大白茶產區鐵山、稻香、東峰、林屯一帶,家家戶戶制銀針。當地流行著“女兒不慕富豪家,只問茶葉和銀針一的說法。

白毫銀針泡飲方法與綠茶基本相同,但因其未經揉捻,茶汁不易浸出,沖泡時間宜較長。一般每3克銀針置沸水燙過的無色無花透明玻璃杯中,衝入200毫升沸水,開始時茶芽浮於水面,5~6分鐘後茶芽部分沉落杯底,部分懸浮茶湯上部,此時茶芽條條挺立,上下交錯,望之有如石鐘乳,蔚為奇觀。約10分鐘後茶湯泛黃即可取飲,此時邊觀賞邊品飲,塵俗盡去,意趣盎然。


吳和友的美食


白毫銀針原料全部是茶芽,製成成品後形似針,白毫滿披,色白如銀,因此得名“白毫銀針”。整個茶芽為白毫覆被,銀裝素裹,熠熠生輝,賞心悅目。沖泡後,香氣清雅鮮爽,滋味醇和。如果你用玻璃杯沖泡,白色的蕊芽條條豎立,在杏黃色的水中漫舞,在杯底站立,部分仍浮於杯口,時而杯底的銀針又往上游動,就這樣上下靜動交錯,錯而不亂,在水中舞動柔美,站立堅韌,尉為美觀。

白毫銀針好壞的判斷標準從以下幾個方面判斷。1.外形:嫩度以芽肥壯挺直毫多的為上品;毫芽瘦小而稀少的,則品質次之;芽頭老嫩不勻火雜有老葉、臘葉的及紅變多的則品質差。 2.色澤:毫色銀白雪亮有光澤的為上品;鐵板色的,品質次之;草綠黃、黑、紅色及臘質光澤的,品質最差。 3.淨度:要求不得含有枳,老梗、老葉及臘葉,如果茶葉中含有雜質,則品質差。 4.香氣:以毫香濃郁,清鮮純正的為上品;有淡薄、青臭、失鮮、發酵感的為次。5.湯色:以杏黃、杏綠、清澈明亮的為上品;泛紅、暗渾的為差。滋味:以甘醇厚、清甜爽口的為上品;粗澀、淡薄的為差。6.葉底:以勻整、肥軟,毫芽壯多、色鮮明亮的為上品;硬挺、破碎、暗雜、花紅、黃張、焦葉紅邊的為差。

沖泡方法:一般沖泡白毫銀針的茶水比例為1:30~50,通俗點來說就是1克茶需要30毫升~50毫升的水來沖泡,即150毫升的蓋碗投茶3~5克,通常我們建議使用蓋碗沖泡,當然也可以使用杯泡法。由於白毫銀針鮮葉原料為茶芽,所以沖泡水溫不宜過高,應該保持在90~95度。頂級的白毫銀針有個獨特的回湯泡,即洗茶的水不用丟棄,直接拿來再次沖泡飲用,這樣第一泡的茶湯就非常甘甜,當然,這隻適合少數高端銀針。杯泡法適合一人獨飲,用200ml的透明玻璃杯,投入3-5g的茶葉,用約90度開水,先洗茶溫潤聞香,再進行沖泡,沖泡時間根據個人口感自由掌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