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7. 郑和死,红蕃出,大航海时代的大明之二:都是贸易惹的祸?

本文是“燃烧的岛群”第267篇原创文章,全文共4478字,配图19幅,阅读需要11分钟。如果不能阅读全文,请到公众号“燃烧的岛群”搜索,或直接输入文章编号“267”。

<code>接上期(第115篇)/<code>

1497年7月8日,达·伽马奉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一世之命,率领四艘船共140多个水手,由首都里斯本启航,踏上了去探索通往印度的航程。达·伽马的四艘船分别是“圣加布里埃尔”号、“圣拉斐尔”号、“贝里奥”号和另一艘船名不详的补给船。

267. 郑和死,红蕃出,大航海时代的大明之二:都是贸易惹的祸?

图1. 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发现抵达真正的印度次大陆航线图,16年后,葡人抵达了中国

绕过好望角的达伽马在一位熟悉西印度洋季风规律的回教徒领航员帮助下,达到了印度次大陆的卡里卡特,葡萄牙人激动地宣布自己发现了通往印度的新航线。值得一提的是,90年前,来自东方大国的一支船队从东面的大海也驶抵了此地,这支船队的指挥官就是三宝太监郑和,他们把卡里卡特唤做“古里”。

267. 郑和死,红蕃出,大航海时代的大明之二:都是贸易惹的祸?

图2. 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早期航海成果,16世纪的海外殖民地

在这次著名的东方新航路的航行5年后,这位外交风格暴虐无常的航海家率领另一支规模更大的船队,展开了第二次印度远征。这一次,他们以武力占领印度西南海岸并在科钦建立起了欧洲在东方最早的军事据点。1509年,葡萄牙人借助远航而来的舰队在第乌海战中击败了印度和阿拉伯人的联军,这是印度洋上的霸主千百年来第一次易手。

267. 郑和死,红蕃出,大航海时代的大明之二:都是贸易惹的祸?

图3. 16世纪的马六甲(满剌加)城市

1511年,葡萄牙舰队司令阿尔布柯尔克攻占了位于马六甲海峡尽端的贸易重镇满剌加,并在那里建立了总督府。从大的层面上来说,葡萄牙人侵入到大明王朝的“势力范围”,应该从1511年侵占满剌加开始。满剌加在14世纪末、15世纪初摆脱暹罗的控制独立建国,并遣使入大明朝贡并请封。

明成祖朱棣下诏封拜里迷苏剌为满剌加国王,马六甲因此正式成为明王朝的“敕封之国”。葡萄牙人侵占马六甲之后,迅速修筑起军事堡垒和炮台,牢牢地控制了这个远东的贸易中心。大明王朝对马六甲王遣使告难,但并没有做出积极有效的反应,而是谕令暹罗诸国承担救灾恤邻义务,“寥寥数语以塞宗主之责”。

267. 郑和死,红蕃出,大航海时代的大明之二:都是贸易惹的祸?

图4. 船头上的达伽马正准备登上印度次大陆,注意葡萄牙士兵仍使用冷热兵器混装

对于明王朝的冷漠态度,学者们的说法不一,但明王朝势力的相对衰落,以及对当时马六甲国王的不满,都是可能的因素。总之,马六甲就这样丢了。

在随后的几年里,葡萄牙人以此地为基地,陆续向东继续探索了摩鹿加群岛(今印尼的马鲁古群岛)等香料产地,向北抵达了泰国。他们发现,泰国人和一些南洋小国因属于大明王朝的藩属国,可以与明朝进行合法的贸易往来,并且也由于地方官的纵容,这些藩属国已经可以不按明朝规定时间朝贡,而是随时可以到广州进行贸易。

267. 郑和死,红蕃出,大航海时代的大明之二:都是贸易惹的祸?

图5. 马鲁古群岛所在位置,位于西里伯斯大岛以东,新几内亚大岛以西

或许是明王朝的冷漠给了信心,葡萄牙人开始不断地对中国大明王朝的势力范围展开试探。

1513年(明正德八年),葡萄牙人若热·阿尔瓦雷斯在印葡总督的派遣下,由中国商人指引,到达了广东沿海刺探情报。由于广东地方官的拦阻,他们未能上岸,只与中国私商交易。但阿尔瓦雷斯在回航之前,偷偷登上屯门岛,并将刻有葡萄牙王国纹章的石柱立在那里,作为葡萄牙人到达此地的标志——有研究者认为,这是已知的葡萄牙人最早登陆中国的地点。

267. 郑和死,红蕃出,大航海时代的大明之二:都是贸易惹的祸?

图6. 反应达伽马抵达印度登陆的场景,实际上双方的见面并非那么愉快,显然威胁了印度和阿拉伯人垄断的航线

澳门在珠江口西岸,屯门在珠江口东岸。阿尔瓦雷斯最初是在珠江口的西岸还是在东岸登陆,史无定论。但有一点是无疑的,即葡萄牙是最先侵占中国土地的欧洲国家,屯门是中国人与葡萄牙人开战的地方。今天的香港新界屯门港有屯门河的入海口,内有避风港,外有深水区,是一个停泊大船的好去处。

史料记载,“屯门”之名始起于唐代,唐军曾在珠江口虎门外的南头半岛上设海防屯门镇,有“屯兵之门”的意思。宋、元改屯门镇为屯门寨。明初设南头寨,屯门称“屯门海澳”(“澳”即可以停船的海湾)。明代文献中没有葡萄牙文献记载登陆地所称的“屯门岛(Tumon)”,所以明代“屯门”的具体位置也无定说,一说在南头岛,一说在杯渡山(今香港青山)。

267. 郑和死,红蕃出,大航海时代的大明之二:都是贸易惹的祸?

图7. 达伽马搭乘小艇准备返回他的旗舰“圣加布里埃尔”号上

相传南北朝时,有高僧乘木杯漂至屯门山,在这里修行。此山遂被称为“杯渡山”。山腰上的青山禅院(古称杯渡寺)传说已有1500年的历史。在明嘉靖出版的《筹海图编·广东沿海山沙图》上,可以看到“福永”之南的海上绘有“杯渡山”。

267. 郑和死,红蕃出,大航海时代的大明之二:都是贸易惹的祸?

图8. 《全广海图》,原载《苍梧总督军门志》,1579年重修

这幅《全广海图》原载于《苍梧总督军门志》一书,此书是一部边疆军事志书,专记明代两广军事事宜。古代泛称百粤之地为“苍梧”,故名。1552年,应槚初修《苍梧总督军门志》,1579年,刘尧诲重修。从此图已绘出“新安县”来看,应该绘制于万历元年增设新安县之后(1573年,新安县从东莞县中划分出来,后来改名为宝安县)。

图中“屯门澳”一处注记为:“此澳大,可泊。东南风至老万山二潮水,至九州一潮水,至鸡公头半潮水,至急水门五十里,南头兵船泊此”。这一注记不仅标示了屯门的位置,也显示出它在海防上的重要地位。

267. 郑和死,红蕃出,大航海时代的大明之二:都是贸易惹的祸?

图9. 今天的屯门所处位置图,此地在当年属于宝安县(新安县),1573年前统属于东莞县

1668年,康熙朝在杯渡山下置“屯门墩台”;乾隆朝改其为“屯门汛”;在嘉庆版《新安县志重印本·海防图》上,可见“杯渡山”边已注有“屯门汛”。在葡萄牙人托梅皮雷斯的《东方简志》中,也有对屯门的描述:“靠近南头陆地处,有些为各国规定的澳口,如屯门岛等……”,在葡萄牙人弗朗西斯科罗德里格斯1512年所绘图上,“屯门(Tumon)”被标注在今大屿山附近。所以,一般认为香港的屯门即是葡萄牙人当初所称之“屯门”。

267. 郑和死,红蕃出,大航海时代的大明之二:都是贸易惹的祸?

图10. 中国传统意义上理解的番船朝贡是万国来朝之举

1514年,广东右布政使吴延举擅立《番舶进贡交易之法》,外国商船来华时间被扩大为无限期入境(明初对“朝贡”的国家,有明确的时间间隔及停泊地等规定),进入广东即可上税、卖货。此举一出,外国商船接踵而来。不过,广东地方官员的开放贸易之举,京城官员并不认同。不断有人告广东的状,但玩心颇重的正德皇帝,未对葡萄牙商船来华贸易进行中央政权的干预。

267. 郑和死,红蕃出,大航海时代的大明之二:都是贸易惹的祸?

图11. 大明王朝接受的万国来朝,实际上以“恩赐”的方式给予了贸易逆差

正是这些最初的葡萄牙探索者在完成贸易之余,也带回了关于中国的初步报告,巨额的贸易收入让马六甲葡萄牙人当局坚定了与中国开展贸易的决心。双方的第一次官方接触发生在1517年。经由葡萄牙亲王阿方索的宫廷药剂师托米·佩雷斯(Tome Pires)提供的大量关于广州的“富庶情况”的渲染,葡萄牙人对南中国海北端的广州充满了好奇。

267. 郑和死,红蕃出,大航海时代的大明之二:都是贸易惹的祸?

图12. 当时的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一世的画像

远在里斯本的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一世亲自下令组织一支船队前往中国,他任命费尔南·佩雷兹·德·安德烈为总指挥,率领一支由九艘舰船组成的“皇帝舰队”,在这一年的8月15日到达了屯门,并申请进入广州。佩雷斯带着曼努埃尔一世致大明王朝的国书和赠送给明朝皇帝的礼物,也随同这支船队一起来到了广州。

佩雷斯原本是曼努埃尔一世的私人医生和药剂师,随着阿尔布柯尔克的船队来到亚洲,原本的任务是为国王寻找香料产地。在亚洲的几年里,他把他的所见所闻写成了一本叫《东方之夏》的书,成为了近代欧洲第一批关于亚洲情况的一手报告。

267. 郑和死,红蕃出,大航海时代的大明之二:都是贸易惹的祸?

图13. 大航海时代的欧洲海船图,注意可适应高海况的高耸艏楼和艉楼

由于船只紧张,葡萄牙人在整个印度洋到南洋一带只能保有25-30艘左右的主力远洋船只。所以这支九艘海船组成的船队规模对葡萄牙人而言是花了大心思的。

在抵达广东珠江口的途中,除了曾与一伙中国海盗交火外,并无什么麻烦。船队在珠江口与明朝水师打了照面后,在没有得到明确同意的情况下就闯进了珠江,停靠在广州城外,出于善意,葡萄牙人鸣炮示意,惊动了当地官员。据说广东布政使兼海道副使吴廷举严厉谴责了这种蛮横行径,但葡萄牙人以各种托词敷衍过去。

267. 郑和死,红蕃出,大航海时代的大明之二:都是贸易惹的祸?

图14. 中国壁画上记载了番邦朝贡特使

之后佩雷斯及属下便在吴廷举的安排下在广州住下,一方面需要让他们学习中国礼仪,一方面也是要向远在北京的朝廷禀报,等待明朝皇帝的接见。在既成事实的情况下,当年十月,总督陈金接见了这伙以葡萄牙“特使”的身份随船前来的佩雷斯,让他们停泊在怀远驿码头,并准许上岸贸易。

由于广州的外宾接待场所有限,且葡萄牙之前与明朝素无来往,不属于朝贡国,明朝官员不希望葡萄牙人大量滞留在广州。于是船队及大部分人退到了珠江口的屯门岛,并在岛上建立了自己的临时据点。完成任务的安德烈随后率领大帆船队返回了马六甲,只在岛上留下了数量不多的葡萄牙人。

267. 郑和死,红蕃出,大航海时代的大明之二:都是贸易惹的祸?

图15. 西方人想象中的广州是一座富庶的中国城市,充满了贸易机会

1520年1月,佩雷斯通过多方贿赂,终于获准带着自己的中国翻译火者亚三及若干随从由广州出发,并于当年5月赶到了大明王朝的陪都南京,见到了当时的明朝皇帝——明武宗朱厚照。

此时的大明刚刚在江西平定了宁王的叛乱。关于新来的葡萄牙人的报告一直从帝国的南方官员那边不断传来,各种反对葡萄牙人的声音不绝于耳。

例如,葡萄牙船进入珠江口后曾鸣炮示意,此为当时在南洋地区已人人皆知的示好礼仪。但在明朝地方官的报告中,却成为了一种好战的挑衅。领先佩雷斯一步被明武宗朱厚照接见的马六甲使者和其他众多的南洋来使也一再向明武宗打小报告,痛批葡萄牙人的种种不是。

267. 郑和死,红蕃出,大航海时代的大明之二:都是贸易惹的祸?

图16. 葡萄牙人入侵中亚和东亚,带来了贸易和战乱

自1514年以来,明朝在广东的地方官(如前文所述的吴廷举等人)违反明廷中央的海禁令,允许南洋藩属国商人来华贸易,引来了众多穆斯林、泰国人和琉球的商人。葡萄牙人试图在珠江口插上一脚,无疑让他们感到了威胁,那么这种小报告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明武宗没有理会这些控诉,相反他示意让佩雷斯等人跟随自己一同返回北京,并在帝国的真正首都举行了接见。由此,两国间一段短暂的蜜月期开始了。明武宗本人在中国皇帝中属于思想活跃的异类,虽然因贪图玩乐与女色,留下了不好的名声,但在处理国事方面却比较注重实干,喜好不走寻常路。这位皇帝对于非汉族的异域文化也有浓厚的兴趣,先后学会了蒙古语、藏语和回回话,能够与各路奇人异士以外语交流。新来的葡萄牙人正好迎合了这位皇帝的好奇心。

267. 郑和死,红蕃出,大航海时代的大明之二:都是贸易惹的祸?

图17. 明武宗朱厚照

佩雷斯的中文翻译火者亚三是祖籍湖南的汉人,因家道中落而流落南洋,成为了第一位学会葡萄牙语的中国人,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曾给皇帝教授葡萄牙语的老师。佩雷斯等人为了受到皇帝的接见,还向明武宗身边的宠臣江彬行贿,所以这位弄臣也在皇帝面前极力美化葡萄牙人。正是这些机缘巧合,让明武宗对这些远道而来的西方人产生了好感,并接受了佩雷斯带来的礼物。无论朝中的大臣与藩属国如何说三道四,他都不予理会。这段中葡蜜月期,正是建立在这层薄弱基础上的。

267. 郑和死,红蕃出,大航海时代的大明之二:都是贸易惹的祸?

图18. 西方人绘制的朝拜中国皇帝图,这里应该是乾隆帝吧

然而,回到北京仅仅三个月,喜好女色的明武宗便在1521年因病而死。中葡蜜月期戛然而止。朝中早就视江彬为眼中钉的大臣们联合杨太后将其赐死,接着又处死了葡萄牙语翻译火者亚三。佩雷斯一行人被明廷下令逮捕,押解回广州关押。

他们的存在早就让南洋地区的诸多藩属国非常不满,亲近江彬的做法又惹怒了朝中众多看江彬不爽的士大夫大臣。在这些儒家正统观信徒的眼里,火者亚三这样的三教九流根本就是不习教化的化外之民,却能接触皇帝,实在是难以符合传统礼数,是必须除之而后快的对象

267. 郑和死,红蕃出,大航海时代的大明之二:都是贸易惹的祸?

图19. 葡萄牙人在亚洲带来了新的观点和新的思想冲击

葡萄牙人攻略南洋,擅自来华,又是对天朝正统观念下的朝贡体系的挑战。所以无论从何角度来看,火者亚三的被杀都不会让人意外。

朝廷的风波告一段落,下面该是战场上见了。

未完待续,敬请关注“燃烧的岛群”!

267. 郑和死,红蕃出,大航海时代的大明之二:都是贸易惹的祸?


“燃烧的岛群”是一个专注于太平洋战争和中日战争回顾的军史网,首创于2000年5月,2005年至今论坛在线,2017年转战公众号(ID:bikunet)和自媒体平台。本站力求依据翔实准确,点评角度独到,不吹不黑不喷,已完成作品包括珍珠港11篇、中途岛7篇、巨兽之亡12篇、制胜神器3篇等,每日更新,欢迎新老朋友们持续关注。

267. 郑和死,红蕃出,大航海时代的大明之二:都是贸易惹的祸?

扫描上方二维码可直接关注(ID:bikunet),欢迎扩散让更多同好参与进来!

“燃烧的岛群战友会”微信群已经建立,需要加群的朋友加先加群管理员minshengluhao,通过邀请入群,这里有你的众多同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