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光:不能用SARS來推斷新冠疫情什麼時候結束

3月24日下午,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教授做客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健康時報主辦的《人民名醫》直播節目,就新冠肺炎疫情趨勢研判接受採訪。


曾光:不能用SARS來推斷新冠疫情什麼時候結束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教授做客《人民名醫》直播節目


“不能用SARS來推斷新冠疫情什麼時候結束。”


很多人一直在問:疫情到底什麼時候結束?曾光教授表示:“目前全球疫情愈演愈烈,我現在考慮的不是什麼時候結束,而是什麼時候到高峰,以及對經濟、社會等帶來什麼影響。”


回顧全球新冠確診病例數,第一個10萬用了67天,第二個10萬用了11天,第三個10萬隻用了4天,下一個10萬可能只需要2~3天。


曾光教授表示,“我們有SARS防控的經驗,但是用SARS的經驗,套用在新冠病毒,顯然是不行的。因為兩者不同,SARS的病死率明顯高於新冠病毒,但新冠病毒傳染性明顯高於SARS。”


SARS潛伏期沒有傳染性,SARS再嚴重,敵我界限是清楚的,容易識別和控制。但是新冠病毒潛伏期有傳染性,很容易跟其他呼吸疾病混淆,比如流感、其他病毒引起的肺炎等。


另外,SARS在中國開始,也在中國結束。但新冠病毒現在還不知道是從哪開始的,不知道在哪收尾,肯定不會在中國收尾。因此,現在談什麼時候結束還為時尚早。


至於會不會像流感一樣成常態化,曾光教授表示,有向這方面發展的趨勢。“但是我們要看到,現在疫情風暴中心在歐洲和美國,還要看到一個很嚴重的現象——現在南半球的疫情如澳大利亞已經1700多例,相當於武漢封城時中國全國數據的3倍。”


按照季節,北半球在走向春天,南半球走向冬天。如果說進入春天有利於疫情結束,那麼南半球進入冬天卻有利於病毒傳播。


目前全球疫情形勢越來越嚴峻,更多需要考慮的是各國怎麼防治,有什麼好的經驗,如何攜手遏制傳播。“只要有一個國家還存在疫情,我們就不能宣佈勝利。”曾光教授說。


“當時專家組去武漢沒見到省市主要領導,是遺憾!”


1月23日武漢宣佈封城。對於封城的決策,曾光教授表示這不是某個人提出的,是專家組共同討論的結果。對於封城,專家組的觀點是一致的,包括鍾南山院士在發佈會上發表的結論,也是代表專家組的意見。


曾光教授表示,應對冠狀病毒,國內有三次經驗。一次是2003年的SARS之戰,一次是2009年的甲流,再就是這次的新冠病毒。


回顧2003年SARS之戰的經驗,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是當時專家組成員可以直接跟決策者對話,專家組的建議能很快被採納。“這次疫情發生時,當時我們到武漢,沒有見到省市主要領導,專家組的聲音沒有被及時聽到,這是遺憾。”


“當時我們提出武漢封城的建議時,全國病例數只有300餘例。封城時比提建議的時候翻了一倍。為什麼採取封城這麼果斷的措施,後續還會出現這麼多病例?這是因為在封城之前病毒有個潛伏期,大約半個月左右,再‘剎車’,半個月的能量要釋放出來,就有了之後的情況。”曾光教授說。


“不論佛系抗疫,還是群體免疫,就等於在病毒面前投降了。”


最初疫情在中國暴發時,我國控制力度非常大,在人類對抗傳染病歷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但卻並沒有引起其他國家的警惕。面對此次疫情,國外顯得那麼佛系。


2009年甲流疫情,中國採取了非常嚴格的管控措施,國內沒有出現大規模流行。“當時歐美國家沒有采取這麼嚴格的措施,也沒什麼問題。雖然現在回顧來看,當時我們確實有點過度反應,但是卻沒有白做,我們得到了一次全民鍛鍊、一次真正的戰爭演習。”曾光教授說,這次新冠疫情襲來時,歐美國家有人想“中國人又忙活去了,我們不忙活”,這種思想和“經驗”很可能害了他們。因為對於疫情,寧肯過火一點,不能疏漏,否則後果會很嚴重。


截至北京時間3月23日12時,除中國外,已經有187個國家和地區出現了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多國也陸續意識到形勢嚴峻,開始嚴格防控,也不再佛繫了。只是,現在才改變,對抗疫情的難度變得大多了。


“這就像大人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做,但孩子往往聽不進去,只有自己摔了跟頭,才學會慢慢積累經驗。”曾光教授說。


“各國疫苗研製是友誼競賽,不是你死我活的競爭。”


對抗新冠疫情,關鍵還是疫苗或者特效藥。目前中美兩國的疫苗都取得了一定進展。


“疫苗研製,目前我們能跟美國齊頭並進,跟我們以前積累的經驗有關係。”曾光教授介紹,雖然SARS疫苗因為疫情的終結而“夭折”,但它的研製相當於給新冠疫苗做了前期準備,因為兩者都是冠狀病毒。


現在的疫苗研製就像跑馬拉松,大家都在往前跑,開始跑在前面的不一定一直跑在前面。而且疫苗最重要的不是研製速度,而是安全性、有效性等因素。


“我覺得一定嚴格按照正常程序走,可以開綠色通道,但不能遷就。”曾光教授表示,“不論哪個國家先研製成功,中國也好,外國也好,都是人類的福音,全人類獲益。這是一場友誼競賽,不是你死我活的競爭。”


另外曾光教授提醒,冬春季節,疫情平穩後,大家還是應該謹防其他肺炎疾病。“實際上人類的敵人有好多,病毒、細菌、寄生蟲等,比如常見的肺炎鏈球菌在細菌感染中殺傷力就很大,不但能引起肺炎,還能引起腦膜炎。”


尤其對於老年慢性病患者來說,不管是新冠肺炎,還是其他肺炎,都需要同樣防範。跟新冠肺炎相比,肺炎鏈球菌肺炎已有疫苗可用,全球絕大多數國家都已有成人接種的13價肺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不過目前我國13價疫苗只批了給兒童的,成人適應症還未審批。


“如果新冠肺炎和肺炎鏈球菌肺炎兩者疊加,是非常危險的。”曾光教授表示,目前我國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率低於世界平均水平,這方面還需要加強防控力度,儘快審批13價肺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應用於成人。



審稿主任:楊小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