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H股”還不夠,這家生物製藥公司又要上科創板,未來三年燒錢40億

記者 | 趙陽戈

3月30日的科創板上市委2020年第7次審議會議上,君實生物將直面上市委的審查。在新三板市場、H股市場中都有自己版圖的君實生物,能否在科創板也爭得一席之地?

需要指出的是,研發型公司君實生物雖未實現盈利,但其首款產品也終於在2019年上市銷售,這令其收入增長不少。不過該產品目前僅獲批既往標準治療失敗後的局部進展或轉移性黑色素瘤一項適應症,範圍相對較窄,同時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該產品適應症拓展成了君實生物的當務之急。

新三板-H股-科創板

縱觀資本市場,君實生物都是比較特殊的存在。

資料顯示,君實生物成立於2012年12月27日,註冊資本7.84億元,實控人熊俊、熊鳳祥。君實生物是一家創新驅動型生物製藥公司,研發與創新能力一直被公司視為核心競爭力。

2018年和2019年,君實生物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92.76萬元和7.75億元,淨利潤分別為-7.23億元和-7.76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5.17億元和-11.79億元。

從數據看,雖然靠“特瑞普利單抗”產品令收入大幅增長,但淨利潤數據和現金流仍然沒有根本改觀。另外君實生物預計,2020年1-3月可實現營業收入1.5億元至2億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2.33億元至-1.98億元。

由於君實生物沒有實現盈利,因此公司也選擇了第五項上市標準: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40億元,主要業務或產品需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市場空間大,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醫藥行業企業需至少有一項核心產品獲准開展二期臨床試驗,其他符合科創板定位的企業需具備明顯的技術優勢並滿足相應條件。

君實生物似乎每一場資本盛宴,都不想錯過。

2015年8月13日,君實生物曾在股轉系統掛牌並公開轉讓,代碼833330。當年12月,君實生物啟動掛牌後第一次定向發行股票融資,涉及金額3.5億元。2016年2月,君實生物啟動掛牌後第二次定向發行股票融資,募資2.5億元。這之後的2016年6月、8月、2017年1月、2018年2月,君實生物又接連進行了融資,涉及金額3060萬元、3.681億元、3.197億元、2.997億元。同時君實生物2018年還發了2億元規模的可轉債。

到了2018年12月,嚐到甜頭的君實生物再發行H股並於香港聯交所上市,股票代號為“01877.HK”,募資近30億港元。而此番衝鋒科創板,君實生物則計劃募資27億元,其中12億元投入創新藥研發項目,8億元用於償還銀行貸款及補充流動資金。

IPO雷达 |“新三板+H股”还不够,这家生物制药公司又要上科创板,未来三年烧钱40亿

前前後後募資數次,君實生物自是“燒錢”厲害。據悉,2016-2018年,公司研發費用投入分別為12200.13萬元、27530.34萬元和53818.28萬元,年複合增長率110.03%。2019年研發費用為94610萬元,同比又有大幅增長。不僅如此,根據君實生物的計劃,未來三年的研發投入(包括合作項目)資金需求約40.3億元。這也能說明多元化融資平臺於君實生物來說的重要性。

唯一銷售產品面臨激烈競爭

之前說君實生物是一家創新驅動型生物製藥公司,就得有其拿得出手的產品。

截至3月9日,該公司共有20項在研產品,13項是由公司自主研發的原創新藥,7項與合作伙伴共同開發。這其中1項產品JS001(特瑞普利單抗,重組人源化抗PD-1單克隆抗體注射液,商品名:拓益)已正式上市銷售,獲批適應症為既往標準治療失敗後的局部進展或轉移性黑色素瘤。

9項產品已獲得IND批准,其中,有條件獲批上市銷售的JS001正在開展適應症拓展的臨床試驗且正於美國開展Ib期臨床試驗;UBP1211(修美樂生物類似藥)已提交NDA並獲受理;JS002(重組人源化抗PCSK9單抗注射液)正在開展臨床II期試驗;JS004(重組人源化抗BTLA單抗注射液)是全球首個獲得臨床試驗批准的抗BTLA單克隆抗體注射液,正在中美兩地進行I期臨床試驗;JS501(安維汀生物類似藥)、JS003(重組人源化抗PD-L1單抗注射液)、JS101(Pan-CDK抑制劑)、JS005(重組人源化抗IL-17A單抗注射液)已進入I期臨床試驗;UBP1213(重組人源化抗BLyS單抗注射液)正在進行臨床試驗準備。

11項產品處於臨床前研究階段,其中DAC-002(注射用重組人源化抗Trop2單抗-Tub196偶聯劑)已向NMPA提交IND申請並獲受理。

IPO雷达 |“新三板+H股”还不够,这家生物制药公司又要上科创板,未来三年烧钱40亿

顯然,君實生物目前的核心產品即特瑞普利單抗。

截至2020年1月31日,全球市場(包括中國市場)共有7款抗PD-1單抗產品獲批,其中6款於中國獲批。對比來看,君實生物的產品目前僅獲批既往標準治療失敗後的局部進展或轉移性黑色素瘤一項適應症,範圍相對較窄。

根據君實生物的描述,2019年新發黑色素瘤病人中,既往標準治療失敗後的局部進展或轉移性黑色素瘤患者僅2400人,對應的市場規模較小。而百時美施貴寶的歐迪沃、默沙東的可瑞達和恆瑞醫藥的艾瑞卡均已獲批超過一項適應症,且已涉足肺癌、肝癌等患者基數較大的適應症類型。君實生物面臨較為嚴峻的市場競爭態勢。

另外,中國範圍內,截至2020年1月31日,針對PD-1靶點,除已上市的六款產品外,中國市場共有15款處於臨床或上市申請階段的抗PD-1單克隆抗體,這無疑將進一步加劇未來市場的競爭。

IPO雷达 |“新三板+H股”还不够,这家生物制药公司又要上科创板,未来三年烧钱40亿
IPO雷达 |“新三板+H股”还不够,这家生物制药公司又要上科创板,未来三年烧钱40亿

另有消息顯示,此前君實生物還與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簽訂項目合作協議,擬共同開發生產新型冠狀病毒中和抗體,提供治療COVID-19的創新型藥物。

樂普醫療提前套現一半

說起來,君實生物與樂普醫療(300003.SZ)還有交集。

2016年下半年,君實生物以9元/股的價格向11名定增對象發行股票,募資3.681億元。樂普醫療就在這11名定增對象當中。當時,樂普醫療認購了1000萬股,動用現金9000萬元。不僅如此,樂普醫療還從二級市場受讓了君實生物1200萬股,合計持有2200萬股,共計耗費1.98億元。

IPO雷达 |“新三板+H股”还不够,这家生物制药公司又要上科创板,未来三年烧钱40亿

不過,隨著君實生物股價的攀升,樂普醫療於2019年1-9月也通過二級市場減持了1212.9萬股。目前樂普醫療還持有987.1萬股,佔君實生物發行前總股本的1.26%,位列前十股東之外。相比之前的投入,樂普醫療回報算是頗豐。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樂普醫療變現的2019年,君實生物經歷了特瑞普利單抗的上市,雖然仍然沒有盈利,但收入大增,公司質地上發生了巨大改變,如今再衝科創板,不知道樂普醫療的心情如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