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陰縣韓莊鎮新“相親”模式:政府“牽線”“搭橋”,幫扶人員做“紅娘”,476個貧困戶上崗就業


湯陰縣韓莊鎮新“相親”模式:政府“牽線”“搭橋”,幫扶人員做“紅娘”,476個貧困戶上崗就業

河南日報農村版記者秦名芳通訊員張百瑞

“廠裡通知俺上班時,你不知道俺有多高興!俺公公婆婆身體不好,我們夫妻倆必須挑起家庭重擔。”3月24日上午,湯陰縣韓莊鎮羑河村貧困戶程芳芳正在村裡的塔米象製衣廠與工友一起趕製一批兒童服裝,雖然戴著口罩,但依然可以看到笑容洋溢在她臉上。

塔米象製衣廠廠長張楠說:“我們響應鎮村號召,讓貧困戶、殘疾人優先返崗就業,下一步我們打算在全鎮和周邊鄰村優先招聘低收入農戶,特別是貧困戶進廠工作。”

收入只有不斷檔,生活才能有保障。截至3月24日,韓莊鎮已有476名像程芳芳這樣的貧困戶實現了返崗就業。

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給今年的脫貧攻堅工作帶來了巨大挑戰。面對疫情,全國文明村鎮——韓莊鎮上下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圍繞疫情防控、脫貧攻堅“兩場大考”都要贏、“兩個戰役”都要勝的目標,堅持疫情防控不鬆勁,脫貧攻堅不停步,對企業用工需求和貧困戶家庭的就業需求進行了詳細摸底調查,加快貧困戶應聘上崗、返崗就業,努力做到不讓一個有就業願望的貧困群眾“掉隊”。

韓莊鎮七里鋪村貧困戶四年前,韓莊鎮七里鋪村村民李超因給得重病的女兒治病,花去醫療費用20多萬元,成為村裡的貧困戶。受疫情影響,李超遲遲不能外出打工,全家的生活陷入困境。幫扶責任人、韓莊鎮政府副鎮長常凱軍結合李超全家人的況,第一時間為他辦理了健康證明,並同科倫藥業取得聯繫,優先安排李超去公司上班。常凱軍說:“我們以貧困戶為重點,為他們提供務工需求信息,分批帶他們到各企業應聘,目前,已幫助13個貧困戶30人實現返崗和就近就業。”

像常凱軍一樣,目前韓莊鎮188名貧困戶幫扶責任人成為企業和貧困戶之間的“紅娘”,他們帶著企業需求清單逐戶宣傳,摸清貧困戶家庭成員就業意向,做到“一人不少,一戶不落”,併為貧困戶量“身”定製就業崗位和幫扶措施,有效提高了“牽線”“搭橋”的精準度。

“我家剛剛拿到4500塊錢的土地分紅錢,我在農莊上班,去年拿到了3萬元的工資。”3月23日下午,在湯陰縣韓莊鎮南張賈村濱河農莊裡,正在給櫻桃樹梳花的貧困戶程捧只算起了她家的“經濟賬”。她說:“我在農莊幹活,每天8小時,也不是多累,一天有七八十元的收入。”

韓莊鎮黨委書記臧華偉表示,下一步將持續關注貧困群眾的生產生活狀況,對全鎮所有貧困戶開展再走訪、再排查,採取一戶一策、一人一議、政府兜底、精準扶貧的方法,確保有就業意願的貧困家庭全部實現就業,提高家庭收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