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脾氣怎麼改掉?

本寶寶就是倔


首先,為何會有暴躁的脾氣,我想可能沒有人生下來就註定了是一個性格古怪,暴躁很難惹人喜歡的樣子吧,我們的性格很多時候都會根據我們成長的環境,我們的原生家庭跟父母之間相處的方式,也會隨著我們的經歷或閱歷受到影響的。我從小寄宿在親戚家,跟父母待的時間不多,性格里會比較孤僻、內斂,等到大一點的時候在學校裡受到老師和同學的歡迎與呵護,所以多了一點自信,就很想讓自己表現的是個開朗活潑的人,再等到出了校門進入社會就是個思維簡單直接,坦誠直白的人。

當我在第一份工作屢屢碰壁受挫的時候,就表現出了極其暴力、煩躁的心理來,我會動不動就發脾氣,有不順心的就很容易掛在臉上。我不否認因為暴躁,就是那麼直接將情緒發洩出來,心裡是怎麼想的,情緒就是怎樣的,你給到外界人們的表現就是怎樣,很真實、很直白。不是說這種真實不好,但是漸漸地明白,這樣的一個暴躁脾氣的你,也有影響和傷害到身邊很多人。只是暴躁的脾氣在當時根本不會想到那麼多,也不會去考慮到此時此刻的自己是不是得體,是不是好看的。

既然想改掉暴躁的脾氣,我覺得最重要的第一步是我們要有自我覺知的意識,我們要先接納這樣的自己,不要去否定暴躁很不好,因為這是自己能力的缺陷,所以我們暴躁,因為這是我們最本真真實的自我,所以會有暴躁,因為我們不完美,所以會有暴躁。但我們有方法有機會可以讓自己變好。接納自我給自己信心,可以成為一個更好的人,就是良好的開始。

其次是我隨著年齡的變化,讀了很多書,我喜歡聽很多音頻的節目,喜歡看講書的分享,喜歡看很多文章,讀書真的是有用的,讀了越多的書,它就像打開了你思維的大門,讓你瞭解到原來自己的暴躁是怎麼來的,自己的性格和想法為什麼會形成的,自己的眼界、層次和格局在什麼地方。尤其是聽著一些正能量的故事,聽著一些電臺主播很好聽的聲音,聽著一些可能明白要提升情商和想法的節目,自然而然會被感染,會反思自己。其實思維和格局打開了,因為想法變得更開闊,就沒有那麼多容易暴躁生氣的時候了。

之前我們暴躁是因為我們的想法太單一,就像比如有個不認識的人走在路上罵了你,你的暴躁脾氣第一反應就是想衝上去打他一頓,他憑什麼罵我,但是當你思維開闊了之後,會在腦海裡去思考,這個人很奇怪,我又不認識他,他是在罵我嗎?然後再仔細一觀察他的行為穿著,哦原來這個人估計是個瘋子,對於這種瘋瘋癲癲的人,何必要去搭理他,我躲遠點就好了,不跟這種人計較。從而我們的理性判斷戰勝了當時的衝動可能帶來的惡性後果。因為思維開闊,看待事情想問題的角度多了,分析問題能力強了,就不會只在追求情緒上的發洩,而更看重事情解決的過程和結果。

第三步是我們要有針對性地學會情緒管理的方法,要有情緒管理的能力。比如談戀愛的時候有的女孩子性格極端,暴躁,動不動作鬧提分手,讓她的另一半感覺談戀愛談的心累,其實不是這個女孩子不夠愛自己的情人,不懂得珍惜不講道理,反而是她會比誰都愛,比誰都在乎這段感情,但是她不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緒,不知道生氣了可以如何表達出來讓對方明白,不知道心裡受委屈了可以怎麼讓對方懂並且來哄哄自己,她只是任由情緒控制了她自己。情緒管理的方法在我之前的文章裡有寫到過具體的,想看的可以去翻一下。

最後一個方法是要讓我們的行動成為習慣,讓我們行動上是愛笑的,行動上是積極樂觀的,因為行為暗示自己的心理,驅動自己做一個積極樂觀的人,驅動自己要做一個脾氣好性格優秀受大家歡迎的人,所以久而久之,暴躁的脾氣就會離自己越來越遠。沒事就對著鏡子對著自己多笑一笑,很多書都有寫過微笑的力量,微笑能感染和影響身邊的人。

最後,讓我們來回想一下暴躁時候的你,是不是連你自己其實都不喜歡當時那個樣子,那就努力讓我們都成為想成為的那個樣子。








解析兩性


我以前也是有暴脾氣的,特別是青春期那會,容易衝動,易怒,不耐煩,常常頂撞父母,罵必還口,打必還手,因為這個脾氣得罪了很多人,做錯了很多事,現在想起來都很後悔。第一次轉變的開始是因為一份工作,一份銷售保健品的工作,2009年的時候,因為脾氣原因,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父母託親戚朋友問到了一份工作,是一位堂哥在做店長的保健品專賣店,現在回想,當時的父母也是煞費苦心了,盯促我要收斂脾氣,好好工作。那是一家一對一的保健品專賣店,需要很強的服務意識,以服務為主,售賣產品為副,可想而知,以我當時的脾氣去到這種地方工作,會爆出什麼樣的火花。我的脾氣幾乎是一點一點的在這份工作裡改變的,因為要保證服務,爆脾氣要不得,最厲害的一次,我和顧客起口角,給我堂哥當場就狠批,罵得狗血淋頭,還逼著我向顧客道歉,當時那心裡呀,火山在壓抑著。事後我堂哥把我拉到一夜宵檔裡,上了兩打啤酒,什麼都沒說先幹了一瓶,然後才對我說,“弟呀,別怪我罵你那麼狠,我們是做服務的,不能和顧客吵架的,顧客就是上帝,你是出來賺錢的,你和顧客吵架,你能得到什麼?如果給投訴了,公司還得扣你工資,你這是何必呢?你有沒想過你的父母,有沒有想過來這裡是做什麼的?你來這裡是賺錢的,你得罪顧客和公司的話,你還怎麼賺錢?你還想去流浪嗎?你就不想賺多點錢回去?有錢才有面子”。。。。。。那晚聊了很多很久,堂哥教了我很多,要我剋制自己的脾氣,多看點書,多觀察別人是怎麼做的,慢慢的去嘗試改變自己。當時我覺我給洗腦了。。。不過我得感謝他,一番話讓我有了開始的改變,慢慢的我就和以前不同了。

第二次轉變來源於日常工作中與客戶的相處,因為我當時的目標客戶基本是年齡比較大的,有些都可以做我的爺爺奶奶級別的,從與他們的交談交往中,他們的生活經歷,待人待事,處事為人,也在慢慢的影響著我,說實話,我第一次叫爸爸就是2010年,回去過年的時候,以前都是跟我媽叫我爸的名字的,想起第一次叫爸爸的時候,我感覺爸爸的眼睛瞬間就紅了,脾氣是可以改變的,多去和別人交談交往,都是可以互相影響的,多看點書,很多知識,為人處世,做人道理都是可以從書中去得到,你可以嘗試讓自己先慢下來,再給自己點時間去做一件事,耐心的做,這樣一定可以慢慢的調整的。


展示未來科技


我以前就是火爆脾氣,上學那會只要別個先挑事,我立馬一拳打過去。那會沒少打架,可是現在的我為啥學會了隱忍。因為步入社會了,考慮的東西多了。比如攢錢買房買車,考駕照,過節拜訪親戚,父母也老了生病也要花錢,以後有孩子也要花錢。

不能因為自己的暴脾氣而去犯錯,打遊戲罵隨便你怎麼罵。但與人交際時就別罵了。現在不是有手機嗎,拍下來發到網上讓大家譴責他不是更好的懲罰嗎?

但有點說的好:忍無可忍 無須再忍

這個社會有了錢 是個官都幫你


賀咱


想改掉自己的暴脾氣,應該是比較容易的,首先深挖自己暴脾氣的思想根源,為什麼你會有暴脾氣!

是爹媽給的,還是父母慣的,是不是沒有上過學,還是缺乏教養,只要把原因找出來了,暴脾氣自然就好了。

一提到暴脾氣,就會讓人聯想到黑社會,或是,企業老闆,高級幹部,土豪劣紳。

他們手裡有一點金錢, 手裡有一點權利 ,或是手裡有幾個黑哥們,就開始飄飄然了,就開始六親不認,喊爹罵娘,橫行鄉里了。

我想我們的暴脾氣還不至於到這樣的程度吧,從最近破獲的涉黑案件中,還真的存在比我說的還嚴重的黑社會勢利。

他們不僅僅是,喊爹罵娘,六親不認,橫行鄉里,他們還殺人放火無惡不作。

我們能夠主動的查找自己的暴脾氣,這應該是大好事,我們就應該從點滴做起,我們要努力做一個道德高尚的人。



居安思危164299745


衝動,從內在來看是一種無法自持的不安感,讓人一瞬間失去了思考的意識。只想馬上把那股勁兒釋放出去。但是,隨之而來的多半是懊悔不已。因為衝動而為通常會導致事情往更壞的方向發展。很多人認為衝動是年輕人的特質,但是大家也能看見身邊一些中老年人士也有類似的問題。那麼,我們該如何控制自己的衝動呢?首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質。這不僅和遺傳有關,也和後天成長的經歷有關,也就是說性格特徵不會隨心所欲馬上就變。我們能做的是,通過過往的經歷和身邊親友的評價,客觀認清自己是否屬於易衝動的性格。如果是,那在平時的生活中就要不斷的暗示自己,不要急躁,任何事緩一緩再做決定,任何話在心裡過一遍,想一下是否適合再說。只有平時潛移默化地改變自己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在遇到突如其來的刺激時,才能不再衝動。其實這世間沒有完美性格,每一種性格特質都有優缺點,人生是一場修行,我們都在不斷的成長、歷練和蛻變。願大家都成為更好的自己。


廖湛兮


所謂的暴脾氣,只不過都是自己的無能生的根。

可能好多人都不接受這樣的說法, 總覺得,人非神仙,怎麼能沒有暴脾氣呢?

  • 忍受不了老婆的管束,暴脾氣!

  • 只不過是因為你對你們的良好夫妻關係沒有管理好!

  • 忍受不了孩子的調皮,暴脾氣!

  • 只不過是你對孩子心理疏導和心理發展沒有學好!

  • 忍受不了父母的嘮叨,暴脾氣,

  • 只不過是你還沒有認真去聆聽父母內心的真實訴求而已!


我為什麼只舉親人的栗子?

因為,我們的暴脾氣真的就只是留給了最愛我們最親近的親人。

我愛人這兩年脾氣變好了很多,就是因為是他告訴我,愛發脾氣就是無能的表現,我在學習,竟沒想到他也自律了很多。

所以,現在兩個人很少暴怒,有矛盾的時候,最起碼可以控制氣流,冷靜後再處理。

我想,最起碼,在關係處理這一點,我們的能力在一點點提升。

那題主呢?

把那暴脾氣留給了誰?

如何控制暴脾氣!

綜上分享幾點建議,希望能幫到你:

1. 脾氣來了,學會冷靜:開始數1、2、3……忍不了了出去數;

可能很多人又會說,脾氣都是一瞬間就發的,怎麼能忍住?!怎麼不能,我們對自己最瞭解,暴脾氣來的前一分鐘,你內心的小宇宙已經開始點燃了,趁沒爆炸前處理自己的情緒。

你不試試,怎麼知道做不到呢?

2. 對每一次發的暴脾氣做一次“大手術”,剖析問題所在;

真的生氣,太難受,特別特別難受,是不你都不想去再次面對呢?!可是,這次不面對下一次你更難受。你能做的就是想明白自己為什麼在當時那麼生氣?生氣的價值有多少?生氣有多少用處?

3. 自求多福!

暴脾氣的人真的就跟一枚定時炸彈,太恐怖!

額,話癆階層的人就是我這樣的,歡迎聊,歡迎嘮!謝謝!


把你調到最佳位置


我們之所以有這樣那樣的煩惱,就是因為我們不斷地重複造成這些煩惱的事,那我們就會越來越煩惱。 如果在生活中積極地斷惡修善,相信您會越來越平和自在。脾氣,是性格由來。壞脾氣誰都有,但有的人能自控,忍住不發,有的人能及時從理解層面去理解,從而降下了發脾氣的性子或份量,發脾氣的時候,深呼吸三次,或者多次。 帶情緒的時候,做什麼事情都是不集中精力的,不妨先休息一下,看看窗外的風景,或者到外面走一走。 心情不好的時候,可以搓雙手,搓臉,輕拍頭部,做一下自我按摩什麼的。總之,要學會控制,控制,再控制,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我以前就是火爆脾氣,上學那會只要別個先挑事,我立馬一拳打過去。那會沒少打架,可是現在的我為啥學會了隱忍。因為步入社會了,考慮的東西多了。比如攢錢買房買車,考駕照,過節拜訪親戚,父母也老了生病也要花錢,以後有孩子也要花錢。

不能因為自己的暴脾氣而去犯錯,打遊戲罵隨便你怎麼罵。但與人交際時就別罵了。現在不是有手機嗎,拍下來發到網上讓大家譴責他不是更好的懲罰嗎?

但有點說的好:忍無可忍 無須再忍

這個社會有了錢 是個官都幫你


每日經典影片


  很多人在和伴侶、孩子的相處中,一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暴脾氣便如疾風驟雨而來。當下,情緒得到了釋放,內心舒坦了很多。然而,這種暴脾氣就像一把亂揮的錘子,容易傷害到親密關係。廣州心理諮詢解讀:如何克服自己的暴脾氣?

  安雅和老公結婚3年。談戀愛時,兩人相處得還不錯,很少起衝突。婚後,安雅的暴脾氣就顯露出來了。有時候,她會因為老公一句話不順心、或老公沒有滿足她的要求而大發脾氣,激動的時候還會摔東西。老公被她弄得非常無奈,有時候他也會很害怕,說受不了她。

  正因為如此,安雅一直不敢要孩子,擔心無法改掉壞脾氣,以後對孩子也會這樣。她自己也很痛苦,每次對老公發完脾氣後都非常後悔,甚至非常自責。其實,她很愛老公,根本不想傷害他,也很希望自己能夠改掉壞脾氣。然而,當脾氣上來時她真的無法預計和控制。

  安雅知道,自己的壞脾氣帶給老公很大的痛苦,現在老公說他越來越受不了了。她很痛苦、無助,不知道怎樣才能改掉自己的壞脾氣。

  廣州心理諮詢解析:

  脾氣好的人無論到哪裡,都會受到歡迎,不僅夫妻和睦、婚姻幸福,別人喜歡同她合作、共事;若一個人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則常常給自己和他人,特別是親密的愛人帶來痛苦,使別人覺得難以與之相處。

  暴脾氣是脫離了正常的表達方式,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暴力。一個人要想確保自己的身心健康和人際關係的正常發展,學會控制自己,克服暴脾氣非常重要。那麼,該如何克服呢?

  一、認識到暴脾氣的危害

  我們在社會生活中,總要同其他人進行接觸和交往,希望得到別人的好感、友情、讚賞、合作,否則,就會感到孤獨、寂寞、沒有生氣,寸步難行。

  人的行為是受意識調節和控制的,認識了暴脾氣的危害,便可以從內心產生改掉暴脾氣的渴望。

  二、暴脾氣的人“火”從何來?

  脾氣暴躁的人,心中似乎常有怒氣。那麼,他們的“火”從何而來?暴脾氣的根源是什麼?

  1.延遲滿足的能力不足

  暴脾氣通常是缺乏恰到好處的挫折,延遲滿足的能力不夠造成的。當一個人在小時候遭遇挫折時,父母的教養方式要麼是過度保護、要麼是過度忽略時,孩子就沒辦法發展出應對挫折的能力,容易造成延遲滿足能力的不足。遇到挫折時,就難以用正常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情緒。

  2.保護自己遠離焦慮的條件反射

  一個微小的刺激迅速引爆怒火,心理學家雅克·羅格認為這是一種保護自己遠離焦慮的集體反應。身邊的人一個微不足道的動作就會讓我們瞬間暴怒,我們的大腦進入警報模式,沒法分析事件的意義,頭腦一片空白,於是每次都會重複同樣的危機。

  3. 驅趕無力感和恐懼感

  一個人容易暴怒的習慣,還跟內心的無力感和恐懼感有關。伴侶之間更容易引發這種危機,因為雙方都想要保持積極的自我形象。而女方往往有挫敗感,因為她們理所當然地被認為要對日常瑣事負責。想想看,在夫妻吵架的時候,女方是不是總會想方設法,即使胡攪蠻纏也要佔據上風?掌握控制權和主動權讓我們感覺踏實,有滿足感。

  當我們想要控制別人的時候,是因為我們感覺到自己沒被當成一個人那樣的尊重。一個人一旦產生這樣的感覺,就會把對方當物體控制,而當別人反擊時,脾氣反而會越來越暴躁,於是陷入惡性循環中。

  而實際上,當你發脾氣的時候,你只是在重複自己當年曾經被對待的模式,用發脾氣的方式擊退內心的弱勢感和恐懼感。

  4.習慣以傷害性的方式表達分歧

  脾氣很差的人,童年經歷可能有一個特徵:身邊有個愛發脾氣的人。因為兒童的性情是向成人習得的,暴脾氣家長動不動向他人、配偶或孩子發火,這種示範行為無意中教會孩子用破壞性方式表達不同觀點。

  同時壞脾氣的人讓家庭生活經常充滿火藥味,讓孩子的心理總是充滿負面情緒,積澱越來越多的負能量,成年後,習慣以傷害性的方式表達分歧,尤其容易衝著配偶和孩子嚷嚷,甚至動手,因為這兩者離自己最近,對自己威脅最小。

  三、負起責任,有意識地調整情緒

  其實,暴脾氣這個行為是顯而易見的,關鍵是你願不願意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如果你願意,就會主動做一些事情去調節,如出去走走,做幾次深呼吸,喝杯茶等。當你主動去調整的時候,你的暴脾氣已經被減緩了。

  1.建立察覺

  從現場脫離開,找一個獨立的空間,問自己:為什麼生氣?是什麼引發我們生氣?最害怕的是什麼?讓自己感覺最難受的是什麼?這種方式能得到自己最想要的東西嗎?通過反省,幫助自己建立在情緒中的覺察能力。

  2.均勻呼吸

  每天3-4次,花5分鐘做均勻的深呼吸,這種能重新評判自己,重新獲得積極的情緒,找回內在的和諧。人越不容易受傷,就越能遠離這種風暴行為。

  3.自我約束

  冒火的時候,呼吸,數到10,然後重複。這能讓人避免危機的自動發生,分清理想和現實。然後在腦中形象化你想要做的所有事,選擇你應該做的事情。

  4.冷靜地重現原景

  爆發之後,置身在一個積極的環境中,讓自己回到事發當時。在舒服的環境中重新經歷痛苦,一旦大腦釋放放鬆的荷爾蒙,時間就會在記憶中被貼上中性的標籤。

  5.心平氣和地交流

  向他人解釋,告訴他們你有時會情緒上頭,你並不是故意要讓他們難看。建議寫下讓你感到受傷的原因,列出你的事實論據,然後用一種更容易被人接受的方式和他人交流。


李建學心理諮詢


愛生氣,暴脾氣,是一種極端性格特徵。


1、愛生氣的人,內心多是孤獨的,通過發脾氣來引起別人的關注,故,建議身邊的朋友、家人多與其耐心溝通,給予更多的信任和支持;

2、愛生氣的人,通常心理壓力或精神壓力大。自己應主動與家人、朋友進行溝通,打開心結,將自己的心聲傾訴出來。當然,其家人和朋友應給予更多的配合和疏導。

3、愛生氣的人,會誘發肝、心臟、腦等器官受損。建議平時的飲食以清淡為主,忌辛辣、上火食物。

4、愛生氣的人,平時鍛鍊下深呼吸。遇事給自己3分鐘思考,如當孩子的舉動很生氣時,可先嚐試讓自己冷靜,並對自己說:“親生的,隨我!”哈哈…

5、愛生氣的人,可以通過意念來掌控自己的情緒。比如戴個意念手環,當你想生氣時,看著它,並默默的告訴自己:“不生氣,保持冷靜”;比如在口袋裝個意念石,當你想生氣時,摸摸它,並默默的告訴自己:“不生氣,保持冷靜”。


催眠師輝哥


離開這個想發脾氣的地方,先到一個空曠的地方使自己冷靜下來,發脾氣基本上都是一時之氣,衝動過後難免自責,所以最先要使自己冷靜下來,冷靜下來才能使自己恢復理智,不要讓情緒迷失了自己,冷靜下來後,我們要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問題,學會換位思考,自我反思一下是否替別人考慮過,要學會站在他人的立場上看問題,贏得他人的尊重,願你與昨天的自己告別與暴躁的情緒說再見,做一個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