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中南半島、季風環流、季風水田農業)

知識點

  • 1、中南半島

中南半島,位於中國的南部,西側為印度洋(孟加拉灣),東側為太平洋(南海),主要受熱帶季風氣候的影響,全年高溫,有明顯的旱、雨兩季,降水多集中在夏季。

中南半島的地形有3個特點:南北走向、山河相間、縱列分佈。即中南半島的山脈與河流,整體為南-北走向,山脈、河流相間分佈。自西向東5條河流依次為:伊洛瓦底江、薩爾溫江(怒江)、湄南河、湄公河(瀾滄江)、紅河,如下圖所示,其中考試中出現較多的城市有仰光、曼谷、金邊、河內。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中南半島、季風環流、季風水田農業)

圖1 中南半島


  • 2、季風環流

受冬季風、夏季風的影響,印度洋北部的洋流方向也會隨著季節變化,具體的變化規律為:冬逆夏順

①冬季:盛行東北季風,在東北季風的吹拂下,印度洋北部的洋流方向為逆時針,索馬里東側為暖流;

②夏季:盛行西南季風,在西南季風的吹拂下,印度洋北部的洋流方向為順時針,索馬里東側為寒流。

索馬里洋流比較特殊,冬季由高緯度流向低緯度,卻是暖流;夏季由低緯度流向高緯度,卻是寒流。這主要是因為索馬里洋流為補償流(湧升流),冬季高緯度湧升上來的深層海水溫度較高,夏季低緯度湧升上來的深層海水溫度較低。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中南半島、季風環流、季風水田農業)

圖2 印度洋的季風環流


例題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中南半島、季風環流、季風水田農業)

圖3 例題

答案:D、C、B

精講精析:(1)分析西部降水的影響因素。①該地區為亞洲南部的中南半島,為熱帶季風氣候,夏季由西南季風帶來充足的海洋水汽,降水豐沛;②該地區西部沿岸為季風環流,為暖流,對沿岸氣候有“增溫增溼”的效果;③該地區位於10°N~20°N之間,為熱帶地區,空氣受熱上升,因此氣旋較多,反氣旋較少;④北部有喜馬拉雅山脈的阻擋,東北季風對該地區的影響較小。

(2)分析甲地地貌和乙地的農業特點。①甲地為湄公河的入海口處,河流落差較小,加上海水的頂託作用,導致河流流速降低,攜帶的泥沙沉積,形成河口三角洲;②乙地水熱資源豐富,應該為水稻種植業或者季風水田農業,小農經營,農田地塊小,機械化水平低,精耕細作,單位面積產量高,但商品率低;該地為熱帶季風氣候,降水的季節分配不均,因此水利工程量大。


總結

  • 季風水田農業

本節例題中,主要考查了中南半島的地形、盛行風向、季風環流和季風水田農業。其中季風水田農業主要分佈在亞洲的季風區,以種植水稻為主,其中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產國。季風水田農業的特點主要有:

①小農經營。季風水田區的人均耕地較少,大多以家庭為單位種植;

②單位面積產量高,商品率低。人均耕地少,因此人們精耕細作,稻田的單位面積產量很高,但農民大都留作口糧,出售較少;

③機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較低。田塊支離破碎,各個田塊的面積較小,機械化生產難以開展;

④水利工程量大。季風水田需要足夠的灌溉水,但季風區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季節降水分佈不均,水旱災害頻繁,因此需要建設較多的水利工程設施。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中南半島、季風環流、季風水田農業)

圖4 季風水田農業的分佈

【每晚20:00,每日一題,學好地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