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天路”守護者——恩施高警支隊抗疫紀實


武陵“天路”守護者——恩施高警支隊抗疫紀實

3月12日,高警恩施支隊利萬大隊向永勝和同事們一起檢查通行車輛及人員的證件、測溫登記、指揮通行。(視界網 牟聯翔 攝)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暢 通訊員 宋滉

群山高聳、溝壑縱橫,一條條蜿蜒起伏的高速公路,宛如圍繞山腰的飄帶。山高路險,坡陡彎急,多雨霧冰雪等惡劣天氣,恩施山區曾是交通事故“重災區”。

正值抗疫關鍵期,高速動脈面臨重大考驗。

一輛輛大貨車從海拔1000米的利萬高速疾馳而過。“又是一個不眠夜。”3月20日黎明,晨光熹微,49歲的高警恩施支隊利萬大隊大隊長向永勝和戰友們一起檢查證件、核對信息,指揮通行。

從春運到疫情防控,恩施州公安局高警支隊全體民警連續奮戰兩個多月,日夜守護鄂渝鄂湘省界防線,確保“天路”運行安全。

守護湖北“西大門”

寒潮、大風、暴雪,路面結冰……2月14日至15日,天氣突變,海拔1000米的利萬高速氣溫驟降。

茫茫雪色中,警燈不停地閃爍,恩施高警定點值守,剷雪、撒融雪劑,開啟警報器,護送一輛輛川渝援鄂車輛平安馳行。

利萬高速聯接利川和重慶市萬州區,是湖北的“西大門”。其他卡口全封閉,利川西收費站成為鄂渝兩地嚴防輸入和輸出的重要卡口,也是保障抗疫物資供應的生命通道。

向永勝春節起,就和同事晝夜24小時值守。白天,大隊全警上路執勤、查車登記;凌晨,亮警燈、鳴警笛、喊話,提醒過往車輛注意安全。向永勝患有嚴重失眠症,一天勞累下來卻徹夜難眠,乾脆繼續在卡口巡查。

“他每天超負荷運轉,卻要我們注意休息。”年輕民警許小軍說。向永勝車裡的後座上放著一床被子。1月25日至今,他沒有回過家,放平的副駕駛座椅就是他的床。

“等著疫情結束,想回家踏踏實實睡一覺。”民警向承瓊訴說心願。為了能第一時間處理突發情況,許多值守民警一直在臨時搭建的帳蓬裡湊合,其實他們城區的家離關卡不到20分鐘車程。

截至3月20日,高速公路利川西卡點共檢查放行各類車輛5500臺次,人員15300人次,勸返各類車輛1600餘臺次。

逐路逐車“過篩子”

“車流量少了,但一刻也不能放鬆。”疫情防控,恩施州公安局高警支隊成立黨員突擊隊,民警全員上路、分段把守,在100餘公里的高速公路逐段逐車“過篩子”。

“醒一醒,怎麼睡在這兒?”1月31日凌晨3點,一片漆黑,民警劉洋巡邏到恩來高速K419路段,搖醒正在應急車道酣睡的男子。

“我實在是走不動了。”手電光下,男子睡眼惺忪。原來,臘月二十八他從浙江出發回老家過年。抵達恩施正值高速封路,幾經躊躇,他冒險攀越欄杆徒步回宣恩縣萬寨老家。連續步行18個小時後,他又累又乏,直接躺在高速上睡著了。

“把你的火車票拿出來看看。”帶著男子到達卡點後,高速民警們仔細詢查,發現他乘坐的正是網上通報的發現新冠肺炎病人的動車D361。雷某現場測量體溫正常,被迅速送往宣恩縣人民醫院做進一步診斷隔離。

寒風中送溫暖

“幫幫我們,車子走不動了。”2月26日23時許,接到求助電話,宣黔大隊民警張程峰一行迅速趕往恩黔高速熊家槽。

寒風中,一輛載滿口罩和消毒液的箱式貨車停靠在路邊。這輛車載著重慶慈善總會馳援武漢的物資,突遇傳動軸斷裂,無法動彈。

民警一面安撫司機,一面與附近朝陽寺鎮派出所聯繫。半個小時後,警車載著修車行的師傅趕到現場緊急搶修。“他們是來支援我們湖北的。”在民警勸說下,車行免除了全部修理費用。

“我一天沒吃飯了。”2月27日凌晨,利萬高速利川西卡口正在排隊測檢體溫,一名重慶萬州籍司機餓得受不了。利萬大隊教導員何強拿來泡麵,倒上開水。為解決滯留人員的生活,他組織搭建臨時休息點,搬來火爐,備好食物。

2月28日上午,民警在長樂服務區巡邏時,看到廁所門口兩名中年人面容憔悴,蹲在行李旁。原來,一對夫妻從四川巴中女兒家出發,搭車去福建上班,因沿途實行嚴控管制,結果福建去不成,四川也回不去。

民警把這對夫妻帶離服務區,測溫登記後,找酒店安頓下來。次日21時,他們被女兒接回。一到巴中,他們就發短信報平安表謝意。

鏈接

將責任銘刻在心間

“肩上的擔子沉甸甸,要如履薄冰、如臨深淵抓安全。”高警恩施支隊支隊長歐陽平告訴記者,2014年起,恩施州境內恩來、恩黔、利萬三條高速公路交由地方管轄。自成立起,高警支隊從源頭治理,找共性,尋規律,排查2000餘起安全隱患。截至3月20日,三條高速連續745天未發生重大交通事故。

在高警恩施支隊的護衛下,世界上電壓等級最高、輸送容量最大的柔性直流輸電工程13臺超級變壓器前後經歷13次運輸,8次橫穿、上跨、下穿高速公路,多次經過臨河、臨崖、橋樑、陡坡、急彎路段,全部一次性順利通過。“難度這麼大的大件運輸,湖北省歷史上屬首次。”執行此次大件運輸任務的國電中特物流公司項目經理龔擁軍由衷點贊。

“守護就是責任,平安就是使命。”這句話寫在崇山峻嶺間的路牌上,更銘刻在幹警心間。通車6年,車流量增長了4倍,交通事故卻下降7成。(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