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史:清朝美洲人士為何獨愛用白銀交易?米價又為何波動甚大?

清朝,是各種喪權辱國條約的開始,經過公元1900年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和1901的《辛丑條約》,中國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然而,外國人大舉侵入中國,看中的不僅僅是中國廉價的勞動力,更是眼饞於中國無數的財富和珍寶。

而讓他們意識到中國擁有如此豐富的金銀珠寶和各類資源的正是清朝的對外通商,當時,通商港口那些交易的船隻,來時都滿載白銀,走時卻是各類豐富物資。

為什麼美洲人士來清朝獨愛使用白銀作為交換呢?

為什麼大量白銀湧入會對米價產生如此劇烈的影響呢?

想要解答這些問題,必須先了解兩件事,銀銅雙本位貨幣體系和大米與貨幣體系的緊密關係。

經濟史:清朝美洲人士為何獨愛用白銀交易?米價又為何波動甚大?

一:中國所獨有的貨幣體系——銀銅雙本位貨幣體系

1.黃土地上自然孕育出來的貨幣——中國貨幣。

《中國貨幣史》上有言:“中國貨幣的發展,脈絡很清楚。基本上沒有受外國文化的影響。”《文明的歷程》裡也有說到:“中華文明發生的更多的是中國地域內部的交流。”由此可見,早期出現在我國的銅貝、刀布和環錢等貨幣都是由我們國家自主研發出來的,用於在市面上進行交易的貨幣。

通過漫長的歷史,到了元朝,中國開始實行銀銅雙本位貨幣體系,而這一體系跳過由漢人統治的明朝,在清朝進一步發揚光大。“本位”指的是“本位幣”,即國家官方規定的通用計價結算貨幣,“銀銅雙本位”即表示銀、銅這兩種金屬都可以作為通用貨幣在各大市場上使用。

2.為什麼要使用銀銅雙本位呢?——互為補充。

中國自古以來的白銀開採量都不是很夠,甚至於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白銀都是罕見物品。明朝時,甚至出現過歐洲殖民者通過對於他們來說並不算值錢的白銀掠取大量中國珍貴物品倒賣到其他地方從而賺取鉅額利潤的事情。

由此能看出,白銀作為一種少量物品,不可能在具有廣闊人口的中國土地上大肆發行,而銅就能很好地彌補這一點。

經濟史:清朝美洲人士為何獨愛用白銀交易?米價又為何波動甚大?

清朝時,政府的賦稅、遠距離貿易和躉售交易(即大數量大宗商品交易)採用白銀,而零售和工資就用銅錢支付。

與白銀必須由官府鑄造不同,銅錢可以由各個地方政府,甚至商戶和個人私自鑄造,而出於各種原因,各地產出的銅幣必然和官方產出的銅幣含銅量是不一樣的,因此,市場上的銀銅兌換比率會跟官方定價出現較大差別。

二:比錢還重要的東西——大米

1.大米在歷朝歷代中的顯赫地位。

《晉書》有記載:“置長史、司馬各一人,秩千石。”這裡的千石既是指的大米數量,同時也是指的工資。在古代,大米不僅是能夠當做官員工資進行每月發放的重要糧食,更是一種奢侈品。

《博興縣誌》有言:“土人非燕賓不以炊。”這裡的“炊”指的就是大米,意思是隻有在招待賓客時才會使用稻米。這種情況直到唐朝開始才有了改善,當時,各地經濟開始快速發展,因為社會安定和稻米種植技術的日益完善,稻米不再成為奢侈品。

與此同時,官方發給官員的工資也逐漸由大米變成真正的貨幣。但即使是這樣,大米在所有糧食中的地位依然是不可小覷的。

經濟史:清朝美洲人士為何獨愛用白銀交易?米價又為何波動甚大?

2.清朝時仍舊牢牢佔據老百姓心中頭號位置的東西——大米。

在清朝,因為相對穩定的生活和日益發展的人民經濟,自給自足的小戶生活逐漸轉變成在各類市場通過貨幣進行物品交換的較為富足的生活。而大米無疑是物品交換中極為重要的一環,只有當溫飽得到滿足時,才會去想其他更上一層,更追求食用過程的糧食。

據《松江(現上海蘇州河以南)糧食志》記載,米糧業是松江經濟的重要支柱。能夠成為一地的經濟支柱,大米的重要地位可見一斑。

三:為何美洲白銀輸入會抬升清朝的米價?

1.被外來資本襲擊的貨幣體質動盪下的必然結果。

清朝時,大量美洲資本家貪圖於中國豐饒的物資,於是紛紛攜帶大量白銀到中國進行採購,得來的物資只需轉手一賣就能獲得高額回報。不僅如此,因為當時的中國造錢主要使用的是範鑄法,即通過陶土燒製模具,再將金屬高溫融化倒入模具內製成。

而國外普遍使用的是新式機器鑄錢,用機器鑄出來的錢雖然含銀量大多比不上國內,但樣式好看,顯得更值錢。因此在交易時,許多人會不顧銀幣含銀量,將國外銀幣以高於其含銀量對應的價值作為物品交易貨幣使用,在這種趨勢下,外國紛紛用含銀量最低的銀幣來到中國交易,

從而賺取大量中間利潤

《中國貨幣史》記載:“外國銀元的流入,在中國的貨幣文化上,引起一次大革命。”因為那些貪圖利益的美洲資本家帶來的大量白銀,市場上的白銀遭到大幅貶值,而白銀不再值錢時,大米作為生活必須品,其價格瞬間遭到暴漲。

經濟史:清朝美洲人士為何獨愛用白銀交易?米價又為何波動甚大?

據資料記載,在美洲白銀輸入的1737到1911年,松江府地區上米價格從每石110兩白銀上漲至每石460兩白銀,高達350兩的漲幅充分說明了美洲白銀入侵對米價造成的影響。

由於越來越嚴重的閉關鎖國政策,清朝統治者及其中央管理層對於經濟學中的貨幣理論瞭解甚少。《清史稿》記載,楊錫紱曾在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說過,“戶口多則需谷多,價亦逐漸加增。”

這種說法是欠缺大量考慮的非常不成熟的說法,當戶口增多,及人口增加時,雖然米穀需要增加,但鑄造的貨幣也應給予相應的增加,否則,當糧食增多而貨幣沒有跟上腳步時,必然會出現貨幣急速增值而物價飛速下跌的情況。

清朝時大量湧入的白銀就是上述情況的反情況,當時,白銀大量增多,而大米卻沒有顯著增加,錢比物品還多,必然會造成白銀貶值,米價上升。

2.大米與白銀的緊密關係。

《晉書》有記載:“命將上中下等則地每畝應徵銀米實數列單內。”在這裡,大米是和白銀放在同一個地位去說的,自古,民眾向官家上交的賦稅裡有一項很重要的就是大米。

經濟史:清朝美洲人士為何獨愛用白銀交易?米價又為何波動甚大?

從唐朝開始,這種收稅的方式出現了一些變化,一種名為“折色”的方案開始實施

。“折色”是指用白銀或者布帛等物品替代本來應該交上去的賦稅,換句話說,從這個時候開始,可以用白銀代替大米作為田地賦稅上交給政府了。

但不管是這之前,用大米作為官員工資下放,還是這之後,將白銀作為大米的替代品上交,兩種方式都能很明顯的看出白銀與大米之間,高度一致的重要地位。

在兩者聯繫如此緊密的情況下,作為“本位幣”的白銀出現了大幅貶值,而與其相應的大米數量並沒有明顯增多,自然大米的價格就會飛速上漲。

3.各地白銀計量方式和鑄造方式不統一讓美洲白銀趁虛而入。

現在看古裝電視劇經常能聽到一個詞——成色,放在白銀上,他指的就是以紋銀作為標準,其他白銀的含銀量。

什麼叫做紋銀呢?紋銀實際上是一種並不存在於現實中的假想標準銀,他的固定成色,也就是含銀量,在各地是不一樣的,上海的規定為千分之九三五點三七四。那麼在以紋銀作為標準銀的情況下,

其他銀兩該怎麼判斷成色呢?

舉個例子,當時流通在市面上的銀兩被稱作寶銀,即元寶,元寶分為很多種,如果是二四寶,那意思就是說,五十兩重的二四寶含有的純銀相當於五十二兩四錢紋銀所含的純銀。

如果在上海用各種元寶進行交易時,都需要先將其兌換成相應紋銀,再轉換成其計帳銀兩單位規元,最後才能得出這一錠元寶所能交換的物品價值。

經濟史:清朝美洲人士為何獨愛用白銀交易?米價又為何波動甚大?

但如果到了天津,紋銀的成色又變成了千分之九九二,計帳銀兩單位也相應變成了行化。因此,雖然各地政府表面上有對銀兩價值做出規定,但實際上,全國並沒有統一的貨幣標準。

美洲白銀的湧入,對本來就沒能統一的清朝白銀產生了巨大打擊,因為它好看的外觀,人們比起本朝的元寶更願意去接受實際價值更低的美洲白銀.

換言之,美洲人能以極低的成本獲得非常高額的回報。在巨大利益的刺激下,自然會有越來越多得利心切的資本家湧入中國市場,從而形成惡性循環,最後就導致清朝白銀大幅貶值,而米價迅速抬升。

四:總結

美洲白銀對於清朝米價抬升的影響是非常直接且明顯的,無論是從清朝各地米價數據的記載上看,還是從歷史上白銀與大米之間的密切關係上看,美洲白銀的輸入都是造成清朝米價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

清朝時期,由於統治者本身傾向於閉關鎖國政策,導致在世界各地飛速發展的經濟學沒能影響到中國,從而使得清朝對於貨幣理論的認識非常不夠,

因此在美洲白銀大量湧入時沒有做出及時有效的反應,從而導致後續市場上的大米價格開始急速飆升。

參考文獻:

1.《中國貨幣史》

2.《文明的進程》

3.《晉書》

4.《博興縣誌》

5.《清史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