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繁降雨導致數千億只蝗蟲入侵,如果氣候乾旱又會怎樣?

筆者/冰辰書生

前言

2020年才剛剛開始,就有兩件事弄得人民非常緊張,一個就是沙漠蝗蟲入侵,另一個則是新冠疫情。數千億只沙漠蝗蟲聚集,遮蔽天空,彷彿“世界末日”。

頻繁降雨導致數千億只蝗蟲入侵,如果氣候乾旱又會怎樣?

蝗蟲大軍

沙漠蝗蟲繁殖力極強,被稱為是世界上最危險的遷飛行害蟲之一。據初步統計,沙漠蝗蟲一天可以吃掉3.5萬人的口糧,它們繁殖能力極強,每繁殖一代數量就會增加20倍以上,每一代的蝗蟲可以存活三個月之久,順著風飛行可達150公里,如今,沙漠蝗蟲已經進入了歐洲和亞洲,巴基斯坦和印度受傷慘重。

頻繁降雨導致數千億只蝗蟲入侵,如果氣候乾旱又會怎樣?

適宜的天氣和生存環境是本次蝗蟲大量繁殖的重要原因,2019年氣候變化導致海印度洋海水升溫,給非洲帶來了罕見的降雨,甚至出現了洪水氾濫,再加上高溫。不少蝗蟲的卵開始復甦,導致數量激增,才形成了如今數千億只只蝗蟲肆虐的局面!

頻繁降雨導致數千億只蝗蟲入侵,如果氣候乾旱又會怎樣?

氣候乾旱又會發生什麼

如果說是因為降雨才導致了蝗蟲大軍,那麼如果氣候乾旱是不是就不會帶來蟲災了呢?其實並不可以這麼絕對,乾旱對於防治蝗蟲來說或許是好事,可是也會引發另外一種昆蟲的繁殖--

蚊子。每當亞熱帶的國家變得乾旱起來的時候,便是蚊子滋生的時機,持續的乾旱會導致水土流失,發生洪災,形成無數個小水坑,或者是積水潭。這些地方都容易積生蚊蟲,沒有天敵的蚊子,可以大量的繁殖,進而爆發,傳播疾病,比如說登革熱、瘧疾等!

頻繁降雨導致數千億只蝗蟲入侵,如果氣候乾旱又會怎樣?

就拿瘧疾來說吧,在以前經常會爆發瘧疾,它不像其他疾病那樣發病快,而是慢慢的折磨患者,耗盡它們生命的最後一絲力量。如今,許多學者都認為希臘和羅馬的滅亡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瘧疾,很多驍勇善戰的勇士,比如說壓力山大大帝在年齡僅33歲的時候便突然離世,死因沉迷。其中有一個說法則是他患有瘧疾,他死去的那個時間段,正是瘧疾高發的季節。

頻繁降雨導致數千億只蝗蟲入侵,如果氣候乾旱又會怎樣?

即使到今天,仍有一些地方會出現瘧疾患者,據統計,每兩分鐘就有一名兒童死於瘧疾。

氣候變化會帶來風險

所以說,無論是降雨還是乾旱,都會帶來災難,帶來危險。氣候的變化會帶來健康的風險,據科學家研究表明:氣溫僅升高1度就可能造成世界上有30萬人死亡。

所以說氣候的變化我們不可小視,哪怕只有一絲的波動,在某一天或許也會給我們帶來不可估量的傷害。

頻繁降雨導致數千億只蝗蟲入侵,如果氣候乾旱又會怎樣?

而我們想要控制氣候變化,就要停止破壞環境,在發展科技的同時,一定要兼顧自然環境和動物的平衡關係。在中國傳統文化當中講究平衡、講究太極,如何平衡發展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呢?這是我們人類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之一,只有我們控制好了氣候,才能減少類似於瘧疾、登革熱、蝗災等自然災害的發生,才能減少人類的損失,對此,你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