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演員、資本,誰影響了劇集系列化開發?

版權、演員、資本,誰影響了劇集系列化開發?

文 │ 星星 晚舟

從《鄉村愛情12》《愛情公寓5》再到《無心法師3》,劇集市場裡系列劇集的出現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

版权、演员、资本,谁影响了剧集系列化开发?

影視作品在獲得一定影響力之後,拍攝續集成為延續並強化IP,是劇集市場常見的製作思路。因此不少優質劇集的持續性開發裡大多會有續集的影子,有些是根據IP改編提前策劃,諸如《盜墓筆記》系列;有些則是因為第一部火爆,重新啟動續作項目。

值得注意的是,續作在口碑熱度上往往略遜於首部作品,而儘管有這樣的“續集魔咒”在前,不少系列劇集的生命力依然長壽。以《無心法師3》為例:作為“無心”系列的續作,再度迴歸的《無心法師3》在“粉絲情懷”的助力下,口碑與熱度表現都較前一部有所提升。豆瓣評分7.0,高於第二部的6.1;而據骨朵數據顯示,《無心法師》上線第一週就拿下骨朵熱度體系3月2日—3月8日的周榜TOP2。

版权、演员、资本,谁影响了剧集系列化开发?

這些長壽的系列劇集也向劇集市場提出了一個新命題:劇集系列化開發隨著續作的逐漸成熟,將何去何從?目前來看劇集市場裡的系列化劇集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在原劇作基礎上進行開發創作,“主要還是圍繞著原作的人物命運和情節。”例如情景喜劇的《愛情公寓》以及鄉村劇《鄉村愛情故事》;另一類則“更像命題作文”,是在同一主題與風格下進行創作。常見的就有檸萌影業打造的“小系列”《小歡喜》《小別離》《小捨得》,以及被稱為“振華三部曲”的系列網劇《最好的我們》《你好,舊時光》與《橘生淮南》。

版权、演员、资本,谁影响了剧集系列化开发?

事實上,粗略來看系列化劇集一般分為兩種形式,前者被稱為續集,對於原作的依賴度較高,無論是對原有主角故事的延展回溯還是對劇中其餘角色單獨開闢故事線,續集與原作的關聯度都要更高;而在同一主題或風格下創作的系列劇,劇集人物之間並不一定必須有關聯,“只要是滿足了共同的主題,共同的觀眾群體或者共同的風格,就可能就成為系列劇,創作空間要再獨立一些。”兔猻文化的創始人、不思異系列的監製袁哲告訴骨朵。

隨著像《奈何boss2》借用原班人馬在平行時空鋪展新故事的形式也在不斷湧現,劇集的系列化開發的創作空間與形式也在不斷擴大。在搜狐視頻自制出品中心高級總監,《奈何boss2》總製片人劉明麗看來,製作系列或者續集多是為了對標有一定成功性的前作,所以在內容開發方面具備更為清晰的識別度和挑戰性。“這也是它的魅力所在”。

版权、演员、资本,谁影响了剧集系列化开发?

需要看到的是,有了前作的打底,系列化劇集的開發依然暗藏著風險。在與業內人士交流中,“不是所有知名度高的作品都能適用系列化開發”的觀點成為共識,系列化劇集作為劇集打造品牌的一個優越途徑,依然暗藏風險。

野蠻生長

續集與系列劇不同的創作空間也成為了劃分兩者的判別標識。據製片人孫雯姬表示,“系列劇有一個很明確的結尾,每一個單元結束的時候,其實是單元系列的結束;而續集可能是一個開放式,人物的命運可能是要有待於續集再去交代。”歡瑞世紀副總裁、製片人姜磊認為,“如果做一個項目《水果》,蘋果、西瓜、香蕉都屬於系列劇的範疇,但講述蘋果的前世今生,蘋果的未來,蘋果的支線園丁或農戶的故事,則稱之為續集。”

版权、演员、资本,谁影响了剧集系列化开发?

目前來看劇集系列化開發形式複雜多樣,續集與系列化的區分理解也或多或少有所不同,可這並未影響其整體打包出售。大家都表示無論是續集、還是系列劇,對於製作方來說,其選擇項目的邏輯都是一樣的,試圖在有限的劇本體量中尋找到一部穩定的項目,並最大程度化的開發,對於項目方而言,續集、系列劇都可以統稱為劇集的系列化開發,並且佔據著重要位置。

值得注意的是,相較於創作空間更為獨立的系列劇,市場上系列化劇集多以續集的形式出現。“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為系列劇本身的劇作要求更高。”這是交流中的常見觀點。而縱觀近幾年續集的口碑表現,“續作難以接續前作”的現象也客觀存在。這背後,也跟高熱度作品扎堆拍續集的行為有關。

版权、演员、资本,谁影响了剧集系列化开发?

劉明麗指出,續集的開發並不侷限於所謂的“爆款”,而是建立在市場認可的基礎上,擁有更多粉絲黏性的作品反而更適合拍續集。她舉例道,“比如劇集A的流量也許還不如劇集B的流量,但劇集B的整體受眾反饋比較平淡,而劇集A的受眾對作品討論度很高,希望看到更多的故事,那麼A拍成的系列劇會比B更具備長久的生命力”。”

而在創作過程中,受限於編劇、演員、導演以及市場有限的等待時間等多重限制,劇集的系列化開發想要保證“風格氣質的延續”,其關鍵核心在於“創作環節上主導性的因素是否能夠延續”

“創作環節裡的‘靈魂人物’是系列劇集成功開發的關鍵”。劉明麗舉例道,“比如以製片人和導演為主導的作品,那麼到第二部創作的時候,換編劇或者其他幕後主創的風險就會小一些。”

開發難點

無論電影還是劇集,漫威宇宙、系列化打造一直是國產影視行業仰望的燈塔。雖然劇集系列化開發一直被反覆提及,但在國內能夠做到的寥寥無幾,成功的更是鳳毛麟角。而這很大程度上源於國內產業結構的不甚明晰。

版權的單獨出售成為系列化開發需要從源頭端解決的問題。

不難發現,出自同一作者筆下的不同系列作品,其在影視化之後,歸屬在了不同製作公司的門下,有時甚至出現第一部還未露面,第二部就率先上映的情況,而不同的製作公司其青睞與擅長的風格也不盡相同,選取導演、編劇便存在差異,最終導致影視化之後的系列化內容呈現割裂、混亂的狀態。

如《鬼吹燈》的版權便頗為複雜,劇、動漫、電影版權分散。《鬼吹燈》小說一共有兩部八本,在電影版權上,第一部前四個故事賣給了夢想者公司,第二部後四個故事賣給了萬達。而在網絡劇版權上,企鵝影視擁有8部《鬼吹燈》網絡劇版權,但《鬼吹燈之精絕古城》《鬼吹燈之怒晴湘西》《鬼吹燈之黃皮子墳》參與的製作公司、導演、編劇上也不盡相同,後期的播放量與口碑層次不齊。

版权、演员、资本,谁影响了剧集系列化开发?

在版權單獨拆分出售下,劇集系列化從緊密的整體變為了一個個鬆散的個體。但對於系列化而言,打包開發下其風格統一則是系列劇打造強記憶點的關鍵要素。劉明麗也認為,劇集系列化開發,其項目的核心主導者掌控著該系列的氣質,這個掌控者是一定不能變的,如果變了的話,那續作可能就殼還是一樣的殼,但魂就沒了。

而由於作者授權時缺乏整體的開發思維,IP公司更加考慮商業變現,因此導致整個項目的開發節奏與版權產生混亂。“有部分生產IP的公司,目的是希望趕緊把作品賣出去,最好一次性賣個幾千萬,而不是做長久開發。”袁哲表示。

除此之外,演員成為了系列化開發的另一道門檻

無論是漫威宇宙,還是《權力的遊戲》系列,原本人馬迴歸成為其系列化開發的重要一環,而在國內,隨著第一部的爆紅,演員的片酬也水漲船高,檔期同樣難以確定,同時加上製作公司出於帶紅更多新生藝人等元素的考量,更換演員成為常態。

版权、演员、资本,谁影响了剧集系列化开发?

但對於觀眾而言,首批演員已經將人物形象深入人心,更替演員之後的不適感與分離感讓其難以繼續接受。如經典的《還珠格格》系列,第三部由於主演的換血,雖然演員演技在現,但最終也並未得到大家的廣泛認可。同樣《琅琊榜2》由於胡歌、王凱、劉濤的缺席,熱度與《琅琊榜》相差不小。

版权、演员、资本,谁影响了剧集系列化开发?

孫雯姬告訴骨朵,劇集系列化開發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演員,但後幾部的演員陣容很難與第1部的演員完全一致。或許《歡樂頌》在前期與演員簽訂三季合同的方式值得學習,但這樣的話語權往往也都掌握在像正午陽光這樣的少數大公司手中,小的製作公司鮮少能夠做到。

與此同時,題材扎堆與劇集註水則進一步損耗著系列化劇集的生命力。

過去幾年,影視被資本裹挾,而資本往往都是逐利的,因此不少投資方為了博取更大收益,在一個題材火爆之後,便扎堆而上。如在《盜墓筆記》《法醫秦明》大火之後,盜墓系列、冒險題材便在過去幾年被大肆開發,甚至出現了不少為了續而續,倉促製作的項目,這都也讓該類題材被嚴重透支,而有些項目更是在資本的催使下,產生了注水現象,動輒便是超40、50,乃至逼近70的體量。

版权、演员、资本,谁影响了剧集系列化开发?

劇中大量的廣告植入更嚴重損害內容本身,不合適的廣告中插不僅損害了觀眾的觀看體驗,更是讓其口碑受損,第一部賺熱度,第二部賺廣告的現象屢見不鮮,這些都讓不少觀眾對系列化產生疲態,進而棄劇。

前期版權的分開出售,水漲船高的演員片酬與檔期磨合,資本催生過度開發與注水,最終導致了出現的系列作品往往換湯又換藥,失去了原有的特點,一部不如一部,劇集系列化開發陷入了困境。

一門好生意?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困難重重,但劇集系列化開發一直存在。從盜墓筆記系列,鬼吹燈系列,法醫秦明系列,嘉行傳媒的三生三世系列,《親愛的翻譯官》《談判官》系列,唐人的《無心法師》系列,再到優酷的《北京女子圖鑑》《上海女子圖鑑》,無論是製作公司還是平臺方都在暗暗發力。

版权、演员、资本,谁影响了剧集系列化开发?

相對於單部挖掘而言,系列化開發更加充滿誘惑力。孫雯姬告訴骨朵,每個劇的開發其實都有風險,但系列劇有前作的成功,再加上第1部的熱度,其開發難度要小一些。

《無心法師3》《奈何boss要娶我2》,在這些1、2、3的數字背後,熟悉的人物讓這些劇集有了老友見面的既視感。爆款的出現本身就隱藏著的極大的不確定性,當一部爆款出現,馬不停蹄地再來一部,這似乎是一筆更為穩妥的買賣。

版权、演员、资本,谁影响了剧集系列化开发?

而且在有了知名度後,招商的便利是肉眼可見的

。同《奈何boss要娶我》第一部相比,《奈何boss要娶我2》從服化道到品牌植入都提升了一個量級,因此不少觀眾都慨嘆“劇組更有錢了”。製片人劉明麗也坦言,拿“奈何”去談商務合作的時候,大家的認可度還是很高的,奈何IP的效應可以聯動品牌上的一些合作,實現商業價值。

同時系列化開發對於製作公司而言,是打出牌子的有力途徑。正午陽光的《大江大河》《歡樂頌》,《小別離》《小歡喜》《小捨得》成為梓萌影業的代表作,並憑藉持續穩定的產出,成為該賽道響亮的招牌。孫雯姬也向骨朵透露,在每部作品的開發初期,他們都會優先考慮系列,系列是衡量項目開發價值的重要指標,並且他們會與導演、編劇、演員談及系列開發的可能性

版权、演员、资本,谁影响了剧集系列化开发?

系列化是製作方搶佔賽道的重要手段,對於平臺方亦是如此。如今各大平臺正在構建自己的內容差異,而對於某一內容進行系列化開發,成為各大平臺提高用戶粘性的重要抓手。如早前企鵝影視便拿下8部《鬼吹燈》網絡劇版權,從《精絕古城》《黃皮子墳》到《怒晴湘西》,《鬼吹燈》系列均在騰訊視頻獨播,不僅獲得了書粉的持續關注,也讓不少觀眾提到“鬼吹燈”便會想到騰訊視頻。而2017年騰訊視頻推出《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爆紅,19年繼續獨播姊妹篇《致我們暖暖的小時光》,獲得了7.9的口碑,成功收割了不少年輕用戶。

版权、演员、资本,谁影响了剧集系列化开发?

據瞭解,如今,一般項目方與平臺在接洽時,平臺方會將有沒有系列化開發的打算,列為其考量項目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採訪中,不少圈內人都認為,未來的系列劇肯定會進一步發展成型。《長安十二時辰》出品人徐康在2019年底就曾判斷,短劇集和系列化劇集將是行業的發展趨勢所在,改變不會一蹴而就,但是必須要去學習和探索

如今隨著視頻平臺會員數量破億,內容比拼也進入下半場,各家都正在打造自己的獨特內容屬性,以吸引用戶留存,而政策對於注水的嚴管,短劇集的興起,都在一定程度上助推著國內劇集系列化開發向美劇靠近。劇集系列化開發或將成為製作公司和平臺方的下一個重要發力點。

版权、演员、资本,谁影响了剧集系列化开发?
版权、演员、资本,谁影响了剧集系列化开发?版权、演员、资本,谁影响了剧集系列化开发?
版权、演员、资本,谁影响了剧集系列化开发?版权、演员、资本,谁影响了剧集系列化开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