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的時候,各大軍閥割據一方,為何都沒有選擇獨立?

婁本帥


說民國軍閥不敢獨立,基本是個偽問題。

現實清清楚楚,民國軍閥個個都是地頭蛇,有獨立之實,又何必要什麼獨立之名呢?

事實上,民國軍閥的獨立,當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歷史脈絡可循的。

大的來說,主要是甲午戰後,還有庚子敗後,清廷意識到不練新軍就會亡國亡朝廷,這才傾盡全國之力,重金打造了一批所謂的各省新軍。

可是,這個強國強軍的良好願望,卻被居心叵測的日本人給策反了。

從小的脈絡來看,日本人企圖分裂中國的陰謀早而有之。而清末時期,其接收大量的留學生尤其是軍校生,即為其策略之一。

清廷派往日本學習軍事的留學生,也就是俗稱的士官系,前往日本留學的其他學生,則大多成了革命亂黨。

這兩撥人回國後搞在一起,哪裡還會有清廷的小命呢?

從這個意義上說,所謂的辛亥革命,說白了就是全國性的兵變,各省新軍的起義,無一例外都是士官系在背後主導。而這幫人,無疑是受到日本軍部的洗腦和策反的。

隨便列舉下就知道,以下的辛亥風雲人物,無疑不是士官系:

山西閻錫山、江西李烈鈞、雲南蔡鍔、四川尹昌衡、貴州唐繼堯、福建許崇智、陝西張鳳翽,還有灤州兵諫沒搞成的士官三傑吳祿貞、藍天蔚、張紹曾,等等。

你說辛亥不是兵變,和日本人沒關係,不是日本人的策劃和陰謀,誰信?

日本人明擺著就是要分裂中國,讓各省自行其是,這樣才有利於他們上下其手,侵略中國,這個用心是何等良苦啊!

所以,民國年後的各路軍閥,都是佔一省或兩省,彼此稱王稱霸,哪裡還有什麼民族大義,哪裡還能捏成一個拳頭,這不是讓日本人隨便打嗎?

試想,如果民國是統一的,國力自不會弱,那日本人還敢隨便對中國動手嗎?

所有,有些歷史,如果認真的想一想,梳理出其中的一條暗線,其內在邏輯也就十分明瞭了。

作為影響近代中國的最大暗線之一,日本一線看明白了,自然一通百通。

就不配圖了。看看文字即可。


坑爹史冊


其實獨立的危害要遠遠大於不獨立,表面上聽起來獨立似乎就是脫離了中央的可以在自己的地盤上為所欲為,不受管轄。但是相比於這些蠅頭小利,各大軍閥為自己謀劃得更長遠。

天下本就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自秦始皇一統中國之後,雖然歷史上經過好幾次的大分裂,但是統一乃是主流,不出一百年國家又會重新變成一個整體。照著這種情況來看,統一是大趨勢。而若是軍閥一旦宣佈自己獨立,就相當於其餘全部的軍閥對立。其他任何軍閥都可以打著正義的旗號討伐。雖然當時中國有幾個大軍閥存在,但是大多數的實力都不相上下,只夠在自己的地盤上作威作福。一旦其他勢力聯合,獨立的軍閥肯定會被夷為平地。


在沒有足夠的實力的情況下,任何一個軍閥都不會主動去冒這個險。而且成王敗寇,雖然統一是主流,但是其過程的艱辛難以預料,稍有不慎便遺臭萬年。而且就算有著強大的實力支撐,但是要步步為營方可取勝。只要棋差一招便是滿盤皆輸。縱觀歷史,齊恆公最先稱霸雄踞一方,卻沒有想到最後稱帝卻是秦國。所以這種根本預料不到的事情,讓很多軍閥望而止步,只甘願管轄自己的小地盤。

其次雖然各大軍閥沒有真正宣佈自己獨立,但是從現象來說已經算是獨立。因為各大軍閥所管制的地盤,稅收和財務都被相應的壟斷,已經算是當地的一個土皇帝。而且沒有宣佈獨立,就屬於中央的管轄範圍之內,還會有補助之類的物品,可以說生活確實不錯。


雖然軍閥所佔據的地盤管制著當地的老百姓,但是並不能代表老百姓也被割據了。這種情況若是放在秦始皇時期,或許在老百姓心目中出生在哪一個國家便是哪一個國家的人。但是歷史經過了兩千年,思想已經大融合成為一個整體。老百姓心目中只認可中國這片地方,卻不認同一個獨立出來的小國家。沒了老百姓的支持,就相當於缺少了強大的後盾,連獨立的想法都難以出現,又何況是單打獨鬥呢?

而且民國時期獨立出來的國家也需要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但是在中國恐怕國際認可的還是南京政府。作為一個三無背景新興獨立出來的國家,實在是舉步維艱。


其實最重要的一點,各大軍閥都有一種民族歸屬感。雖然各大軍閥時常開戰,爭奪地盤。但是他們也具有一致對外的民族氣概。例如吳佩孚,段祺瑞張作霖都是錚錚漢子,寧肯死也不會像日本人低頭的那一種。這一種氣概使得他們不會脫離中國而單獨存在。

愛國是自古以來就有的思想,五千年的文化將所有人凝聚在一起。雖然民國時期軍閥相互爭奪地盤,但是他們都認同自己是華夏兒女,具有炎黃子孫的氣


小鎮月明


沒有外族勢力入侵,中國不會分裂成多個國家!


從夏朝開始,我們就以一個統一的國家形式存在。所有原屬於中國的領土,必須都要遵守中央朝廷的管轄,哪怕,這個管轄僅是名義上的。如果,某個地方政權敢宣佈獨立,肯定會成為眾矢之的。

舉一個簡單的道理,在我們家裡,必須都是我的人,絕對不允許陌生人住我家。至於鄰居怎麼樣,我不管,只要不惹我就行。這就是“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中國所有領土,都是我們的“臥榻”!

民國雖然軍閥割據,但是,名義上還是聽北京政府的領導。各路軍閥之間的矛盾,也就是兄弟分家的矛盾,不會忘“祖”的。各路軍閥都是中國人,誰也不敢明著搞分裂。誰要是公開宣佈自己獨立成一個國家了,馬上就會被其他各路軍閥征討。

但是,如果外族入侵時,就可能出現多個“國家”。

民國軍閥割據二十年,都沒有出現第二個獨立政權。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洋人們忙著歐洲事務,認為中國維持現狀對他們最有利,可以讓他們少分心。這就是洋人的“以華制華”策略。而日本人雖然對中國野心很大,但是,其實力還不能跟歐美列強硬鋼。所以,中國維持了二十年的軍閥割據,卻沒有分裂成多個國家。

但是,日本發動“九一八”之後,馬上就在東北擁立溥儀建立偽滿洲國。後來,汪精衛又在南京建立汪偽政權。此時,中國的領土是有三個“獨立”政權。(對了,還有紅軍的蘇區。)

沒有日本人的入侵,不會出現這麼多政權。

民國軍閥割據,派系太多了,沒有那個派系有“曹操”那樣的實力。奉系張作霖夠厲害了,第二次直奉戰爭勝利後,就進入北京了。1927年,其實力一度發展到長江流域。東部大半個中國都是張家父子的。但是,張家只維持了一年左右,蔣、馮、閻、李四大軍閥就把奉系打的全線崩潰。

沒有當曹操的實力,自然不敢宣佈獨立啊!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民國時期,各路軍閥不是不想獨立,而是他們不敢獨立。

但這裡說的不敢獨立,只是說這些軍閥不敢宣佈自己要成立一個國家,如果只是脫離某個組織,還是有很多人幹過的。


奉系軍閥張作霖就曾兩次宣佈過獨立。

第一次是他宣佈脫離北洋政府,東北不再聽從北洋政府的指揮。

第二次是獨立是張作霖宣佈與段祺瑞政府脫離關係,以後也不服從段祺瑞的指揮。

這兩次獨立,並不是說張作霖要成立一個新的國家,而是說張作霖的奉系軍閥和北洋政府斷交,他們不再是上下級關係。

如果要宣佈真正意義上的獨立,張作霖不敢,也沒有那個實力。



在民國時期,各路軍閥誰也沒有能力徹底打敗對方,甚至說他們連自保都很困難。

而且這些軍閥也很清楚,這種軍閥割據一方的狀態不會持續很久,國家早晚都會實現統一。

如果他們在這個時候宣佈獨立,而且還要用一省之地建立一個新的國家,他們都清楚這樣做肯定沒有好下場。

到時候估計他的手下要反他,其餘的軍閥肯定也要集體討伐他。

就像是袁世凱剛剛稱帝,各地軍閥很快就參加護國運動,把袁世凱趕下了臺,袁世凱最後也鬱鬱而終。

各路軍閥要想獨立,還要考慮民族情感這方面的問題,只要不是喪心病狂之人,都不願意成為民族的罪人。即使說他們宣佈獨立,當地的百姓也不會答應。


在民國時期,國家雖然動盪不安,但還有一大批愛國人士,我們能有現在的幸福生活,必須感謝這些人的付出和努力。


東方大史


《建國大業》不知道有多少人看過,裡面就有一個情節,在渡江戰役之前,蔣介石被李宗仁,白崇禧等人逼下了臺,然和和解放軍談判,當時李宗仁白崇禧就是想劃江而治,蔣介石和他的兒子蔣經國就談到這一點,蔣經國當時也說到這一點和共產黨劃江而治,蔣介石就說出了一句話,大概的意思就是,劃江而治,把中國分裂,這樣的歷史罪名他不敢背。

在清朝滅亡之後,特別是北洋政府垮臺之後的這一段時間,中國確實有大大小小的軍閥太多了,就說北洋軍閥大大小小的加起來恐怕上百個都不止,比如說一些大軍閥就有,張作霖,吳佩孚,孫傳芳,馮國璋等等。當時西南還有滇系龍雲,桂系李宗仁,湘系唐生智,西北還有西北三馬,西北五馬,新疆就有盛世才等人。

可以看到這些人雖然在歷史上的名聲都不怎麼好,但是確實在近代這個軍閥混戰的局面下,卻沒有人鬧獨立,很簡單一方面是因為實力不夠,另一方面來說都有一顆愛國心,分裂國家的歷史罪名蔣介石都不敢背,這些小軍閥敢背嗎?

清朝滅亡之後當時有北洋政府代表著國家的最高權利,軍閥雖然很多但是名義上還都是北洋政府的,後來國民革命軍北伐,名義上統一了中國,但是我們都知道這一時期各個軍閥之間還是混戰不斷,但是都沒有獨立。首先來說就是實力不夠,當時誰敢獨立呢?而且要知道這個時候的中國軍閥雖然很多,但是一旦有人獨立的話,那麼其他的各個軍閥肯定聯合起來順勢滅了你,你這不是給別人找藉口嗎?軍閥混戰不就是為了搶地盤嗎?你這個就是在給別人找藉口打你。

其次來說不管是北洋軍閥,還是國民黨內部的人,這些人雖然魚肉老百姓,但是真正敢背叛國家的人有幾個呢?出來汪精衛這等人,估計也沒有多少人敢分裂國家了。


中國歷史研究所




民國初年,袁世凱死後,北洋軍閥分裂,形成各派軍閥,奉系、直系、皖系等等,後來又有桂系等,有西北軍馮玉祥,晉軍閻錫山,川軍,等等。

直到1929年張學良東北易幟,服從南京國民政府,校長才形式上統一了中國。



很多人確實會有疑問,軍閥為什麼不獨立?一個重要的原因,這些軍閥都是漢人,根深蒂固的大一統思想。再說了,在當時的環境下,哪個軍閥搞獨立,都是找死。

不管是吳佩孚、張作霖、閻錫山還是李宗仁、馮玉祥等,這些新老軍閥都沒有想過要獨立,但是確實都想過要當老大。



民國的軍閥,基本都有些情懷,說起愛國,一個個都當仁不讓。一個不愛國的軍閥不是好軍閥,一個不愛國的軍閥是成不了軍閥的,亂世出梟雄。國家混亂的時候,你搞歪門邪道是不會成功的,是沒有人追隨的。

亂世要想稱雄,必須要把自己打扮的高大上,才會有人效忠你。若是搞獨立,分裂國家,這豈不是把自己放到火上烤?這事是絕不能做的,會毀了自己。



論品德,民國的大軍閥一個個都是正人君子的做派,比如西北軍老大馮玉祥、山西的閻錫山、四川的劉湘、東北軍張學良,做人都是杆杆的。


坐看東南了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國家統一數千年來一直是歷史的潮流。獨立對個人,國家都沒有好處。

其實這些軍閥也就相當於是獨立了,因為他們都是屬於割據狀態,但凡自己管轄的區域,稅收財務大權全都被壟斷,但是他們各自心照不宣,如果貿然宣佈獨立,很可能成為眾矢之的,萬一誰聯合通電,將其幹掉,這樣就得不償失,與其這樣,倒不如過好自己的,可以擴張自己的管轄範圍,但是不提獨立二字。


獨立不是最終目的,大多軍閥深知獨立的危害遠遠大於自己的想象,中國儒家文化都不會認同獨立政權,可以生活在你管轄的區域,但是絕不會跟著你一起鬧,很多軍閥也是一夜之間就大富大貴,這得來不易的怎麼可能輕易在自己的手裡斷送。

大多軍閥頭子是非常有民族歸屬感的,他們雖然各自為政,也時不時混戰,但是他們都是民族主義者,比如終身不入租借的吳佩孚、不做漢奸的段祺瑞、不和日本合作的張作霖,他們都有著深厚的民族情感,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不可能會離開中國這個整體,從而獨立起來。



獨秀文苑


自袁世凱稱帝失敗以後,中國再也沒有一個能夠震懾群雄的人物了。各地軍閥相互割據,中國內部出現了大大小小几十個軍閥。這些軍閥為什麼沒有一個想要獨立的呢?其實造成這樣的原因有很多,我們來說說其中最主要的幾點。


一、沒有一個軍閥擁有絕對的實力

民國年間出現的軍閥有數十個之多,每個軍閥之間的勢力都不大相同,但是總體可以分為兩類。

一類是勢力較小的小軍閥,列如四川軍閥,四川長年混戰,短時間內都出現不了一個能統一四川的軍閥,勢力較小。這樣的小軍閥時時刻刻都在想著如何保存自己的勢力,不可能獨立。還有一類就是屬於勢力較大的大軍閥,比如張作霖,段祺瑞,馮國璋等等

二、大部分軍閥們都有著民族歸屬感和愛國情懷

軍閥們基本上都是漢人,中華上下五千年,朝代多以漢人為主,這使得他們擁有強烈的民族歸屬感。大家都是漢人,怎麼能夠分裂呢。大部分軍閥還有著極強的愛國情懷,比如張作霖一直堤防日本,段祺瑞晚年堅決拒絕日本的合作,北洋政府在巴黎和會上拒絕簽字等等。


三、獨立肯定會變成眾矢之的

中華上下五千年來,一直是分分合合,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不乏軍閥這裡舉幾個列子,比如東漢末年諸侯爭霸,董卓先稱帝,然後就引來了十八路諸侯的聯合討伐。而且人家十八路諸侯打的是匡扶漢室的名號,是正義之舉,百姓也擁護他們。而你董卓是亂臣賊子,想要自己稱帝,這不是找打嗎?後來腦子一根筋的袁紹居然聽信袁術的話還想稱帝,又引來了曹操的討伐,在官渡之戰中被曹操打敗。其實北洋政府時期與東漢末年的情況極為相似,又有著袁世凱稱帝的事件。有著這樣的前車之鑑,我想聰明的軍閥們,不可能做出這種事情。


四、大家想的都是如何統一而不是獨立

自古以來統一中華都是大業,大多數統一中華的人物都名垂千古。而企圖分裂國土的人基本上都是遺臭萬年。試問誰不想流芳千古呢?又有誰願意遺臭萬年呢?而且當時中國的國情十分複雜,中國急需解決統一問題,所以大部分軍閥想的都是統一,而不是獨立。況且獨立還需要在國際上獲得認可,這是非常難的事。

由此可見軍閥們不想獨立,而且大都都想統一中國。


盧大大先生


為什麼要獨立呢?獨立對軍閥沒任何好處。

中國傳統裡就講究個名正言順,割據政權有的是,挾天子令諸侯的也不少,但真正敢下決心取而代之的,除非是有了絕對實力,一般都不敢輕易去嘗試。



比如三國時的袁術實力很強,結果一稱帝,大家可算找到了藉口,群起而攻之,最後身死國滅,下場極慘。

所以放在民國來看也是,群雄並起,跨州連郡不可勝數,但誰也沒有絕對實力踢開民國政府去搞獨立。畢竟民國政府還是中國當時名正言順的唯一合法政府,如果你有本事有實力,可以直接控制民國政府,問鼎天下,號令群雄,但誰也犯不上主政一方就搞獨立,沒的讓別人當了靶子。



而且民國不同於傳統社會,民族意識已經開始覺醒了,軍閥也意識到中華民族這種民族實體的存在,意識到救亡圖存的重要性。所以,軍閥們儘管都在搶地盤、爭權力,但在維護中華民族的大目標上,基本還是一致的。

再有一點,軍閥割據的存在於列強控制中國的形式也有很大關係。在袁世凱去世後,中國再也找不到能夠控制全局的人,所以列強開始自行尋找代理人去維護自己的在華利益,這才奠定了軍閥割據的政治局面,而這樣的局面也形成了一種列強之間的均勢。可想而知,如果某個軍閥悍然宣佈獨立於民國政府,往小了說這是中國內政,往大了說就是外交事件,事涉列強的在華利益,列強也不會答應。



綜上所述,民國軍閥不會選擇獨立。


達摩說


民國時期,可謂是軍閥林立。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等老軍閥被打垮了,閻錫山、李宗仁、劉湘等新軍閥又站了起來,民國幾十年,實際上沒有真正統一過中國。那麼,這些國中之國的軍閥,為啥沒人公然獨立呢?我覺得有一下三中原因。

一:大一統的思想早已融進民族的血液裡。自漢武帝后,大一統已經成為仁人志士畢生的追求。民國時期,軍閥們為了爭奪地盤,打的是不可開交 。但誰的腦子裡也沒有過獨立的念頭,誰也不願揹負分裂國家的千古罵名,雖然他們在一方稱王稱霸,但都認同自己是中國人,這就是大一統思想的影響。

二:出頭椽子先爛。民國時期,軍閥雖然稱霸一方,但他們沒有獨立實力與能力。張作霖經營東北十幾年,他敢冒天下大不韙宣佈獨立嗎!借他十個膽也不敢。因為那樣不僅會受到其他軍閥的聯合討伐,他的內部也會四分五裂,因為誰也不願做分裂國家的罪人,說白了,大一統思想已經深入人心。誰鬧獨立誰就會成為眾矢之的,必然落個身敗名裂的可恥下場。

三: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別看軍閥門跟蔣介石明爭暗鬥,離心離德 ,其實,這是中國的家事,兄弟之爭。一旦小日本侵略中國,軍閥立刻就團結到一起,共同對付小日本。雲南王龍雲出兵了,廣西李宗仁也調兵遣將,就連西北的二馬也派兵抗戰。劉湘臨死前更是留下了“日本一日不退出中國,川軍一日不回川”的鏗鏘誓言。由此可知,國家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了。

民國時期的軍閥雖說整天為爭奪地盤,打的昏天地暗。但是,他們誰也不願、不敢獨立。這應該感謝漢武帝的大一統思想,感謝儒家精忠報國的思想。沒有這兩個思想做後盾,中國早就像歐洲一樣,四分五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