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說晴雯上來的時候尚未留頭,留頭是什麼?多大留頭?

用戶3222852378262


中國的文化有一種很細緻的地方,就只它會對一件很小的事物都有很多不同的叫法和講究,正是因為這一份“講究”便能夠讓文化和生活結合起來。在《紅樓夢》中特意提到了一個關於年紀的問題,就是晴雯從賴嬤嬤家來到賈府的時候,她還沒有留頭,那麼這個留頭是什麼呢?女孩子到了多大才會留頭呢?

第一,留頭是對於未成年的小女孩的一種稱呼

留頭就是留頭髮的意思,也是對未成年的小女孩的一種稱呼。古代和現代都會有給小嬰兒剃頭髮的習俗,據說是為了讓孩子的頭髮長得好,所以在現代小孩子時常都會被剃光頭或者剪成短髮,留頭也就逐漸演變成很小的孩子的稱呼。

才留頭是指頭髮剛長齊,未留頭是沒長齊,這時的男女髮式差別不大,所以小丫頭也可作小廝打扮。這一點在《紅樓夢》中也有敘述,就是寶玉的屋裡有一個小丫頭叫做芳官,因為她是學戲的小戲子年紀就很小,她一次無意中說起要是寶玉把她打扮成一個小書童的模樣就可以帶出了。

第一是因為年紀小打扮成小廝也看不出來差別,第二就算別人懷疑那麼也可以說一個番邦來的小奴僕就可以了,這裡也就表明了未成年的小女孩和小男孩其實裝扮起來也看不出來。

古代對於不同階段的小孩子稱呼都會不一樣。時常聽到的就有好多種,其中襁褓指還沒有滿週歲的孩子;牙牙是才剛發音學著說話的孩子也就是1歲左右;總角,八九歲至十三四歲的少年。古代兒童將頭髮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各紮成一個結,形如兩個羊角,故稱“總角”。始齔,是在說小孩子換牙的時候,即脫去乳牙長出恆牙。按生理常規,男孩八歲、女孩七歲時換牙,「始齔」便成了童年的代稱。黃口小兒表示十歲以下。

第二,小孩子大概在十歲左右會留頭

一般而言小孩子留頭大概會在十歲左右,和孝公主在12出嫁前,她都是同其他兄弟一般都是留著半頭,或者說就是留著短短的頭髮,但是女孩子還是能夠紮起小髻的那一種。在古時候小孩子需要剃頭髮,但是隨著年紀的長大就需要把頭髮給留起來,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都是一樣的。

一般而言都是先把頭頂的頭髮蓄起來,然後在慢慢留長。這種把頭髮全部蓄起來的說法就叫做“留頭”,也叫做“留滿頭”。晴雯到賈母身邊的時候還沒有十歲,所以她還沒有留頭也是屬於正常現象。

頭髮在古代人的生命中是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即所謂的“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這就是父母帶給了我們生命和身體、頭髮等所有的一切,好好的保護自己也就是對父母盡孝了。

那麼古人長到一定的年歲,就是蓄髮之後是輕易不會剪頭髮的。除了新婚夫妻二人共同剪下一縷頭髮做成結髮寓意百年好合之外,就是出家為尼,再者就是“休夫”,正如《如懿傳》中如懿剪下自己的一縷頭髮也就了斷了她和乾隆的一世情緣。

第三,女孩子不同年齡階段可以怎麼稱呼

既然提到了留頭是未成年小孩子的一種稱呼,那麼女孩子在嫁人之前不同的稱呼又有哪些呢?具體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說法。

豆蔻:特指女孩子十三四歲。人們時常在感嘆豆蔻年華,這就是女孩子從小孩向少年的過度,其中這個詞就出自唐代杜牧的《贈別》:“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當詞語出自詩詞就自帶美感,豆蔻年華是最好的歲月,也許剛開始懵懵懂懂的有喜歡一個人的感覺,那種甜甜但是自帶悲傷的感覺,不正如黛玉的感傷。陷在這個時期的姑娘就是喜歡多愁善感。

及笄:古代女子滿15週歲結髮,用笄貫之,因稱女子滿15週歲為及笄。也指已到了結婚的年齡,如“年已及笄”。寶玉一直所以都希望大家可以不要長大,那麼他不必去考慮家族的事情,他的姐姐妹妹們也都不用出嫁,因為嫁人之後她們都會改變,或者也會承受生活的艱辛,所以他好希望大家一直都是孩童的樣子。

可是時間都是不經意間就溜走了,每個人都會長大,寶釵在到賈府過得第一個生日就是十四歲,這是她的將笄之年,如果不是入宮參選的束縛她想必也該咩有談婚論嫁了。可是因為薛家早就把後路選定了在了寶玉身上,所以即便後來落選了寶釵也沒有其他婚事的考慮。

女孩子十二歲稱為金釵之年,這裡是否可以明白紅樓夢的金陵十二釵的評選中她們這一群小姑娘也就是十二三歲的樣子。十三歲到十五歲之間可稱為舞勺之年,十五到二十歲可以成為舞象之年,十六歲是碧玉年華,20歲是桃李年華,24歲是華信年華。



小說紅樓


關於古時候女孩子的留頭,我不是很清楚,所以此刻沒有明確答案。

不過可以猜想一下。

既然書中寫晴雯七八歲時,因賴嬤嬤進府裡辦事隨身帶著她,所以有機會拜見賈母,而賈母見她生的好(美貌)、又口齒伶俐(聰明、性格陽光),一下子就喜歡她了,善於察言觀色的賴嬤嬤於是把晴雯留在府裡孝敬賈母了。

——不知道紅迷們怎麼看這段描寫,我是有自己的意向性解讀的。

………………

此刻,晴雯還沒有留頭。所以我們可以推知,留頭是女孩子在至少要過了七八歲以後才經歷的事。

按照事理人情來推想:

首先我們要看,為什麼女孩子年幼時不留頭、而是要到了大一些的時候(前面我們已經知道了,七八歲時還是不留頭的)才留頭?最可能的解釋是,小女孩不需要、長到至少七八歲之後才需要。

其次,古時候女孩子一輩子只做一件事,就是為人妻、為人母。具體過程大致是嫁人、生養孩子、伺候丈夫、操持家務。所以可以說,女孩子未出嫁之前,所有的事情也都是為了到了年紀出嫁而做準備,除此以外其它方面的事情都屬於可有可無。那麼,留頭,應該也就是其中的準備之一。

由此看來,我以為作者寫這一句的意思是,晴雯剛進府裡時,是還沒有為出嫁做過準備的(一、父母早不在了,沒人為她想;二、被賣給賴嬤嬤,賴嬤嬤還沒有為她作過這方面的打算;三、她自己還小,應該也想不到這方面)。主要原因是年齡還小。

如果我說留頭是為出嫁而作的準備之一是對的,那麼,按照古時候女孩子一到能生孩子的年紀(也就是有了月經、有了生殖能力)就可以嫁人,而普遍來看這個年紀一般是十二、三歲,則可以推知,留頭應該是十四五歲的時候,再下來,十五六歲就基本上已經出嫁為人妻、為人母了。

至於留頭具體怎麼做,此刻不知,大概是在頭髮上做功夫,留頭,可能就是留頭髮的意思。今天我們不也說“剪頭”嘛,就是“剪頭髮”的意思。

因為《紅樓夢》小說的作者在遣詞造句上有很多很深的用意,所以對於這個“留頭”的理解,我覺得不妨也可以往深裡挖一挖。比如說,會不會是反意?即“剪頭”、“剃頭”?

在我的意向性解讀裡,這就可以有指向了,即指晴雯剛進府時,整個國家還沒有開始推行清朝統治者的命令剃頭留辮子,當時的廣大漢族百姓,男男女女們,還是打著傳統的髮髻,用著簪子釵子。


TeaC


中國古時,有把孩子的頭髮剃光的習慣,這樣對於衛生條件較差的地方便於打理,在明清均有記載,最早可追朔至唐代,李白的《長幹行》第一句就是"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

清代是不論男女,嬰兒時剃光頭髮,六、七歲時開始留髮,先留頂心的,再留側面的,十歲左右蓄髮完成。

所以,晴雯是在六歲左右被賴嬤嬤當做禮物,送給賈母的。


旁觀者嵐


‘留頭’是指舊時女孩幼年剃髮隨著年齡漸長,先蓄頂心頭髮,再蓄全部頭髮。這種全部蓄髮叫做“留頭”,又叫“留滿頭”。

從《紅樓夢》來看,女孩子留頭應該在十三左右。因為香菱出場的時候應該是十三左右,但當時周瑞家的看到香菱的時候,作者描寫她是個才留了頭的丫頭。

古代未留頭的小孩子

而在《紅樓夢》中賈雨村判葫蘆案的時候,門子有如下的話:

門子道:“這一種柺子單管偷拐五六歲的兒女,養在一個僻靜之處,到十一二歲,度其容貌,帶至他鄉轉賣。當日這英蓮,我們天天哄他頑耍;雖隔了七八年,如今十二三歲的光景,其模樣雖然出脫得齊整好些,然大概相貌,自是不改,熟人易認。

古代女孩子留頭之後梳垂髫

《紅樓夢》中,像七八歲、十二三歲基本意思就是在七歲到八歲之間以及在十二歲到十三歲之間。所以門子說的香菱十二三歲實際就是:十二歲。而《紅樓夢》中,薛家是在一年後進京的,而當時香菱才留頭。那就是說香菱是在十三歲留頭的。

十五歲及笄之年女子束髮戴簪

過去女孩子‘留頭’只是標誌著女孩子已經脫了稚氣,開始有少女的模樣了,要留頭為十五歲束髮戴簪子做準備。另一個原因可能和女孩子的天癸到來有一定的關係。至於女孩子什麼時候算成年,一般來說是十五歲及笄之年算是女孩子成年了。


四夕讀名著


留頭,意味著女孩成年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