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巴菲特致股東信提煉的26條投資箴言(七)

神譯局是36氪旗下編譯團隊,關注科技、商業、職場、生活等領域,重點介紹國外的新技術、新觀點、新風向。

編者按:巴菲特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投資者。每年他都會給公司的股東寫一封信,信中既彙報了公司的業績表現,也會傳播其投資理念,總結經驗教訓,是投資圈不可或缺,需反覆研讀的珍貴材料。在這方面,CB Insights做了很好的功課,它把巴菲特近40年的致股東信進行了梳理,提煉出來26條巴菲特的投資箴言。正值本世紀迄今最大的黑天鵝時刻之際,好好看看他老人家的教誨,也許能幫助我們度過這一危機。原文發表在cbinsights.com上,標題是:26 Lessons From Warren Buffett's Annual Letters To Shareholders。鑑於篇幅關係,我們分八部分刊出,此為第七部分。

从巴菲特致股东信提炼的26条投资箴言(七)

延伸閱讀:

從巴菲特致股東信提煉的26條投資箴言(一)

從巴菲特致股東信提煉的26條投資箴言(二)

從巴菲特致股東信提煉的26條投資箴言(三)

從巴菲特致股東信提煉的26條投資箴言(四)

從巴菲特致股東信提煉的26條投資箴言(五)

從巴菲特致股東信提煉的26條投資箴言(六)

管理

17.擁抱“懶惰”的美德

如果要你想象“成功的投資者”是什麼樣,很多人腦海裡也許是一個忙得不得了的形象:不停打電話,建立關係網。

跟這個奔忙的交際人的形象相比,巴菲特差得不能再遠了。實際上,他提倡的是一種非常消極的,跟樹懶相似度高達99%的投資方法。在他看來,之所以會造成虧損,完全是因為CEO和股東太折騰(股票不斷買進賣出,財務顧問不斷僱了又炒)。

他在2005年的信中寫道:“很久以前,艾薩克·牛頓爵士賜予了我們三大運動定律,那是天才之作。但是艾薩克爵士的天才並沒有延伸到投資上:他在南海騙局(South Sea Bubble)中損失慘重,對此他後來解釋說,‘我能算出天體的運動,卻算不出人類的瘋狂。”’

他補充說:“ 如果他沒有因為這次損失而受到創傷,艾薩克爵士很可能會繼續發現第四運動定律:對於整個投資者來說,收益隨著運動的增加而減少,”

巴菲特又補充道:“若不是受了這重大損失的打擊,牛頓爵士或許可以繼續發現第四運動定律:投資者的整體回報,隨著交易頻率的上升而減少。”

巴菲特是無為而治的忠實擁躉。他在1996年的公開信裡面解釋了原因:市場上的幾乎每一位投資者,都可以通過買入一部分可靠的股票並長期持有來獲得更好的回報,而不是試圖抓住市場週期高拋低吸。

他寫道:“成功投資上市公司的藝術,跟成功收購子公司的藝術沒什麼區別。每一種情況下,你都只希望用合理的價格,收購經濟情況出色、有能幹誠實的人管理的企業。這之後,你只需要盯住看看這些品質是否得到了保持。”

他補充道:“只要執行得當,運用這樣投資策略的投資人到最後會發現,少數幾家公司的股份將會佔他投資組合的一大部分……要是有人建議把這部份的權益轉讓掉,就好象是要公牛隊把邁克爾·喬丹交易出去一樣,因為他對球隊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

對於聽進去的散戶來說,巴菲特的警告完全是先見之明。1997年至2016年間,買賣頻繁的股票投資者其平均年回報率只有4%,而標普500指數總體年回報率則是10%。換句話說,不斷買賣股票,以為可以憑直覺或分析獲得優勢,其實在大多數情況下只會帶來更少的收益。這一點並不僅限於普通散戶。

从巴菲特致股东信提炼的26条投资箴言(七)

巴菲特在1990年他的信中寫道:“樹懶天生特有的懶散依舊是我們投資風格的基石。”而靠買賣股票賺錢的難度正是其原因所在。他補充說:“我們覺得,不動是明智之舉。”

18. 時間是優秀企業的朋友,平庸企業的敵人

到1989年時,巴菲特認定買下伯克希爾·哈撒韋是他作為投資者所犯的第一個重大失誤。

(而到了2010年,巴菲特更是定調稱這是自己有史以來所犯下的最大錯誤——按照他的說法,買這家公司而不是保險公司直接讓他在未來45年少拿了大約2000億美元的回報。)

他買下了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因為它很便宜。他知道,公司股價任何一次短暫的下跌都會是個好機會,讓他可以拋售公司獲取利潤。

後來他反思道,這種做法的問題在於,從收購再到拋售獲利這段時間內,平庸公司(一開始就被廉價拋售的那種)是要花錢的。

更成熟的巴菲特後來採取的做法是,從不投資若短期持有會成功的公司,而是隻投資在極端漫長的一段時間(比方說100年或更長時間)內會取得成功的公司。

“時間是優秀企業的朋友,是平庸企業的敵人。”

長期內不能創造價值的企業不值得留在手上,拿住不好的企業不放永遠都不是好的投資策略。這個觀察對於巴菲特及其對市場總體偏保守的策略非常重要。

他寫道:“這一發現看起來似乎不太公平,但無論是商業還是投資,堅守住簡單又明顯的往往比解決困難的要有利可圖得多。”

這一理念也延伸到巴菲特如何去物色經理上。

他在1988年的信中寫道:“我們希望能夠吸引具有遠見的投資人,在買進股份時,抱著打算與我們永遠同在而不是定有賣出價格的時間表。我們實在不能理解為何有的公司CEO希望自己公司的股份交易量越大越好,因為只有在許多所有者時常退出的情況下,活躍的交易才會出現。在其他如學校、俱樂部、教堂等社會機構當中,領導人會在成員離開時歡呼雀躍嗎?”

19.複雜的金融工具是危險的負債

1998年,伯克希爾·哈撒韋收購了“General Re”(通用再保險公司)。

在2008年的信中,巴菲特談到了他和查理· 芒格是怎麼一下子意識到這家公司會變成問題的。

通用再保險一直是掉期與衍生品市場的交易商,靠期貨、各種外幣和股票交易所期權、信用違約掉期及其他金融產品賺錢。

儘管巴菲特本人曾公開承認有時候會採用衍生品來進行特定投資及執行去風險策略,但他在通用再保險(General Re)身上看到的東西讓他非常擔心。

通用再保險跟884個不同的交易對手簽訂了23218份衍生品合約,一個非常龐大的數量,而且大部分都是跟巴菲特和芒格從未聽說過的公司籤的約,他們將永遠都理不清這裡面的頭緒。

他後來會說:“我本可以僱15個最聰明的人,比方說數學博士。我可以全權委託他們去設計任何一套報告系統,讓我能夠理解我所看到的東西的那種,但這是行不通的。”

巴菲特和芒格用了5年時間4億多美元,才穩住了通用再保險的衍生品業務(編者注:把2萬多個衍生品合約拆解到不到1000個安全有利可圖的衍生品合約)。但他們之所以樂於承擔這些成本,是因為他們根本“沒法理解”如此大規模如此複雜的衍生品,也沒有興趣去持有一項他們不瞭解的高風險業務。

他寫道:“事情完成時,我們對這項業務的感受,恰如這句鄉村歌曲的歌詞所言:‘深入瞭解你之前,我比較喜歡你。’”

从巴菲特致股东信提炼的26条投资箴言(七)

巴菲特與奧巴馬。當時的美國政府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開始採取行動,遏制複雜金融衍生品。

巴菲特更擔心的問題不是金融產品本身,而是用這些產品讓公司的季報看起來更光鮮。

巴菲特說,許多CEO之所以要用衍生品,是為了對沖自身業務固有的風險。比方說伯靈頓北方公司(一家鐵路公司)就用燃料衍生品來避免其商業模式受燃料價格上漲的衝擊。

比方說,像伯靈頓北方鐵路這樣的鐵路公司可能會購買期貨合約,從而有權在未來某一固定時刻以某一固定價格購買燃料。若燃料價格持平或下降,他們仍需用高價去購買。 不過,若燃料價格上漲的話,他們仍不會受價格上漲的影響,從而降低了業務損失。

在巴菲特看來,用衍生品去賺錢而不是去對沖風險有兩個問題:

  • 最終,你從中虧損的錢跟你短期內賺到的錢會持平

  • 衍生品不可避免會導致業務面臨無法估量的風險

資產負債表上面有衍生品總會帶來不穩定、不可預測的因素。監管也沒法解決這個問題。

他寫道:“改善‘透明度’——政治家、評論員和金融監管機構用來避免將來出現嚴重問題最喜歡的補救措施——對衍生產品導致的問題也無能為力。我沒聽說有哪種報告機制能夠基本上說清楚和衡量龐大複雜的衍生產品投資組合的風險。”

他還補充說:“審計師沒法審計這些合約,監管者也無法對其進行監管。”

20.投行家的激勵一般都不是你的激勵

儘管巴菲特和伯克希爾·哈撒韋跟投行有大量業務往來,而且還投資了其中的部分銀行,但多年來他對投行業提出過一些尖銳的批評。

他對投行家的主要意見在於其財務激勵總是鼓勵採取行動(買入、收購、兼併),卻不管這麼做是不是符合發起相關行動公司的利益。

“投行家因為是靠行動獲得報酬的,所以不斷催促收購方以高於市場價格20%至50%的溢價去買入上市企業。這些人告訴買家說,考慮到“鎖定價值”,溢價是合理的,而且收購方CEO接管之後,美妙的事情就會出現。(渴望收購的管理者又怎麼會質疑這種斷言呢?)幾年之後,板著臉的投行家再次出現,用一樣的苦口婆心督促將當初的收購拆分出去,以‘釋放價值’。”

有時候,這種對行動的渴望,甚至會導致他們用模糊性會計事項來評估他們正在出售的公司。

在1986年的致股東信中,巴菲特對投行家算術的不滿終於達到了爆發點,他在信中剖析了伯克希爾最近收購的Scott Fetzer公司的價值。

巴菲特不相信標準的GAAP會計數據總能準確反映公司價值,他自己過了一遍 Scott Fetzer 的估值,藉此來解釋為什麼伯克希爾會收購這家公司。

他想說明,一般情況下,當你從可為所有者帶來的收益的角度來審視一家公司時,所得到的結果相對於GAPP的數字會讓人警醒——你會發現投行家等人在利用錯誤的數字去推動他們要推銷的公司。

“種種事實清楚地表明,在華爾街的報告中侃侃而談的“現金流”數字非常荒謬,這些數字例行公事地把[折舊、攤銷等等]納入[收入],但卻沒有扣除[資本性支出及維持競爭地位的開銷]。”

他還補充說:“大多數投行家的銷售手冊裡面也都有這種欺騙性的介紹,暗示待售的這家企業是一座商業金字塔——它永遠是第一流的,永遠都不需要替換、改進或者翻修。實際上,如果所有待價而沽的美國股份有限公司都是由一流的投行家去銷售的話,並且如果介紹這些公司的銷售手冊讓人信服的話,那麼政府對全國性廠房設備開支的預測將被迫大幅削減90%。”

在巴菲特看來,投行家往往會採用最有利於他們想要的結果的計算方法,卻不顧這是否欺騙了參與交易的買賣雙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