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秦至清中國社會最鼎盛的幾個時代,“康乾盛世”僅排第四

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漫長曆史中,有兩種社會是為世人所歌頌的,一種是“治世”,另一種是“盛世”,“盛世”是比“治世”高一個等級的“鼎盛之世”,封建社會中的“盛世”主要有以下幾個:

本文較長,請耐心閱讀

一、漢武盛世

西漢時期的“漢武盛世”,西漢的漢武帝劉徹(前141-前87在位)是該盛世的締造者,因此得名“漢武盛世”,我們耳熟能詳的“強漢盛唐”中的“強漢”便是從這是開始的。

前141年漢景帝駕崩還未成年的太子劉徹繼位,是為“漢武帝”,劉徹年少繼位,雖然繼承了父親漢景帝留下的“文景治世”,但是劉徹並不是個只會享受敗家底的主,反而他是一位有著雄才大略的皇帝,他要將祖宗的基業發揚光大。

從秦至清中國社會最鼎盛的幾個時代,“康乾盛世”僅排第四

▲劉徹(前141-前87年在位)

首先就是當然就是解決外患——匈奴

匈奴崛起於冒頓單于時期,秦末漢初當中原大地陷入戰亂之時,北方的草原之上匈奴的“冒頓單于”殺父自立,漢初冒頓單于一統草原後時常南下侵略漢地,有時甚至能威脅到漢都長安。漢朝的統治者也不是沒想到一勞永逸的解決問題:漢高祖劉邦曾經率領三十萬大軍北伐匈奴,但是卻被匈奴冒頓單于的大軍圍困於平城“白登山”達七日之久,若不是劉邦的屬下陳平獻計,劉邦怕是會做匈奴的俘虜,史稱“白登之圍”。劉邦脫險後認識到當時的漢朝百廢待興,實力比不上匈奴,所以向匈奴採取防禦政策,並實行屈辱的“和親”,但是匈奴統治者仍然時不時的寇邊進犯,邊患問題始終很嚴重。漢武帝繼位後利用漢初歷任皇帝積累下來的物質財富招兵買馬,又任命了許多年輕有為的將領把匈奴的打那叫一個爽啊,史書記載“漠南再無王庭”。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春,漢武帝遣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時年22歲)各率5萬騎兵及數萬步兵分兩路深入漠北,力求徹底殲滅匈奴主力,並組織步兵數十萬、馬數萬匹以保障作戰。漠北之戰最終以漢軍的全面勝利而告終。在這次戰役中,共殲滅匈奴軍9萬餘人,使其一時無力渡漠南下。西漢亦損失兵力數萬人,馬10萬餘匹。匈奴左右兩王所部主力幾乎全部被殲。經此一戰,匈奴遠遁,漠南無王庭。

西漢與匈奴的漠北戰役,是漢武帝向匈奴戰略進攻的頂點,也是匈奴伊稚斜單于與西漢畢其功於一役的戰略大決戰。

從秦至清中國社會最鼎盛的幾個時代,“康乾盛世”僅排第四

▲漠北之戰 漢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

外患問題解決後當然就可以安心的開疆拓土了:

  • 1、張騫通西域

建元三年(前138年),漢武帝招募張騫為使者出使大月氏,欲聯合大月氏共擊匈奴,於長安出發,歷經多年的艱難險阻和張騫的堅持努力,終於聯繫到了西域的許多國家。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張騫第二次奉派出使西域,讓西域許多國家派使者到了漢朝,西域各國看到了漢朝的強大,紛紛表示臣服,神爵二年(前60年),西漢在西域設立“西域都護府”,西域開始正式歸屬中央政權。

從秦至清中國社會最鼎盛的幾個時代,“康乾盛世”僅排第四

▲張騫通西域

從秦至清中國社會最鼎盛的幾個時代,“康乾盛世”僅排第四

▲西域都護府地圖

  • 2、征服南越國

秦亡之時,在嶺南地區的秦國官吏趙佗自立為王,建立南越國,在漢朝建立後一直作為漢朝的藩屬國。後因南越國內亂,並且對漢朝心懷不軌,所以漢武帝於公元前112年夏季出兵10萬發動對南越國的戰爭,並於同年滅亡南越國,至此自秦末中原王朝失去對嶺南地區的控制權之後,嶺南地區又重新納入中央王朝的版圖。

從秦至清中國社會最鼎盛的幾個時代,“康乾盛世”僅排第四

▲南越國全圖

從秦至清中國社會最鼎盛的幾個時代,“康乾盛世”僅排第四

▲漢武帝征伐南越

在征伐南越之後,漢武帝又讓西南夷地區的夜郎國、滇國納入西漢王朝的疆域之內

從秦至清中國社會最鼎盛的幾個時代,“康乾盛世”僅排第四

▲西南夷地區古國

至公元前87年,漢朝的疆域已經比漢初大了許多

從秦至清中國社會最鼎盛的幾個時代,“康乾盛世”僅排第四

▲漢初疆域圖

從秦至清中國社會最鼎盛的幾個時代,“康乾盛世”僅排第四

▲前87年西漢疆域

西漢王朝在漢武帝時期四處征伐,特別是打的匈奴人夜不能寐,食不果腹,狼狽敗逃,在外交中更是讓周邊國家紛紛臣服,揚我國威。可以說我們現在通行的西漢版圖是在漢武帝時代才基本成型的。

從秦至清中國社會最鼎盛的幾個時代,“康乾盛世”僅排第四

▲常見的西漢疆域圖

  • 經濟措施

漢武帝的赫赫武功當然不僅僅只有開疆拓土。在經濟上,漢武帝打擊大商人和地主豪強的勢力,並且將鑄幣權收歸中央政府,還採取了“鹽鐵官營”等措施,從經濟層面有效的加強了中央集權,中央集權的加強是漢代延續400年國祚的重要原因,在此過程中他還啟用了一位年輕有為的財政長官——桑弘羊。

從秦至清中國社會最鼎盛的幾個時代,“康乾盛世”僅排第四

▲鹽鐵官營

  • 絲綢之路的開通

漢武帝在取得對西域地區的控制之後,開通了絲綢之路,讓中國的絲綢享譽西方世界,“絲國”甚至一度成為西方人眼中中國的代名詞。

從秦至清中國社會最鼎盛的幾個時代,“康乾盛世”僅排第四

▲古絲綢之路

漢武帝的文治武功還有很多,在這裡我也不一一列舉了。

史學家司馬遷評價漢武帝說:漢興五世,隆在建元,外攘夷狄,內脩法度,封禪,改正朔,易服色。

新中國的建立者偉大領袖毛澤東對漢武帝的評價也很經典:“漢武帝雄才大略,開拓劉邦的業績,晚年自知奢侈、黷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詔,不失為鼎盛之世。”

由此可見漢武帝是中國封建王朝中最傑出的君王之一,奠定了漢王朝強盛的局面,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的第一個發展高峰。

二、開元盛世

唐代初期之後的“開元盛世”,這是唐朝在唐玄宗李隆基的統治下出現的盛世局面,因唐玄宗的年號“開元”(712-741)而得名。開元盛世的主要成就體現在經濟和軍事兩方面

  • 經濟快速發展

政治的安定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創造了條件,生產發展,經濟繁榮。開元時期,土地開闢,許多“高山絕壑,耒耜亦滿”。唐玄宗時期全國耕地面積6.6億畝。唐朝的版圖,比之於漢代,有新的拓展;大運河把黃河流域與長江流域更密切地聯繫在一起,促進了全國經濟的增長。

開元時期大唐興修大型水利工程。據統計,開元時期共修水利38處,天寶時又修8處,合為46處。玄宗還在全國各地大興屯田,加上農業生產技術的創新,導致各地官府倉庫了的糧食堆積如山。

手工業方面,開元時期的絲織業花色品種多,技術高超。陶瓷業也出現了景德的青瓷、邢窯的白瓷和唐三彩。

從秦至清中國社會最鼎盛的幾個時代,“康乾盛世”僅排第四

▲唐三彩瓷器

  • 國際都會

開元時期世界著名的大都市主要分佈在中國,例如長安、洛陽、揚州、成都等。長安城城內分為坊和市,坊是居民宅區,市為繁榮的商業區。長安城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國際性的大都市。其建築形制不但影響了後世各個王朝都城的建立,還影響到朝鮮和日本。日本政府的“大化改新”便是受到唐朝文化影響才產生的。

從秦至清中國社會最鼎盛的幾個時代,“康乾盛世”僅排第四

▲唐代長安城

  • 開疆拓土

可以說開疆拓土也是這時封建王朝處於鼎盛時期的標誌之一。自唐高宗以後,吐蕃強大,成為唐朝西方嚴重威脅。武后時期,後突厥復興於漠北,契丹崛起於東北,又造成唐朝北方形勢的緊張。許多在貞觀﹑永徽年間歸屬唐朝的地區重又脫離控制。玄宗加強鄰接地區的軍隊,開立屯田,大大充實了防務,又從東北到西北和南方設立了平盧﹑范陽﹑河東﹑朔方﹑隴右﹑河西﹑安西四鎮﹑伊西北庭﹑劍南等九個節度使和一個嶺南五府經略使,以統一指揮戰守軍事。

於是在開元五年,收復陷於契丹二十一年之久的遼西十二州,於柳城(今遼寧朝陽)重置營州都督府,漠北的同羅﹑拔也古等都重新歸順。唐玄宗在東北設置了靺鞨都督府、黑水都督府、渤海都督府等,中國歷史上首次將東北三省全境納入中國版圖。後突厥與唐之間的戰爭也逐漸停止而代之以友好往來,唐又在西域設置安西四鎮節度經略使,阻止吐蕃勢力的北上,在隴右﹑人往來河西之西增置軍鎮,鞏固河西走廊的安定,保證了中國和中亞﹑西亞的交通順暢。當時唐朝的聲威遠達西亞,各國使者和商不絕。

從秦至清中國社會最鼎盛的幾個時代,“康乾盛世”僅排第四

▲唐玄宗時唐朝疆域

  • 文化繁榮

對了還有當時唐朝在文化方面的成就也名留青史,典型的就是“唐詩宋詞”中的“唐詩”,社會經濟的繁榮必然推動文化事業的發展。唐詩最為後世稱道,著名詩人高適﹑岑參﹑王維,特別是李白﹑杜甫都生活在這個時代。

從秦至清中國社會最鼎盛的幾個時代,“康乾盛世”僅排第四

▲李白的詩

盛唐時期的經濟文化的繁榮發展,不僅唐朝走向發展的頂峰,更是讓唐代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的第二個鼎盛時期,至今許多國家還稱呼中國人為“唐人”。

從秦至清中國社會最鼎盛的幾個時代,“康乾盛世”僅排第四

▲唐人街

三、永樂盛世 “遠邁漢唐”

  • 疆域達到了明朝的鼎盛時期

明成祖自1402年在南京稱帝,年號“永樂”,在位20多年,這20多年,明朝設立交趾布政使司管轄交趾地區、奴兒干都指揮使司管轄東北地區,還在西南地區和緬甸地區設立了許多宣慰司,特別是在之前中原王朝從未染指過的南洋地區設立了“舊港宣慰司”,作為明帝國的海外轄地,雖然這種轄地可能是暫時性的,但是這已經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總比後來的清王朝閉關自守的好。

從秦至清中國社會最鼎盛的幾個時代,“康乾盛世”僅排第四

▲舊港宣慰司

明成祖也曾經五次親征漠北,把蒙古人打的落花流水,暫時解除了蒙古人的威脅,西藏地區也進入了明朝的勢力範圍,可以說在明成祖時期的疆域達到了明朝的極盛時期。

從秦至清中國社會最鼎盛的幾個時代,“康乾盛世”僅排第四

▲明朝疆域極盛圖

  • 明朝當時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是空前的

明朝通過鄭和七次下西洋在東南亞、南亞、西亞、非洲東海岸的影響力與日俱增,在明成祖時明朝的藩屬國大約有幾十個,數量很多,他們承認明朝是宗主國,經常來中國上貢,所以在明成祖的時候也呈現出了“萬邦來朝”的盛況,史稱“永樂盛世”。

從秦至清中國社會最鼎盛的幾個時代,“康乾盛世”僅排第四

▲萬國來朝

從秦至清中國社會最鼎盛的幾個時代,“康乾盛世”僅排第四

▲鄭和下西洋

  • 農業、手工業都達到了一個新的繁榮階段

1405年,全國稅糧31133993石,這是連續第三年保持在三千一百萬石以上的稅收,按照當時不足一千萬戶的民戶統計,每戶平均納稅超過三石。此外從永樂元年起軍衛屯田的收入也達到高峰23450000石,加上民戶交納的稅糧,平均到當時人口,人均超過一石。

從秦至清中國社會最鼎盛的幾個時代,“康乾盛世”僅排第四


永樂時,布帛、絲絹、棉花絨和果鈔已成為明朝賦稅的重要部分。永樂年間更是是明代制瓷業的鼎盛時期,江西景德鎮仍是全國制瓷業中心。這裡人口約十萬,洪武年間有官窯20座,宣德時發展到58座。景德鎮瓷器不僅產量高,而且質量好,在制瓷工藝方面取得許多新的成就。如永樂時的錐拱、脫胎,都是技術上的新創造。

  • 明代的航海事業和造船技術也在此時達到了鼎盛時期

“鄭和下西洋”便是航海和造船技術的體現,明初的造船業曾居世界前列。南京城北龍江(亦叫龍灣)和太倉劉家港是當時造船業基地。鄭和下西洋所用的船,多半是龍江製造的。

從秦至清中國社會最鼎盛的幾個時代,“康乾盛世”僅排第四

“鄭和寶船”是鄭和船隊中最大的海船,是鄭和船隊中的主體,也是鄭和率領的海上特混艦隊的旗艦。據《明史·鄭和傳》以及《瀛涯勝覽》(馬歡著)記載,鄭和航海寶船共六十二艘,最大的長148米,寬60米,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木帆船。船有四層,船上九桅可掛十二張帆,錨重有幾千斤,要動用二三百人才能啟航,由此可見當時明代的造船和航海技術堪稱世界第一。

四、康乾盛世

清朝中期的“康乾盛世”,又稱“康雍乾盛世”,它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最後一個鼎盛時期,持續時間一個世紀左右,因為這時的清王朝正處於“康熙、雍正、乾隆”祖孫三代人的統治之時,因此得名“康雍乾盛世”。其實說是“盛世”,但是我個人感覺就是封建王朝的末日餘暉,所謂“盛世景象”更多的是和“明末”相比較之下凸現出來的。

我這麼說當然是有根據的,首先經濟上因為“閉關鎖國”這一點就比不上盛唐和富宋,再者文化方面因為對思想的絕對控制的加強,許多文人和文學已經淪為統治階層的統治工具,毫無“文藝”可言,大興文字獄就是表現之一。政治上就更不用說了,君主專制制度發展到頂峰,已經再無繼續強化的可能,所謂“盛極必衰”,清朝制度上的衰敗在清末一覽無餘。

清朝的外強中乾在“馬戈爾尼訪華”時便被這位外國使者敏銳的察覺到了,當時的中國社會是一個封閉社會的典型。同時馬戛爾尼也指出當時社會的混亂與不穩定,例如貧窮、饑荒 、棄嬰和民變、兵禍等。

從秦至清中國社會最鼎盛的幾個時代,“康乾盛世”僅排第四

▲英國馬戈爾尼訪華

之所以被稱之為“盛世”我想更多是因為“國內百姓安居樂業”和疆域上奠定了如今中國的基本版圖。

  • 生活安定

首先是平民百姓的生活安定程度主要體現在人口的快速增長上。康乾盛世最主要地表現在人口的增長上,在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全國人口突破一億五千萬,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突破三億大關,約佔當時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

  • 疆域歷史最大

清朝幅員遼闊,清朝在1760年達到領土極盛,在東北、外蒙、新疆則設立五個將軍轄區,實行因俗而治;又在科布多設立參贊大臣轄區和西藏辦事大臣及達賴喇嘛轄區、西寧辦事大臣轄區、青海玉樹四十族等負責管轄遼闊的藏區。在雲貴地區則推行土司制度,並在雍正年間完成改土歸流。晚清則在臺灣和新疆正式建省,至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清朝境內共分為二十二省及特殊政區。至1820年國土面積達1316萬平方公里,為當時世界第一大國。

從秦至清中國社會最鼎盛的幾個時代,“康乾盛世”僅排第四

▲清朝疆域圖

清朝在康雍乾三朝時達到頂峰,被視為封建社會最後一個繁華時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