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萬的小留學生想要回國,回來後該如何安置?費用該國家出嗎?

陝西和校園


疫情來了他們擔心孩子了,那就把他們送去照顧孩子。他們不相信自己的國家,心裡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更不缺錢!


丁寶明80750016


新冠疫情在歐洲鬧得很兇,英國新冠肺炎患者人數已經破了5000。英國抗疫比佛系還佛系,曾經提出一個集體免疫理論。嚇壞了英國人,更嚇壞了小留學生和他們的父母們。目前在英國(大不列顛和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境內,滯留了1.5萬名留英小留學生。他們最小的才10歲,最大的也不過17歲,他們都是未成年,他們都是孩子。救救孩子!



怎麼救孩子呢?家長們的心聲:讓孩子們回家,哪怕是回國隔離。

這些孩子們也是這樣想的,不過不少網友卻不是這樣想的。福垊從實際來看,這些孩子應該回來一部分。因為孩子太小了,疫情嚴重了,生活困難了,學校馬上又要放長假了。

10來歲留學的孩子,在英國疫情蔓延加劇之際,趕上了21天的長假,寄居在外的孩子們生活出現了一定的困難。疫情的嚴重,英國下令70歲以上的老人,都隔離在家。而那些孩子們寄宿的家庭,幾乎都是老人所籌辦的。



這就出現了一個很棘手的問題,孩子們的寄居怎麼解決?能否全面解決呢?放假後又沒能及時解決,又該怎麼辦呢?孩子們的家長,只能向使館人員求助。他們願意孩子被隔離,願意主動支付回來的費用。

1.5萬人全部回來,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關鍵還可能造成孩子們在路上的感染,並且孩子們可能會成為病毒的攜帶者,甚至傳播者。從大使的回覆中,福垊判斷將會有一少部分的小學生回國。

回國人數及安置。

  • 哪一小部分回國呢?


福垊認為,倘若到3月27日放長假那天,經過各方不懈的努力,仍然沒有解決寄宿問題的孩子。這些孩子的人數,很可能會在1000人以下,那麼新增商業專機或者包機,也就不太困難了。有資料顯示,A380空中客車載客量555名,最大載客量能達到861名。更何況還是些孩子,這個數據還能提高一點。孩子們回國也就是一兩架飛機的事。

  • 如何安置他們呢?



福垊認為,將孩子們安置在武漢就挺好。他們做好防護後,搭乘從英國直接到武漢的航班。抵達後,立即隔離在原來的專業酒店,並對有症狀的孩子檢測。一旦確診,要做醫療觀察甚至直接救治。因為武漢現在仍有大量的醫療資源,也容易解決孩子的隔離問題、治療問題,同時也一定程度的避免了傳染。



這一系列費用,大多數人都同意,由孩子們的家長解決,孩子們的家長也非常認同這點。在他們心中,只要孩子能夠回來、能夠健康,他們就是付出再大的代價也願意。福垊想說的是,鑽石公主號撤僑的人支付這些費用了嗎?應該沒有吧。我們對外捐贈醫療物資,甚至派出醫療隊,去幫助別人。難道就不能也不應該為這些孩子們免費嗎?

對此,您怎麼看?


福垊


小留學生回國後,要在機場檢測、隔離;費用應該由家長負擔。

進入3月份後,國內疫情得到基本控制,世界疫情卻在爆發,並且國外政府早期不重視,後期干預防控能力差。

所以,很多留學生和華僑,選擇回到國內躲避疫情,給國內疫情防控帶來不穩定性。

雖然,國家仍然敞開懷抱,不設置阻攔,但是需要留學生提前上報行程,在機場接受檢測隔離,不能給國家添加麻煩,

留學生也應該自覺,不能將肺炎疫情帶到國內,不能破壞國家的疫情成果,更不要傷害自己的家庭,國家取得現在的抗疫成果付出了巨大代價。


令人想不到的是,在英國居然有1.5萬個小學階段的留學生,這部分留學生主要寄居在英國,老年家庭裡邊,抗擊疫情能力差,處境很危險。

所以,很多小留學生家長紛紛情願,要求國家包機接回國內。

我認為:

第一,國家可以組織包機接回國內,但是回國後需要檢測、隔離。

留學生只是在國外求學,仍然屬於中國公民,在國外沒有家庭和工作,疫情爆發期間,也已經停課,也應該返回國內。

針對小學階段的留學生,國家和駐英部門可以組織包機接回國內,但是一定要配合,在機場接受檢測、隔離。

因為境外法規人員已經對國內產生影響,比如:鄭州毒王郭某鵬事件,澳洲晨跑女士事件!


第二,包機回國產生的費用,有家長負擔;出現的問題也有家長承擔。

目前,選擇包機回國還是非常危險的,因為從英國到機場的路上,以及四個小時的飛機上,很有可能被感染。

並且,從英國飛到中國,機票已經漲到4萬多,1.5萬個小留學生,將是一筆巨大的費用。

雖然,國內抗擊疫情產生的費用由國家來買單,但是這種包機的費用和責任,應該由家長來承擔。


並且,家長也要承擔責任,配合國家隔離檢測,已經出現很多在機場等關口胡鬧的返回人員。

第三,希望能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小留學生畢業之後報效祖國。

在小學階段就出國留學,接受西方主義教育,很容易對國家沒有感情。

希望,這些留學生的父母,多給小留學生進行一下愛國教育,感謝祖國給予的幫助,學成回國之後,像錢學森一樣報效國家。

不然就是佔用了國家的資源,結果又為西方培養了人才。


牽牛花牽牛郎


還是如何來面對處理英國這1.5萬小留學生是否回國的問題,在目前的疫情局面下,最好的方式還是儘可能待在原地不動,做好隔離,長途坐飛機會增加感染的風險。

這就需要這些小學生家長在可以陪伴的情況下,不要那樣驚慌失措,而是儘可能地幫助孩子做好隔離防護。

難免其中會有小學生回到國內,那還是按照嚴格的防控措施進行隔離,在目前的狀況下,國外疫情擴散比較嚴重,國內疫情剛有控制住的趨勢,不讓疫情再次擴散成了重中之重。

至於回國小學生隔離的費用,還是應該他們的家長來承擔。

你覺得我們還應該做什麼?來防止疫情的境外輸入。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老李有刀


回來的費用肯定不能由中國出,因為他們雖然是中國國籍,但是因為英國出現疫情而回國的。

如果不是因為新冠肺炎病毒,我們可能不知道英國有這麼多的中國留學生。

其實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有許多人擠破頭了要往國外跑。

當時國外的機會和教育的確有過人之處,許多在國內混不下去的人,到國外生活幾年就有一種經歷,那就是海歸。

聽著是不是非常高大上,而且含金量是不是非常高?

其實,這種現象隨著時間的推移,已經沒有那麼地明顯。

但還是有不少人選擇送孩子出國留學,因為他們認為這樣孩子才能接受最好的教育,畢竟他們認為國外的月亮都比中國的圓。

這次疫情在英國的發展,不僅暴露出英國的防疫能力,也讓許多留學生寒心。

他們不能享受英國的醫療服務,也得不到應有的尊重。

所以他們想起來中國,這個生他養他的地方。

雖然這個時候回來不是最合適的,但他們已經顧不了這麼多了。

有的家長甚至向政府申請包機回國,不過政府只是協調了回國的飛機,至於費用自理。

而回來以後的隔離費用,也是需要這部分來承擔的。

畢竟出國留學的人不在少數,需要的各項費用不在少數。

出國的這一部分人,如果在國內有正常的醫保繳費,可以由政府承擔隔離,甚至是治療費用。

如果沒有,只能由自己來承擔所有費用,因為政府的錢都是納稅人的錢,不可能用在沒有和國家做過貢獻的人。

對於這部分回來的留學生,許多網友都是持反對意見,因為他們沒有在國家需要他們的時候回來,而是選擇自己有難的時候回來,這樣的舉動讓大家嗤之以鼻。

中國在全民抗擊疫情時的付出,相信大家都有目共睹。

可是留學生們依然在國外吃著西餐,說著英文,全然不知道中國發生了什麼。

所以,準備回國的留學生們應該由自己承擔隔離費用,而不是由政府承擔。

—End—



冷月鉤沉


這幾天,關於在英國的1.5萬名中國小留學生想包回國的問題,在網上炒得沸沸揚揚。有贊同的,有反對的,有要求國家免費的,有要求自費的。應當說都有一定的道理。不管怎麼說,這些孩子都是無辜的。

在3月20,中央電視臺新聞《新聞1+1》欄目,採訪了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據劉大使在節目中說道,在英國有40萬華人,其中就有22萬留學生。當然,在這22萬留學生當中,還有1.5萬名小留學生。

什麼是小留學生呢?就是中國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被父母送到了英國去讀書。在英國有一個條件,只要在英國呆夠十年時間,就可以加入英國籍。或許這是國內的家長們讓孩子從小就赴英國讀書的主要原因吧!

或許在平時看來,這些家長們都是左鄰右舍,親戚朋友所羨慕的對象。為什麼羨慕呢?一是這些家庭一般都有錢,每個孩子在國外的開銷,每年都在60萬至100萬元RMB之間;二是有一個出國留洋的孩子。

然而,令這些家長們沒有想到的是,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將他們如同掉進了萬丈深淵。或許,在新冠疫情在我國武漢剛剛爆發的時候,他們心中或許流露出一絲竊喜,慶幸自己把孩子送到了國外,因為國內疫情很嚴重,國外很安全。

然而,劇情很快出現了反轉。經過全國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們的疫情被控制住了,國內反倒安全了,國外導師不安全了!

於是,這些小留學生的家長們一時變得六神無主,整天惴惴不安,恨不得早一點將孩子從國外接回來。

但是,由於回國的機票很昂貴,還是一票難求,於是就有166名家長聯名寫信,要求相關部門協調包機,將孩子接回國內。消息一出,立刻引發了網絡上的廣泛爭論。



趣談專業戶認為,人心都是肉長的,孩子是無辜的,我們都是為人父人母的。這些留學生的家長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國家相關部門協調包機也不是不可以,但是費用不應當由國家承擔,應當由這些留學生的家長們來出,這樣恐怕比較合理。

至於這些小留學生回到國內之後的隔離問題,由於孩子年齡尚小,生活恐怕難以自理,可以一個家庭出一名家長進駐隔離地點進行陪伴,這恐怕是最好的辦法。既解決了相思之苦,也解決了孩子的安全問題。


當然,這些小留學生的回國隔離的費用問題,還是應當有這些孩子的家長來承擔。一方面,是因為這些留學生的家庭都不缺錢。另一方面,國家用錢的地方還很多,不能處處都讓國家來買單。


趣談專業戶


應該不會,目前的政策,留學生回國避難、隔離,相關費用都要自己出,得病治病的話,相關費用也要自己出。

我相信那些留學生的家長,多數也能出得起這筆費用,從小就可以出國了,家境自然不會太差。

現在關鍵的問題是,這些家長急著想讓孩子回國,但回國的途徑太少了,現在想回來太難了。幾天前一個消息,12歲左右的孩子一個人從西班牙回國,20多個小時戴著口罩都要回到中國,可見多麼不容易。也可見,我們中國的家長多麼的恐慌。

要我說,國外的疫情會逐漸好轉,通過這些天的事態發展,絕大多數國家都認清應該怎麼做了,絕大多數人也都不會輕視這場疫情了。

待在當地,比四處走動反而會好很多。

著急回來的,到今天已經都回來了。不著急回來的,我認為當地已進入相對平穩狀態了,世界疫情,正走向轉折點。


財經作家邱恆明


各城市已經自費隔離,為什麼小留學生回國的一系列費用還要國家出?

老編一共就兩句話:

一、部分小留學生沒有回國的必要,真的不建議這些小留學生和陪同家長(多為母親)一起回國,既是因為旅途本身就不安全,也是因為回國的舉動其實自相矛盾。

二、如果真的需要回國,那麼必須服從國家的一系列安排,提前向有關部門申請,自費隔離觀察,無醫保者自費進行新冠肺炎檢測,確保自己不給國家帶來麻煩。

小留學生回國避難自相矛盾,不是長久之計:

除去極個別的交換學生之外,相當一部分小留學生的規劃是在國外就讀部分小學(兩三年)、初級中學、高級中學以及大學,最終申請就讀國家的國籍。從教育角度來說,讓小孩子出國讀書沒有任何意義,外國的教育精華在於大學,中小學教育並不比我國的學校強。尤其是對那些有錢留學的家庭來說,他們完全可以在國內享受更好教育。

我國各地區的優秀中小學並不外國差,每年中學畢業前就能拿到國際名校入學資格的中學生不再少數,為什麼非要出國接受中小學教育呢?就是為了移民而已。對於各個國家的移民局官員來說,申請人在本國接受中小學教育,是一個巨大的加分項。

就拿美國來說,小孩子每天上課唱美國國歌,站在美國的角度學習歷史,用美國的思維方式學習一些文化知識。移民官員肯定喜歡這樣的申請人,因為他們就是美國澆灌出的,就是一個文化和精神上高度美國化的準移民。

:相當一部分小留學生就是準移民

站在準移民的角度上,小留學生回國是自相矛盾。

小留學生雖然還沒有加入他國的國籍,可是早晚他們還是要移民的。現在海外疫情非常不樂觀,他們和陪同的家長一起跑回我國避難。可疫情過後他們又要去留學,之後更是要申請就讀國的移民,如果在那之後又出現了類似的危機,他們該怎麼辦呢?

對於那些打定主意移民的小留學生來說,還是早早面對所在國的一切比較好。他們本來就是為了移民,移民之後就要承受該國的一切優點和缺點,與其現在跑回我國,還不如早早接受。如果老編是他們,老編就不回國,因為沒有意義,移民之後還能往我國跑?

強調一點,老編本人非常愛國,我覺得我的國家非常好,死也不會去其他國家做二等國民。

:準備移民的小留學生沒有回國必要

如果真的要回國的,只要服從一定的規章制度,不給國家和民眾帶來麻煩,國家還是敞開大門,接納一切要回來的小留學生,我國的國門永遠對國人開放。保不齊就有一些小留學生家長,看到國外面對疫情的表現之後改主意了,不想讓孩子移民了呢?

老編誠懇給小留學生家長一個建議:

如果移民的決心比較堅定,那就不要帶著孩子回到我國了。孩子早晚都要移民的,不如早早開始面對那個國家。而且只要家長和孩子在海外足夠小心,也可以在疫情中保護自己的安全,搭乘飛機回國反而非常危險,還是不要回來了。

如果不準備移民,而且所在國形勢較為危險的,那就趕緊申請回來。只要不給國家帶來危險,國家的大門永遠對愛國者打開,歡迎依照相關制度回國。


注:

作為一個國際作者,疫情下的某些國家確實非常危險,不僅疫情擴散非常嚴重,而且境內較為仇視亞裔,母親帶者一個孩子的孤兒寡母式留學家庭,確實不太安全。

如果不準備移民的話,儘早自費回國並接受隔離比較好。


垂垂老馬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個觀點,想要讓國家出錢包機,把這些學生接回來的可能性不大,因為要考慮以下方面的內容。

其一,雖然英國有1.5萬小留學生,但是還有幾萬大留學生。如果能把小學生接回來,為什麼就不能把大學生接回來?這不是明顯的不公平嗎?

其二,雖然英國有1.5萬小留學生,但是美國也有幾千甚至上萬的留學生。除了美國,還有德國和法國等國家。如果把滯留在英國的留學生接回來,其他國家怎麼辦?這也是明顯的不公平。

其三,這是1.5萬個人,不是阿貓阿狗,而且還是未成年人。對於這些未成年人,勢必需要一些人去照顧。別看這只是1.5萬個小的學生,背後可能有3~4萬名家長。

因此,就算是把小留學生接回來了,應該如何安置這些學生?把這些學生安置在哪裡?這些小留學生的家長怎麼辦?把他們安置在哪裡?

首先,根據當前境外出入人員的管理條例,大部分城市規定:但凡是境外輸入人員,一律要求隔離14天。這就要求,必須選一個足夠大的城市,可以容納2~3萬名學生和家長。

顯然,目前沒有任何一個城市,可以滿足容納這麼多家長和學生的隔離條件。為此,勢必要選擇多個城市。我們做這樣一個假設,可以在全國範圍內選擇20個城市。

當然,這20個城市的要求並不高。可以是旅遊城市,也可以是三四線城市。但是,最好不是一線城市,諸如北京和上海。最好不是港口城市,諸如廣州和深圳。

為什麼要選擇旅遊城市或者是三四線城市呢?眾所周知,自疫情發生以來,旅遊業得到了極大的衝擊,絕大多數的旅遊行業都已經停滯,這也意味著很多酒店空著沒人住。

在這樣的背景下,如果能夠把這些城市選做是用來隔離城市,可以從一定程度上補貼,因為疫情造成的損失。當然,這個費用一定要由小留學生的家長來承擔。

為什麼不能選擇一線城市或者是港口城市?對於一線或者港口城市來說,每天都會往返很多國際航班。資源本來就緊張,更何況要突然湧進來幾千名家長和學生。

在上述兩種條件的限制下,其實可以選擇的城市不是特別多了。而這只是萬里長征的第1步,還要解決這些學生回來的問題。雖然現在疫情形勢很緊張,但是還沒緊張到斷航的程度。

這些家長有錢把孩子送到國外,為什麼就沒錢把孩子接回來呢?能從小學就把孩子送出國外,說明這些家長肯定不缺錢,否則也沒必要這麼早就把孩子送出去。

既然不缺錢,為什麼還要麻煩政府呢?說白了,有可能是擔心在回航的過程當中,感染上了病毒。與其如此,不如讓政府統一檢測統一包機。不過,這些家長和巨嬰有什麼區別?

把孩子送到國外上學,這和把稅交到國外沒有什麼區別。平時不想著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到了重要關頭,還想著薅祖國的羊毛,難怪會引起群情激奮了!

其實,我們並不是拒絕將這些小留學生接回來,畢竟人心都是肉長的,作為孩子的父母,都想要孩子好好的。但是,我們拒絕的是給祖國防疫增加困難。

因為誰都無法保證這1.5萬小的學生沒有任何一個人得病,但凡有一個人得病,都有可能在包機的過程當中傳染給其他人,誰能承擔這個責任呢?顯然,誰都無法承擔。

所以,真誠的希望這些家長不要再做這些巨嬰行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史之策


15000人都回來,造成國內疫情復發,誰來負責?15000人在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嚴重的時候,為什麼不回來?從小就到英國留學,難道不是為了待滿10年,獲得英國國籍嗎?取得英國國籍還有一項規定,在生活滿10年的同時,一次性不能離開英國180天。試問,如果英國疫情持續時間長,180天內無法解決。恐怕這些小留學生的父母又會讓國家包機提前把孩子們送回去。

15000名小留學生全部回國根本沒法安置,國家更不應該出這筆費用。我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81691例,昨日新增境外輸入病例39例。海外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65913例,新增確診病例超過40000例。在我國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控制的情況下,將全部15000名小留學生接回來,將會破壞我國的防疫大局。甚至於,全國超過1億中小學生復學成為遙遙無期。為了大局考慮,駐英大使已經在英國盡力協調。

第一,15000名小留學生全部回國可能性很低。在英國有15000名未成年的我國小留學生,還有30萬成年留學生。在英國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下,很多家長都希望國家能夠包機,將小留學生們接回來。如果是英國某地發生災難,就如同2018年的時候日本的颱風,觀察室也支持國家出面撤僑。

而現在的情況是,全世界新冠肺炎疫情都非常嚴重。如果將15000名英國小留學生接回來,那30萬成年英國留學生怎麼辦?在美國,還有超過50萬我國留學生又怎麼辦?全世界的華僑人數不下1000萬,難道都撤回來嗎?

第二, 全國超過1億中小學生等待復課,容不得一小撮人進行“道德綁架”。本來,全國中小學生都是在3月1日前後開學,特別是初三、高三的學生,面臨著升學的壓力,更是迫切希望能夠儘快開學。如果這15000名小留學生一次性回到國內,造成了大規模新冠病毒疫情復發,到底應該誰負責呢?

不否認,很多小留學生值得同情。不過,觀察室更關心國內的1億多中小學生,他們才是國家與民族的未來,而不是15000名準備入籍英國的小留學生們!甚至有小留學生的母親指責網友仇富,這並不是仇富,而是關係到每一個人的切身利益,與1億中小學生的切身利益!

歡迎大家討論,你認為應該接這15000名小留學生回國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