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現代史珍稀版銀元集錦,估計很多藏友都沒有


近現代史珍稀版銀元集錦,估計很多藏友都沒有

光緒二十九年戶部光緒元寶庫平一兩銀幣樣幣一枚

光緒二十九年戶部光緒元寶庫平一兩銀幣樣幣一枚,日本大阪造幣局制模,是中國歷史上“圓兩之爭”時期的產物,僅試鑄,未發行,存世極稀,此枚幣面呈淺灰色,原始包漿均勻,版底平整,銀光猶存,其狀態是當今普遍審美取向—原味的最佳體現者,極為難得,PCGS SP58
光緒二十五年(1899)底京城擬籌備設立銀圓局,然而各地有關龍銀究竟是以“圓”或者“兩”作為其幣制單位爭論不休。隨即爆發的義和團事件導致當時兼造銀圓的北洋機器局毀於戰火。次年袁世凱接替故世的李鴻章為直隸總督,翌年奏準在河北西窯窪護衛營址設廠,光緒二十八年十一月十六日(1902年12月15日)正式開制,命名“北洋鑄造銀圓總局”。隨後,總局按照袁世凱的指示,進行一兩銀幣的生產,並委託日本正金銀行代辦模具。其洽詢的日本大阪造幣局認為,一兩銀幣的直徑應比七錢二分加大一成為宜,一則可防止新舊混淆,二則直徑與厚度的比例大,輕敲時音脆,易辨優劣。北洋銀圓局依照此建議製作了坯餅,在袁世凱批准後試製了六七千枚,但並未發行,原因不明。以現在的存世量而言,絕大多數應被回爐改制,泉界習稱此為“戶部一兩”。根據記載,光緒二十八年底正式開制前已委託雕刻模具及試製,預定在光緒二十九年(1903)發行。由日本大阪造幣局的沿革年表中,亦有“1903年6月,清國委託貨幣模具25組製造完成”的記載,足證此一兩的模具來自日本並由大阪造幣局製作。“戶部一兩”為中國最大的機制龍銀,在籌劃之際朝野均寄予厚望。可惜清政府舉棋不定,未能修成正果。由於存世量極少,在“民國八九之間,平均市值,每套不下三百金,今且數倍過之矣”,素為泉界耆宿汲汲追尋的名珍。

近現代史珍稀版銀元集錦,估計很多藏友都沒有

光緒三十三年北洋光緒元寶庫平一兩銀幣樣幣一枚,弧形三圓點版式,Y-74.2/LM-437,1907年北洋(直隸)鑄幣,僅試鑄未發行,存世甚少;拍品壓力十足,鑄造精美,通體淺灰色包漿,氧化均勻,光澤古潤,狀態極佳,PCGS AU58
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的“北洋庫平一兩”是清代“圓兩之爭”中最後一種“兩制”銀幣,此幣的設計與戶部一兩相同,正面除將“戶部”二字改成“北洋”外,其餘不變;背面則只是將發行年份變更,並將廠別英文“HU POO”改為“PEI YANG”,兩者尺寸相同。北洋一兩設計風格沿襲戶部一兩,而戶部此時籌設的造幣總廠已開工,並在先前試造丙午“中字一兩”等,由此推測,此樣幣應是改稱“直隸戶部造幣北分廠”之後,更名為“度支部造幣津廠”的原北洋銀元局所制。北洋一兩隻有一種面額,可分為二種不同版別:其背面龍珠火焰下有三個極細微的小點排成直線或三個非常明顯的凸點排成弧形,另一種則龍珠無點。—參閱孫浩編著《百年銀圓》,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近現代史珍稀版銀元集錦,估計很多藏友都沒有

民國十八年孫中山像背地球雙旗圖壹圓銀幣試鑄樣幣一枚,K-610/LM-88,天津造幣廠試鑄,未發行,圖案雕刻技藝精湛,人物栩栩如生,為中國近代人像幣經典之作,泉界公認“乃中國銀幣最美一品”,存世寥寥;樣幣幣面呈均勻灰色包漿,版底平整細膩,銀光溫潤,品相完美無瑕,至為尊貴,PCGS SP63+
來源:中國近代著名收藏家族—NC舊藏
北伐勝利,結束了軍閥割據、混戰的動亂局面。民國十六年(1927年)四月,國民政府於南京成立後,即致力於中央集權的政治建設,改變鑄幣權分散、幣制的混亂也是其要務之一。十七年(1928年)六月,全國經濟會議通過了《國幣條例草案》等幣制相關議案,開始著手新幣的籌劃。同時,決定停鑄袁世凱像銀幣,改用中華民國締造者孫中山肖像作為主幣圖案。在此背景下,湧現出一批以孫中山像為主圖案的新國幣設計方案,十八年孫像地球版銀幣便是其中之一。

近現代史珍稀版銀元集錦,估計很多藏友都沒有

1912年黎元洪像(無帽)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壹圓銀幣

近現代史珍稀版銀元集錦,估計很多藏友都沒有

民國十七年張作霖紀念幣

民國十七年(1928年)6月3日,張作霖的專列從北京出發,次日凌晨5時許,當列車行至奉天西皇姑屯車站,穿過京奉路和南滿路交叉點的鐵路橋洞時,忽然一聲巨響,鐵橋被日本關東軍所埋的炸藥炸塌,張作霖所乘車廂被壓得粉碎。前來迎張的官員亦當場喪命。張作霖身受重傷,被救回帥府後,10時左右逝去。

張作霖離世後,東北當局秘不發喪,待張作霖兒子張學良接任後,才將“皇姑屯事件”公佈中外,處理善後。為紀念張作霖維護中國東北和民族利益所作出的貢獻,東北當局就委託天津造幣廠鑄制併發行了“張作霖民國十七年大元帥紀念幣”銀元。民國十七年(1928年)12月29日,張學良宣佈“東北易幟”,服從國民政府領導。


近現代史珍稀版銀元集錦,估計很多藏友都沒有

民國十五年張作霖戎裝像陸海軍大元帥紀念銀幣樣幣

民國十五年張作霖戎裝像陸海軍大元帥紀念銀幣樣幣一枚,KM-Pn79/LM-868,天津造幣廠試鑄,該廠還曾鑄有民國十六年、十七年大元帥紀念幣,均未發行,存世僅見樣幣,其中,十六年最為稀少,其次是十五年,目前所見共約八枚,拍品即其中之一;樣幣以鏡面版底精鑄,雕刻精湛,人像浮雕感極強,銀光絢麗,反面環狀五彩氧化

張作霖肖像紀念幣共設計鑄造了三種版式的樣幣,即民國十五年、十六年、十七年三種年份,圖案不盡相同,均未發行。十五年正面戎裝像,背面為嘉禾圖;十六年肖像同前,背面為龍鳳黼黻圖;十七年正面文裝像,背面為五色旗與十八星旗。該系列以十六年鑄幣最為稀少,目前已知存世僅三枚;十五年樣幣目前所見僅約八枚,近年來,僅大型拍賣會偶有出現,市場難覓其蹤;十七年鑄幣存世大約十五至二十枚。三個年份的樣幣歷來都是中國近代機制銀幣之名珍。


近現代史珍稀版銀元集錦,估計很多藏友都沒有

民國十年(1921年) 徐世昌紀念幣

世昌紀念幣,鑄於中華民國十年九月,背面之“紀念幣”3字及兩旁梅花均已除去,頗似一枚紀念章,所留之空間系準備作雕刻被贈人之名字用,齒邊。

近現代史珍稀版銀元集錦,估計很多藏友都沒有

黎元洪戴軍帽開國紀念幣

近現代史珍稀版銀元集錦,估計很多藏友都沒有

袁世凱像飛龍洪憲紀念幣

近現代史珍稀版銀元集錦,估計很多藏友都沒有

孫中山陵園紀念銀幣

近現代史珍稀版銀元集錦,估計很多藏友都沒有

十八年孫中山像嘉禾銀圓

近現代史珍稀版銀元集錦,估計很多藏友都沒有

蔣介石憲政紀念幣

近現代史珍稀版銀元集錦,估計很多藏友都沒有

十八年孫中山正面像銀圓

近現代史珍稀版銀元集錦,估計很多藏友都沒有

十八年孫中山像地球銀圓

近現代史珍稀版銀元集錦,估計很多藏友都沒有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川陝省造幣

近現代史珍稀版銀元集錦,估計很多藏友都沒有

鄂豫皖省蘇維埃政府工農銀行壹圓銀圓

近現代史珍稀版銀元集錦,估計很多藏友都沒有

獅圖桑岡郭莫銀圓

近現代史珍稀版銀元集錦,估計很多藏友都沒有

雲南大鹿頭銀圓

近現代史珍稀版銀元集錦,估計很多藏友都沒有

新疆省造幣廠鑄壹圓銀圓

近現代史珍稀版銀元集錦,估計很多藏友都沒有

湖南省蘇維埃政府壹圓銀圓

近現代史珍稀版銀元集錦,估計很多藏友都沒有

馬克思像銀圓

近現代史珍稀版銀元集錦,估計很多藏友都沒有

鄂西北房縣鑄列寧正面像壹圓銀圓

此幣是1931年由房縣蘇維埃政府組織12個銀匠用手工鑄造,當年由鄂北農民銀行發行,流通於以房縣為中心的鄂西北根據地。

近現代史珍稀版銀元集錦,估計很多藏友都沒有

平江縣蘇維埃政府壹圓銀圓

近現代史珍稀版銀元集錦,估計很多藏友都沒有

列寧側面像銀圓

近現代史珍稀版銀元集錦,估計很多藏友都沒有

雲南富字銀圓圖

近現代史珍稀版銀元集錦,估計很多藏友都沒有

東三省造光緒元寶

近現代史珍稀版銀元集錦,估計很多藏友都沒有

新疆省造幣廠鑄壹圓空心字銀圓

近現代史珍稀版銀元集錦,估計很多藏友都沒有

喀什大清星月銀幣


近現代史珍稀版銀元集錦,估計很多藏友都沒有


近現代史珍稀版銀元集錦,估計很多藏友都沒有

湖南阜南官局壹兩背似銀錠銀餅

近現代史珍稀版銀元集錦,估計很多藏友都沒有

民國元年壬子多圈餉銀

近現代史珍稀版銀元集錦,估計很多藏友都沒有

長沙乾益字號壹兩銀

近現代史珍稀版銀元集錦,估計很多藏友都沒有

北洋機器局造光緒二十二年銀圓

近現代史珍稀版銀元集錦,估計很多藏友都沒有

山東光緒銀圓

近現代史珍稀版銀元集錦,估計很多藏友都沒有

吉林光緒八年壹兩銀圓

近現代史珍稀版銀元集錦,估計很多藏友都沒有

上海經正記銀餅

近現代史珍稀版銀元集錦,估計很多藏友都沒有

漳州軍響(國姓大木)銀圓

每天都會分享收藏知識幹活,我不會拍視頻,只能寫文章漲粉了 碼字碼凌晨一點多 先寫到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