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留學生回國後淚奔:祖國太偉大了!我以後一定要報效國家!

截至目前,國外的確診病例接近26萬,並且這個數字正以驚人的速度攀升,新冠病毒已經成為世界範圍內的重大疾病。

受到疫情的影響,很多境外華人紛紛選擇回到中國避難,其中留學生佔了相當大的比例。這個群體之前並沒有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他們既神秘又遙遠,普通人很難和他們打交道,在這個特殊時期老百姓們對留學生的關注度空前高漲。

英國留學生回國後淚奔:祖國太偉大了!我以後一定要報效國家!

是什麼讓留學生瞬間跳到人們的視線中的呢?是那幾個讓人深惡痛絕的“跳樑小醜”,比如美國歸來的黎女士,北京的“跑步女”,還有前幾天大鬧重慶機場的某女士,他們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提起他們每個人都恨得牙根直癢癢。

平心而論留學生是一個素質很高的群體,他們有著不錯的家境,他們在國外接受很好的教育,很難想象這些人會做出不守規矩的事情,可是偏偏有不少人強行給他們貼上了“千里投毒”、“害群之馬”之類的標籤,留學生們很冤枉,他們替那些不守規矩的人背了黑鍋。

在疫情如此嚴重的危難時刻,國家毅然接受大量留學生回國,很多留學生大為感動,他們表達了對祖國的感激,以及以後報效祖國的決心。

小陳17歲,她在英國一所高中留學,疫情爆發後她的生活發生了徹底的改變。

起初英國民眾對待疫情的態度很散漫,他們依然逛酒吧、看電影、參加聚會,馬路上行人並沒有減少,幾乎看不到有人戴口罩。

英國留學生回國後淚奔:祖國太偉大了!我以後一定要報效國家!

小陳出門時都會主動戴上口罩,並且做好必要的防護措施,英國人對她的行為非常反感,有人跟蹤她,有人辱罵她,甚至有人舉報她是病毒攜帶者,這給小陳帶來了不少麻煩。

隨著疫情發展,確診人數急劇攀升,這時英國人開始緊張起來,他們沒有采取居家隔離,反倒開始排斥和歧視住在英國的中國人。

他們罵中國留學生是“中國佬”,是“病毒的元兇”,就連小陳的英國朋友們都像躲瘟神一樣躲著她,相比於對病毒的恐懼,來自英國人的排斥和歧視更讓小陳感到難受。

疫情的發展速度超過了小陳的想象,最近每天確診的人數都超過100人,這讓小陳徹底慌了,她馬上購買了返回中國的機票,馬不停蹄地飛往中國。

飛機上絕大多數都是中國人,大家都戴著口罩和護目鏡,有人甚至穿著防護服。機組人員同樣採取了嚴格的防護措施,在10幾個小時的行程中,機組人員為乘客們做了4次體溫檢測,旅途中幾乎沒人說話,機艙內的氣氛相當壓抑。

英國留學生回國後淚奔:祖國太偉大了!我以後一定要報效國家!

飛機抵達上海時已經是凌晨1點鐘了,當他們走進入境關卡時,那裡的工作人員嚴陣以待,他們全都穿著防護服,武裝得很全面,這和英國人對待病毒的態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工作人員仔細詢問小陳的信息,協助她填好健康申請表,同時詢問她以什麼方式進行隔離,他們工作細緻,態度誠懇,小陳大為感動。

機場的保潔人員每隔一段時間都要進行一次消毒,他們穿著厚厚的防護服,行動很緩慢,小陳覺得他們很辛苦,他們都在為國家做貢獻,她又一次被感動了。

英國留學生回國後淚奔:祖國太偉大了!我以後一定要報效國家!

她和另外一名留學生被送往一家酒店進行隔離,大巴車上除了他們兩個人外還有一名醫生、一名警察和一名司機,汽車在行駛途中警察和醫生依次囑咐他們在隔離過程中需要遵守的事項,他們事無鉅細,一一向他們進行說明,小陳再一次被感動了。

大巴車到達酒店後,迎接他們的是一群穿著防護服的工作人員,他們為小陳測量了體溫,並且讓她填寫了登記表,隨後安排她到房間住下。工作人員給小陳提供了許多隔離期間需要的生活必需品,同時詢問她是否還有什麼其他要求,他們對待她就像親人一樣體貼和溫暖,小陳又一次被感動了。

小陳在社交平臺上將她回國後的所見所感記錄下來,字裡行間流露出她對工作人員的謝意以及對祖國的感恩之情,她直言她感動到淚流滿面。她寫下了這樣一些話:

“我覺得那些工作人員太偉大了,他們很平凡,但是他們為回國的留學生做了很多不平凡的事,我要向他們表示感謝!”

“國家對我們留學生實在太好了,我為自己是一箇中國人感到驕傲!”

“我學成以後一定會好好報效國家!”

網友們的留言同樣精彩,他們說:“你真是一個很容易被感動的好姑娘,國家對每一個回國留學生都是如此,你很懂得感恩,國家會很欣慰的。”

“我們歡迎自覺遵守防疫規定的回國留學生,你做得很好,我們歡迎你回來!”

“希望你能早日學成歸來,我們一起建設我們偉大的祖國!”

英國留學生回國後淚奔:祖國太偉大了!我以後一定要報效國家!

小陳的經歷也是很多回國留學生的經歷,疫情爆發後他們被外國人歧視,被病毒威脅,因此他們選擇回到中國。回國後國內安全的環境讓他們感到踏實,工作人員無微不至的照顧讓他們感受到親人般的溫暖,他們深刻地體會到危難關頭祖國才是他們唯一的依靠。

我相信經過這件事後會有不少留學生將對祖國更加有感情,但願他們學成後都能回到祖國的懷抱中,為祖國建設增磚添瓦,為中國復興獻上他們的一份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