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子不教,父之過

有人說“現在出國留學的家庭,非富即貴”,其實也不全對。一年幾十萬的花銷,固然以富貴家庭為主,可你不知道還有多少中國父母奮鬥半輩子,勒緊褲腰帶,才勉強支撐孩子去海外開眼界、長見識。誰不想讓“一代更比一代強”呢!

然而結果卻未必樂觀。

近來幾則關於留學生的新聞,讓中國父母不得不做出反思。

熱度最高的,是赴美留學的某可馨。疫情當前,這個20出頭的女孩子,公然在微博上罵慣於過苦日子的中國人是賤骨頭,炫耀自己留學是靠了父母的平臺,頓時拉來一堆仇恨。

另一個是赴美的訪問學者,為新冠肺炎替中國人向美國人道歉。

按說留學生應該不傻,可這二位的情商真是跌到了泥裡。

炫富坑爹的“前輩”郭美美,這才過去幾年,你怎麼就前赴後繼了?你別管坑的是“乾爹”、“溼爹”還是叔伯爹,他們小心翼翼地躲過紀委、躲過法院,卻倒在了你的微博。

你出國去學的可是“藥學”啊,看看什麼藥能治得了這種幼稚病。

留學生:子不教,父之過

美國政客收拾不了爛攤子,正在“甩鍋”你的祖國,你一個學電子的訪問學者自作多情去道什麼歉,你以為你是誰?虧你還大言不慚地聲稱“作為一名中國人”!

關於這個病毒的來源,科學界都還沒有定論,你就敢肯定?如果排除了你被收買,那就只剩一種可能——你盲目的人文情懷衝昏了你簡單的工科頭腦!

試想,假如不是腦子短路,誰會在這種涉及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大事上信口雌黃呢?

由此我想到了那1.5萬名英國小留學生及其他。

一般人可能不理解把這麼小的孩子送出去,到底能學到什麼。應了那句話——“你的貧窮限制了你的想象!”據說這裡頭相當一部分父母是做好了子女的人生規劃——孩子小學出去,10年之後可以拿到綠卡,然後就在英國工作、定居。

嘖嘖,你我都沒想到吧?

過去有個段子,說有的父母自己不飛,下了一個蛋,然後讓小鳥去飛。這些家長倒好,直接把小鳥放在了大洋彼岸。

你有沒有想過小鳥兒孤獨的感受?雖說現在有視頻聊天,但沒有陪伴、沒有安全感,我不知道他們是否幸福。

不妨設想一下,10年之後,你的孩子可能獲得了英國居住證、擁有較強的自理能力,也可能會被培養成一個英國紳士,可要說到人生自信、親情溫暖、家國情懷,那恐怕就只能“呵呵”了。

你別說我提到“家國情懷”是扯得有點遠。

眼前活生生的例子還真有一個,就在青島回國被隔離的留學生群中。

拒絕配合隔離、嫌隔離賓館洗澡沒熱水、跳窗逃跑,還叫囂“我是中國籍,但我不是中國心,想讓我們為你效力,更是做夢!”

留學生:子不教,父之過

姑娘,你說的“你”是誰?

如果你的出身不是跟孫悟空一樣,那你一定還有中國父母。這個“你”應該是指你和你的中國父母、中國祖父母所賴以生存的這塊土地吧?

20幾歲的人說出這種狠話,你是回國趕飛機匆忙,只帶充電寶、忘帶腦子了?

當然,160萬的中國赴海外留學生中開出這麼幾朵奇葩,也不值得大驚小怪。但把幾件事情連在一起,卻暴露了可怕的端倪。

能對祖國說出這麼狠的話,責任不全在這些娃娃。

他們的父母該擔主要責任!

“子不教,父之過。”

只有極功利的父母才能培養出這般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留學生:子不教,父之過

過去有一個約定俗成的觀點,孩子出國留學不能太早,最起碼到了高中畢業,TA的價值觀基本形成,自我約束剋制能力基本具備。

這樣,他才不會在一個陌生、孤獨的環境當中,沾染上賭博、吸毒等惡習,家長也才能放心。

現在的問題是,有些家長自己的價值觀都明顯偏差

家長如果不是天天在單位工於算計、在家裡唸叨這個國家有多不好,歐風美雨有多滋潤,便不會育出這麼“沒良心”的“國之逆子”。

留學生:子不教,父之過

“兒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這樣的老話兒咱就不提了。你都出去留學了,比狗懂事多了。才出去幾天,就敢威脅

“我們會讓你們知道我們不是中國人。”

這個國家再不好,養了你18年。這18年來,沒有戰爭,沒有兵荒馬亂,沒讓你餓肚子,只有九年義務教育和良好的治安環境,讓你平平安安地長大成人。

你爹媽可能有意無意中教會你“恨國”,但我想他們不會傻到教你“恨家”吧?

由此看來,儒家一貫堅持的“忠孝一體”還是有些道理的。幾千年來,傳統文化環境薰陶出來的人中,有死不改節的忠臣,也有改換門庭的貳臣;有忠烈,也有漢奸。

但是,如果不薰陶,漢奸更多!

現在已經不是100年前派出留學生“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時代,也反對“零和博弈”的冷戰思維。

人類進入21世紀,經濟全球化,互相依賴,互信互利,攜手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才是人們努力的一致目標。

我也並不認為,將來回國工作的就是愛國,不回來的就是不愛國。

那樣的區分太兒戲了!

出國留學沒有錯,學成了留下來工作也沒有錯。但你要幫著外國搞中國,我想你爹也不答應!

像那個清華女學霸把北斗導航的編碼破譯後出售給了美方,儘管有人為她辯解說出售的是民用編碼而非軍用編碼,那也不是什麼光彩的事!

君不見,國內疫情初期,海外華人甚至包了專機給國內捐贈巨量的急需物資。他們雖然身在異國,甚至可能綠卡在手,但“籍是外國籍,心是中國心”,他們可都被國人奉為英雄、義士!

孩子們,歐美疫情爆發,祖國是歡迎你們趕緊回來避難的,這不已經派了十幾架專機去接留學生了。至於那些在網上對你們出言不遜、橫眉冷眼的網友,無須理會,他們的言語裡糾合了種種複雜的情緒。

這裡是你的國,這裡是你的家!

國是強大的國,家是溫馨的家。

常識迴歸,便不會生出那麼多“留學怪象”。

回到主題,前面談到了傳統文化、談到了教子,對於留學生,要避免“父之過”,家長該如何教呢?

筆者對此沒有直接體驗,就跟大家講兩個實實在在的故事,一個是親眼所見,一個是親耳所聞。

我家有個親戚是80年代清華材料系畢業,國內讀完博士,留在西安交通大學當教授。他在兒子12歲的時候就當著我們的面告訴兒子:“你以後要出去留學,但必須回來為中國工作。”這是原話,一個字都不帶差的。眼下因為美國留學政策的限制,兒子學的是電子科技,無法申請到留學機會,便在國內讀了博士。

這位材料學博士的價值觀裡,兒子這塊“材料”只能與國外技術進行暫時的

“物理拼合”,而必須與中國情懷作永遠的“化學結合”

留學生:子不教,父之過

另一則故事的主人公知名度更高。

曾仕強教授一次來天津作報告,老先生在臺上講了一句話:“我的女兒要從臺灣去美國讀書,我就告訴她一句話——你不能嫁給外國人!”這句話當時對我的震撼,不亞於我在16歲時候看電影《人生》聽聞那句“哥哥你不成才,賣了良心才回來。”

曾教授的價值觀裡,看重的是文化基因——不是說外國男人不比中國男人優秀,而是那樣組合的家庭裡,不大可能再傳承“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而這些東西,是被老爺子看作融在中國人血脈裡的文化符號!

留學生:子不教,父之過

老實說,今天這些娃娃的“坑爹”行為還不算太過分,大不了遭網友一頓炮轟,過幾天就煙消雲散了。

若是放在古時候,那就慘了,一人惹事,全族遭殃。請關注本號下一篇——《自古家訓血染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