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鼎立時期,三國的領土分別有多大?經比較發現結果竟是這樣

在中國的歷史上,有一個三國鼎立的時期,我們也稱之為三國時期,這個時期,天下被魏,蜀,吳三個國家所分割。經過官渡一戰,曹操的統治北方,孫權繼承父位,聯合劉備一起抗擊曹軍,形成了三國鼎立之勢。

三國鼎立時期,三國的領土分別有多大?經比較發現結果竟是這樣

那麼,三國的時候,他們的領土是怎麼分割的呢?東漢時期,漢朝控制的疆域被分為十三個州,曹操自陳留起兵,逐步控制兗州和徐州,他採納毛玠“奉天子以令不臣,脩耕植,畜軍資”戰略,慢慢積蓄自己力量。

三國鼎立時期,三國的領土分別有多大?經比較發現結果竟是這樣

官渡一戰,曹操打敗北方最大勢力袁紹,一舉奪得冀、青、幽、並四州,成為當時最大的諸侯勢力,經過近二十年的經營,到曹丕稱帝時,東漢留下的十三州,曹魏政權獨得九州,據《中國人口通史》考證,人口大約1300萬人,面積約四百萬平方公里。

三國鼎立時期,三國的領土分別有多大?經比較發現結果竟是這樣


孫權稱帝后,孫吳疆域穩定下來,經過孫權的苦心經營,孫吳疆域“西屠庸蜀之郊,北裂淮漢之涘,東苞百越之地,南括群蠻之表”,此時期的政區建置主要從郡縣深險之地及北界西界敵對勢力的經略著手。

三國鼎立時期,三國的領土分別有多大?經比較發現結果竟是這樣


從蜀漢建國來看,蜀漢王朝疆域所及,北至武都、漢中,東抵巫峽,南包雲、貴,西達緬甸東部。略有今雲南全省,四川、貴州二省的大部,陝西,甘肅南部、廣西西北部及緬甸東北部、越南西北部。

三國鼎立時期,三國的領土分別有多大?經比較發現結果竟是這樣


蜀下大力量平定了越巂、益州(今四川境內)、牂牁(今貴州境內)、永昌(今雲南境內)四郡之變亂。使得少數民族地區得到開發,加強了民族團結。

三國鼎立時期,三國的領土分別有多大?經比較發現結果竟是這樣


三國時期,劉備的疆域並不像現在這樣,魚米之鄉,天府之國的樣子,那個時候的蜀國,遍地都是森林,氣候溼熱潮溼。還有一些地方有瘴氣。南方的各方面的發展都比較落後,人們能居住的地方也比較少。而北方的天氣相對來說比較富饒。

三國鼎立時期,三國的領土分別有多大?經比較發現結果竟是這樣

而曹操佔領的地方,是人口最多,發展的最好的北方,所以從北方統一南方是當時的趨勢。經過分析表明,三國時期,唯一有可能競爭最後的統治權的,從疆土來看,應該是孫權跟曹操,但如果劉備沒有失去荊州,其實劉備也有很大的可能爭奪天下,畢竟爭奪天下有時候,並不只是看疆域的大小的。

三國鼎立時期,三國的領土分別有多大?經比較發現結果竟是這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