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通車!青島“最高配”地鐵線安全等級達到“國際一流”

隨著疫情的逐漸控制和復工的有序推進,青島地鐵一號線北段施工現場又恢復了往日的忙碌,向著年底北段通車這一目標邁進。

據介紹,這將是島城最“高配”的地鐵線,帶著這樣的好奇,小編前往施工現場,一探這個即將露出真面目的地鐵線路中蘊藏了哪些高科技。

系統規模堪稱“島城之最”,安全等級乃“國際一流”

青島地鐵1號線共41座車站、3座車輛段(場)、1個控制中心。通信項目共17個子系統,綜合監控項目共6個子系統,其中ISCS子系統接入了13個外專業,數據規模最高可達近50萬點,是迄今為止青島數據規模最大的一條地鐵線路,對整個地鐵的管理、系統的智能化建設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對此,青島地鐵1號線採用了由海信網絡科技自主研發的綜合監控系統,數據規模最高可以達到1000萬點以上,超出預估量20倍,而數據讀寫速度可高達每秒百萬條以上,憑藉其可靠、高效、靈活的產品特性,能夠將軌道交通所涉及的電力、環控、火災報警、門禁、CCTV等眾多專業系統統一集成監管,為青島地鐵1號線的安全運營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這套綜合監控系統日前已成功獲得SIL2國際安全等級認證評估,可以說是島城最安全的綜合監控系統,可全方位識別和預警風險,保障軟件在現場運行的穩定可靠。

年底通車!青島“最高配”地鐵線安全等級達到“國際一流”

除了綜合監控系統,地鐵通信系統的安全穩定同樣十分重要。對此,海信通信項目組主動請纓,參與了“CCTV雲災備”科研項目,並搭建模擬平臺進行測試和驗證,針對軌道交通領域中的災備場景做了升級。海信軌道主管經理趙嘉介紹道:“傳統地鐵CCTV子系統採用IP SAN異地備份方式來預防意外故障情況下的單站數據丟失,容災能力有限,而1號線升級後將全線車站部署為8個環線雲,可以允許8個特定站點同時故障而數據不丟失,而每個環線雲裡也可以允許2個站點同時故障而保證大部分視頻業務不受影響,極大地提高了1號線CCTV子系統的容災能力。”

能源管理與綜合監控兩大系統首次融合,共築“綠色地鐵”

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又該如何最大限度進行能源管理,實現綠色、節能運作?青島地鐵1號線首次將能源管理系統與綜合監控系統進行融合,依託綜合監控數據採集的優勢,將能源相關數據融合綜合監控提供的設備運行狀態、客流等相關數據,進行多維能耗分析和數據挖掘,實現設備能耗異常診斷、定額超限診斷、能耗同環比異常診斷、用能平衡診斷、電能質量異常診斷等5種能耗異常的自動診斷及預警,及時發現跑、冒、滴、漏、能耗異常設備,實現管理節能。這樣,不僅節省了數據採集成本,也能夠使數據分析更全面、更精準,為青島“綠色地鐵”建設助力。

年底通車!青島“最高配”地鐵線安全等級達到“國際一流”

搭建全線模擬測試平臺,提前完成部分現場調試工作

在整個項目的推進過程中,海信團隊憑藉多年參建軌道項目積累的豐富經驗,協助業主做了流程上的創新。考慮到綜合監控系統的安裝調試、與現場機電設備的聯調等工作往往處於整個項目的中後期,接口數量多且接口類型複雜,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基於此,為了提高現場調試效率,海信綜合監控項目組與研發工程師一起,搭建了“全線模擬測試平臺”,並協調20多家攸關方,提前完成了30多個接口的測試工作,解決了接口協議、參數配置、軟件邏輯等方面的多項問題。

經過將部分現場調試工作前移,提前驗證聯調系統的接口穩定性,海信的這個創新有力地保障了後續綜合聯調階段的效率。為此,海信作為參建單位,獲得了業主頒發的“創新工作獎”。

海信軌道主管經理趙嘉介紹道:“整個聯調過程週期長、涉及到的攸關方也眾多,但是海信團隊擁有充足的經驗,憑藉這些經驗能夠讓我們把很多準備工作做足,遇到突擊任務的時候也能夠從容應對。”

年底通車!青島“最高配”地鐵線安全等級達到“國際一流”

青島地鐵1號線上線已指日可待,海信團隊的“全力1赴”獲得了業主的高度好評,在去年年底,海信陸續獲評“年度優秀集成商”、“年度先進個人(孫洪旭)”等獎項,標誌著海信團隊在地鐵1號線建設過程中提供的高質量產品、高品質服務獲得了客戶的檢驗與認可。

向著年底通車的目標,海信將繼續與業主一同奮進,一同打造島城地鐵智慧標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