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將掌控政權的手段用於指揮軍隊,如何影響戰爭進程?

嚴重的性格缺陷

眾所周知,阿道夫·希特勒是奧地利人,出身底層。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在德軍的一個步兵團裡當了近六年的列兵和下士,雖然這也成為他日後得以獨裁德國的資本,但實際上,整個一戰中,他僅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底層參與者。一戰後,1919年,希特勒成了德國魏瑪政府陸軍的一名文職政治密探,其職責是偵查和對付德國的共產主義運動,也就是說“反共”是他日後飛黃騰達,權傾一時的起點。

希特勒將掌控政權的手段用於指揮軍隊,如何影響戰爭進程?

德國民眾瘋狂的崇拜希特勒

之後他雖然進入了政界,但他學歷淺,沒有什麼獨到政治政策和抱負,其思想頂多算是個大雜燴,有些甚至近乎幻想,不是來自豪斯頓·斯圖爾特·張伯倫、戈平淄和尼采的著述,就是來自德皇威廉二世、俾斯麥、普魯士國王、勃蘭登堡選帝侯和條頓騎士的政策和成就,即使如此,日後這樣不堪的希特勒卻一步步的把整個德國抓在了自己手中,肆意的凌虐。

希特勒將掌控政權的手段用於指揮軍隊,如何影響戰爭進程?

青年時期的希特勒

1924年,希特勒因為“啤酒館暴動”而在蘭茨貝格要塞服刑,並撰寫了臭名昭著的《我的奮鬥》一書,第一次向全世界描繪了一幅德國和歐洲未來的藍圖。這幅藍圖充滿了對猶太人和布爾什維主義者的仇恨以及對整個斯拉夫民族的蔑視。他的最終目的是攫取那些能給德國提供糧食、牲畜、石油和礦產的富饒土地。到1933年,他終於執政了,於是就大肆推行他的反共反蘇政策,之後也演變為寧願犯兩線作戰的大忌也要進攻蘇聯。同時希特勒的性格是個複雜的矛盾體。他雖然受的教育不多,但卻精明能幹,他的頭腦反應非常靈敏,但是雜亂無章。他的記憶力驚人,但是腦子裡卻裝滿了瑣事。對於無關緊要的問題,他能迅速抓住要害,還能進行邏輯推理並具有遠見卓識。而對於事關德意志帝國的重大決策,他卻被情緒和靈感所左右並可能完全失去理性,瘋狂豪賭

希特勒將掌控政權的手段用於指揮軍隊,如何影響戰爭進程?

希特勒的《我的奮鬥》一書

無止境的攫取軍權

1933年,希特勒被捧了出來當上總理。通過國會縱火案和授權法,他取締了在野的強大的共產黨,爾後還搞垮了其他政黨,就這樣他成了一黨專制國家的元首。1934年,最後一任總統興登堡逝世時,希特勒給自己冠以元首、總理和武裝部隊最高統帥的頭銜。事實上,他已經接替了這位前總統的職位,只不過沒有總統的頭銜罷了。

1934年8月2日德軍奉命舉行效忠宣誓,不是效忠於共和國的憲法或當選的政府,而是要效忠於阿道夫·希特勒本人。希特勒過去依賴陸軍的暗中支持,同時他又通過一系列的謀殺手段,清洗了納粹黨專搞恐怖活動的褐衫隊即衝鋒隊中那些看來對他有威脅的成員。依賴將軍支撐他掌權是不合他的心意的,因此他開始在武裝部隊內部擴大他個人的影響,與此同時,他不慌不忙,但卻堅持不懈地擴大他自己的私人軍隊即黨衛軍的規模。1935年國會通過了一項秘密國防法,授權希特勒可以宣佈緊急狀態、進行戰爭動員和對外宣戰。這一發展,對最高統帥部以及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命運產生深遠的影響。


希特勒將掌控政權的手段用於指揮軍隊,如何影響戰爭進程?

啤酒館暴動

德國的政府權力完全的被希特勒所控制。時任德國國防部長是馮·勃洛姆堡將軍,但他是納粹黨的熱情支持者,不知道是極力迎合希特勒還是自己的主張,他極力倡導成立一個既控制海軍又控制陸軍(空軍曾屬於陸軍的建制)的最高統帥部來指揮德軍,但這種統帥形式與依賴陸軍和陸軍參謀總部來掌管一切軍事工作的德國傳統是不符的,而後成立了武裝部隊辦公廳。到1938年2月,希特勒宣佈自己為全體武裝部隊的最高統帥(具有實權)。原有的德軍軍政部及武裝部隊辦公廳改組為一個單一的武裝部隊最高統帥部,由炮兵軍官凱特爾主管,希特勒選中他是因為他的平庸和無能方便希特勒自己直接控制統帥部。到1938年底,指揮機構的改革徹底完成,除了個別重要的方面,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希特勒都靠這個機構維持著對德軍的控制和指揮。至此,希特勒作為德國元首和總理,他掌管整個國家事務並進行具體的指導。此外,他還是全軍的最高統帥。而名義上由凱特爾領導的武裝部隊最高統帥部只不過是個秘書處。雖然它設有一個三軍聯合參謀部,但是,沒有希特勒的指令,它無權對三軍下達任何命令。

希特勒將掌控政權的手段用於指揮軍隊,如何影響戰爭進程?

正在宣誓的德軍

淺薄的軍事素養和濃厚的控制慾望

希特勒在軍事方面的素養和資歷有限。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只不過在連裡當了個介於上等兵和下士之間的傳令兵。這次大戰期間他獲得了一級和二級鐵十字獎章。這是對他這一級士兵不尋常的獎勵。此後他不斷地給他的將軍們留下這樣的印象:他曾經是個第一線的士兵,知道戰爭是怎麼回事,所以他賦有軍事才能是毋庸置疑的。不過,他過去在軍隊的經歷(那也許是可誇耀的),對於擔任最高統帥這個職務來說肯定是不夠格的。但希特勒的總司令職務不是掛名的。他經常干預作戰計劃的制定或實施。在佔領奧地利時,他甚至宣佈要親自擔任戰爭的總指揮。希特勒並不滿足於履行最高統帥通常履行的那些職責,即只在大政方針上發號施令,他也開始陷入了作戰方面的細節之中。


希特勒將掌控政權的手段用於指揮軍隊,如何影響戰爭進程?

大權在握的希特勒

進攻法國前後,希特勒時常干預大大小小的決定,而陸軍的首領和參與決策的參謀人員似乎都心安理得,從未考慮辭職。通過剝奪勃勞希契的大權,希特勒不僅成了事實上的(如果名義上不是的話)陸軍總司令,而且還成了全武裝部隊的最高統帥。此外,他還是國家元首、政治家、經濟學家、實業家、黨的領袖和外交部長(因為裡賓特洛甫本人的地位已被削弱)。可想而知,這麼多部門的要求相互衝突,在安排其輕重緩急時自然會造成混亂,這就給希特勒缺乏磨練的頭腦與不穩定的思想帶來有害的影響。而事實證明,這就是導致德國進攻蘇聯失敗的因素之一。

希特勒將掌控政權的手段用於指揮軍隊,如何影響戰爭進程?

事無鉅細指揮作戰的希特勒

同時,希特勒是個放縱無忌、為所欲為的人,對他來說,現有的組織機構毫無意義。他把在政府和工業部門中那套慣用的心血來潮的做法搬到了最高統帥部。對波蘭、法國和巴爾幹的幾次戰爭都是在空軍總部的配合下主要由陸軍總部負責進行的,而這兩個部門都由希特勒來指揮。在組織如此規模的地面作戰方面,唯一有經驗、有合適參謀人員的司令部就是陸軍總部。然而,該司令部已經陷入極不正常的狀態:它為自己擬定的作戰命令,還要提交希特勒和武裝部隊最高統帥部去批准。到1941年底,希特勒的權限和活動範圍已經擴大到他可以通過約德爾和武裝部隊最高統帥部直接控制所有的國外戰區。1941年12月,他解除了勃勞希契元帥的職務,接管了陸軍在東線和其他戰線的作戰指揮權。

希特勒將掌控政權的手段用於指揮軍隊,如何影響戰爭進程?

二戰後滿目瘡痍的德國

這樣,作為最高統帥,他就自己給自己下命令。因此,陸軍總部便中止了對蘇聯以外的其它戰線的指揮和通訊聯絡。希特勒組建了兩個獨立的同級參謀部來協助他指揮戰爭,一個負責東線,一個負責西線,結果可想而知,因為一個參謀部並不瞭解另一個參謀部在幹什麼,而且雙方還要爭奪兵力,這套指揮系統並未經過深思熟慮,而是心血來潮的產物。它是完全符合這個獨裁者的心意、對他方便的一個臨時湊合的機構,就這樣,在希特勒匪夷所思的混亂指揮下,納粹德國一步步的走入了敗亡的盡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