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愛好和平,討厭戰爭,而這次,別無選擇

在上個世紀40年代末的美國,愛因斯坦是個家喻戶曉的人物。

當時的愛因斯坦經常會接受記者的採訪,一次,有個記者問他:“愛因斯坦先生,你覺得第三次世界大戰將會用什麼武器呢?”愛因斯坦沉默了一會,笑著說:“第三次世界大戰用什麼武器我不知道,但第四次世界大戰可能會用到石頭和棍棒。”

愛因斯坦意思其實不難理解,原子彈開啟了戰爭的新紀元。二戰後,以美蘇為首的發達國家開始大力研究核武器,要是第三次世界大戰開啟,那麼肯定是核戰爭。 到時候,人類的文明將會遭遇毀滅性的打擊,生產資料和工業城市都會消失,人類的文明甚至可能會倒退到原始社會的狀態。那時人類如果還想打仗的話,只能是拿著棍棒和石頭打仗了。

我們愛好和平,討厭戰爭,而這次,別無選擇

任何戰爭都是為了達到既定目的而進行的,具體表現為戰爭的軍事目的、政治目的和經濟目的。一般情況下,戰爭的一方達到預定目的後戰爭即終止;特殊情況下,也可能任何一方都達不成戰爭的目的,通過妥協停止戰爭。

我們討厭戰爭,可是,

2020的這場戰疫,我們沒法妥協,只有戰勝它。

因為這次不再是人類與人類的自相殘殺,也不是外星人突然入侵地球,而是病毒對人類發動了全面進攻。

迄今為止,這場戰役,投入的人員,兵力,國家,規模,史上最大。

這次世界大疫,目前被捲入的國家與地區已達160個國家和地區,世界上六大洲沒有一塊淨土。

我們愛好和平,討厭戰爭,而這次,別無選擇


一戰,二戰的作戰武器,主要是槍炮坦克飛機等武器,能看得見,摸得著,有前方,後方之分。但這一次,是病毒無差別的攻擊,不分國籍、不分種族、不分民族;更恐怖的是,看不見,摸不著。人類被傳染,整個地球村,處處都是戰場。

中國在這次疫情中的表現,刷新了世界對中國的認知。經過這次疫情,如果中國人民說自身的團結力,在世界排第二,估計沒有哪個國家敢說排第一了。

據統計,朝鮮戰爭3400億美元,越南戰爭7200億美元,波斯灣戰爭1020億美元,第四次阿以戰爭210億美元,阿富汗戰爭1160億美元,兩伊戰爭1500億美元,美國對南斯拉夫科索沃空襲費用是250億美元。

這次疫情,只在2020年第一季度不到一個月時間,美股市值就因恐慌性下跌就蒸發了15.43萬億美元,合100萬億人民幣。

財聯社3月21日訊,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紐約總部舉行視頻記者會時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經濟“幾乎肯定”會發生衰退,並“有可能達到創紀錄的規模”。

古特雷斯稱,我們現在面臨的是聯合國75年曆史中前所未有的危機。它造成了人類的苦難,影響了全球經濟,摧毀著人們的生活。國際勞工組織的最新報告顯示,到今年年底全世界的工人可能損失多達3.4萬億美元的收入。

我們愛好和平,討厭戰爭,而這次,別無選擇

這場攻堅戰已經打響,中國衝在最前面,積極且主動,牢牢控制住了國內的疫情,甚至一步步將“敵人”驅離。全國累計確診人數超過了8萬,但也成功治癒了6萬多人!那些曾經嘲諷我們的外媒,開始一頓猛誇,甚至用“奇蹟”來形容中國。


曾經,全世界都覺得中國的製造業沒什麼了不起,不過是靠廉價的勞動力佔據了優勢。

可是因為的中國停工,

日韓車企因為得不到中國零部件的供應,紛紛宣佈停產。

美國蘋果手機因為富士康的難產,下調了產品的銷售預估。

不給中國出口醫療物資的印度,發現自家的原料藥的70%來自中國,不得不拉下臉來,與中國協調原料藥優先進口的事情。

可見,在全球化時代,機遇是全球性的,風險與挑戰也是全球性的。各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沒有國家能獨善其身。大家都是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中的一環,國家小環境和國際大環境相互影響、相互激盪。

我們愛好和平,討厭戰爭,而這次,別無選擇

據外交部網站消息,2020年3月18日外交部發言人耿爽主持例行記者會。

問:當前疫情在全球多點暴發、擴散蔓延。多國向中方提出援助請求。請問迄今中方向哪些國家提供了醫療物資援助?你能否介紹援助的醫療物資的具體種類和數量?

答: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境外多國多點暴發、迅速蔓延。中方在全力打贏本國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同時,積極參與抗疫國際合作,向有關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這既是中國的國際責任擔當,也有利於鞏固前期抗疫成果。 根據我目前掌握的情況,中國政府已向巴基斯坦、老撾、泰國、伊朗、韓國、日本等國和非盟交付了醫療防護物資援助,向世衛組織提供2000萬美元捐款,已宣佈對意大利、法國、西班牙、希臘、塞爾維亞、歐盟、柬埔寨、菲律賓、埃及、南非、伊拉克、埃塞俄比亞、哈薩克斯坦、白俄羅斯、古巴、智利等幾十個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抗疫物資援助,並支持友好國家在中國市場採購醫療物資。除中央政府層面,中國地方政府、企業、民間機構也已經行動起來,積極向有關國家提供捐贈。 此外,中方還通過向伊朗、伊拉克、意大利等國派遣醫療專家組、同有關國家和國際組織舉行視頻會議等方式,對外分享中方診療和防控經驗。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這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我們永遠不會忘記在中國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國際社會對中國提供的政治支持,以及79個國家和10個國際組織為中國人民提供的抗疫物資援助。面對當前疫情在全球蔓延的嚴峻形勢,我們願繼續與各方加強抗疫國際合作,共同應對疫情全球大流行的挑戰,共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