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以及現代綜藝中的窺視文化


本期以“窺視”作為線索,介紹希區柯克的《後窗》與《鄰居的窗》短片,瞭解文學作品中的窺視現象,進而發現我們就生活在窺視與被窺視中。感興趣的話,請繼續看下去吧!

01— 認識窺視慾望與窺視文化

窺視慾望一詞最早在弗洛伊德的著作《性學三論》中出現,這是對於窺視慾望的最早定義。弗洛伊德指出,人生而具有兩種本能,生存本能(自我本能)與性本能。關於生存本能暫不多解釋,性本能即指嬰兒在幼兒時期就已經出現了性意識的覺醒,因而他在研究中提出了一系列論斷,如窺淫癖的出現、俄狄浦斯情結等。這在某種程度上證明了人的窺視慾望從嬰兒時期就已經具有,屬於人的生而所得。

烏雲觀影 || 影片以及現代綜藝中的窺視文化

弗洛伊德指出人具有窺淫癖後,在多個領域中對於窺視慾望的研究逐漸發展起來,猶以文學領域與電影學領域為主。在電影領域中,出現了一大批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影響的巨匠,其中以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為代表,在其作電影作品中曾涉獵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中的窺視癖、俄狄浦斯情結與夢境等等。而在文學領域中,霍爾·涅茲維奇推動了窺視慾望的新發展。霍爾專注於研究窺視慾望,他把窺視慾望與流行文化相結合,提出了人類的窺視行為無處不在的論斷,將窺視慾望發展成為窺視文化(peep culture)。

在當下,人類的窺視行為無處不在,從關注博主、up主,到刷朋友圈、關注別人此刻在做什麼,人們無處不在窺視。



02—《後窗》與《鄰居的窗》的窺視文化解讀

① 單向窺視為代表的的《後窗》

導演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Sir Alfred Hitchcock,1899年8月13日-1980年4月29日)原籍英國,是一位聞名世界的電影導演,尤其擅長於拍攝驚悚懸疑片。希區柯克在英國拍攝了大批默片和有聲片,之後,他前往好萊塢謀求發展,並與1956年加入美國國籍,並保留了英國國籍。在長達六十年的藝術生涯中,希區柯克共拍攝了超過五十部電影,他成為歷史上著名的電影藝術大師。(摘自百度百科)他深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的影響,關懷人的精神世界,尤其是人的無意識精神世界。他的影片在引起人的恐懼感同時保有電影精神分析學的內涵,通過影片讓觀眾認識自我。

《後窗》影片講述了本是記者的男主人公傑弗瑞腿因受傷而不得不借由輪椅生活在家裡,百無聊賴的他開始關注對面窗子裡的生活。從望遠鏡到高度相機,他看著對面窗子中的女人跳舞練瑜伽、情侶談情說愛、太太遛狗。在窺視的過程中,他的女友與傭人的態度從拒絕、認為不道德轉而變成了樂於窺視。

烏雲觀影 || 影片以及現代綜藝中的窺視文化

就在這樣的窺視中,他發現了對面窗子裡的謀殺案:本臥病在床的拓普太太突然消失、拓普先生的刀和巨大行李箱以及意外被殺死的狗。傑弗瑞他們想做些什麼舉報謀殺案,於是找朋友警察調查此事,而自己則繼續窺視。在窺視的過程中,傑弗瑞女友潛入拓普先生家失敗差些遭到謀殺,而傑弗瑞自己也在窺視中被發現,拓撲先生想要將其殺害,掙扎中傑弗瑞掉下了樓。

導演希區柯克擅長懸疑影片,《後窗》題材也是懸疑驚悚,劇情緊湊,重要節點像是在掐住觀眾的脖子,為主人公提心吊膽。但希區柯克的高明之處絕不僅僅只是拍攝技巧與劇情。

烏雲觀影 || 影片以及現代綜藝中的窺視文化

在影片中的拍攝中,幾乎所有的窺視場景都以對面拍攝為主。例如,在拍攝傑弗瑞女友潛入拓普先生家裡被抓住時,普通影片為了展示被發現的緊張感,往往會將鏡頭設置於拓普先生家裡,近距離的或感受緊張氣息。但《後窗》對於此場景選的卻是傑弗瑞觀看對面的視角,熒幕上只能透過對面小小的窗子感受緊張。同時,這種表現手法所凸顯的緊張並非是傑弗瑞女友的緊張,而是窺視者傑弗瑞本人的緊張。這種拍攝手法將觀眾帶入窺視視角,感受因為窺視帶來的緊張感。成功的使觀眾產生對傑弗瑞的移情,即想去幫女友卻奈何自己過不去的心態。

這種拍攝方法使觀眾產生對於影片故事及人物的認同感,將自己的情感投射其中,感受主人公傑弗瑞同樣的緊張心態,觀眾獲得了一種“缺席的在場感”。

此外,影片裡傑弗瑞的窺視也與(影院中)觀眾對傑弗瑞和影片的窺視重合。影片中,傑弗瑞初期是在窺視對面的鄰居,自身產生一種窺視欲被滿足帶來的快感,而後期,傑弗瑞被發現在窺視後,他突然醒悟自己也是在被窺視的,因此這種窺視的快感轉而成為不適與羞恥。影片中傑弗瑞意識到了被窺視,而影片外的觀眾極有可能還未意識到自己正在窺視影片窺視影片裡的傑弗瑞。這種隱含的雙重窺視,正切合了希區柯克挖掘人無意識心理的期望。

烏雲觀影 || 影片以及現代綜藝中的窺視文化

所以,影片中的傑弗瑞意識到了自己在被窺視,而觀眾或許還未意識到自己對於影片的窺視。那麼你呢,是否也在窺視,我是否也在窺視?

雙向窺視為代表的的《鄰居的窗》

《鄰居的窗》被評為了第92屆奧斯卡最佳真人短片,希區柯克的《後窗》是以傑弗瑞為主的單向窺視,而《鄰居的窗》則是面對面的鄰居雙向窺視的故事。

烏雲觀影 || 影片以及現代綜藝中的窺視文化

兩扇面對面的窗戶,住著完全不同的人。一邊是有著三個孩子的中產家庭,另一邊是新婚燕爾的情侶。影片中中產夫婦的生活圍繞著孩子轉,衝奶粉、帶他們郊遊、送孩子上學,褪去了新婚激情的他們,囿於茶米油鹽與撫養孩子的重任中。夫婦在此之間不斷窺視著對面的情侶開派對、做愛,尤其妻子,每天在黑暗中用望遠鏡看著對面的情侶,他們在羨慕已經過去這種階段的自己。

烏雲觀影 || 影片以及現代綜藝中的窺視文化

影片後半部分出現了另一方的窺視。對面情侶中的男生突然去世,女孩傷心不已送男孩火化。或許是同情驅使著中產夫婦的妻子去安慰女孩。直到這時她才知道,情侶兩人也經常窺視自己窺視自己的家庭。他們羨慕中產夫婦家庭美滿、孩子可愛。

《鄰居的窗》承襲了希區柯克《後窗》的窺視主題,但又將其用不同的主題詮釋。《鄰居的窗》把窺視擴展成為雙視角的凝視,並將主旨提升為“

你在羨慕他人的時候,別人也在羨慕自己”。

烏雲觀影 || 影片以及現代綜藝中的窺視文化

影片同樣用窺視小窗的視角展現對面的生活,但這部影片可以更鮮明的讓觀眾聯想到自己,自己總在羨慕他人,看別人怎麼做,但實際上,也總有人在羨慕自己。為自己此刻所擁有的感到滿足是影片想要傳遞的。


03—現代綜藝與媒體的發展:窺視現象無處不在

不管是看弗洛伊德的著作還是看相關影片都很容易會使觀眾忽略自己其實也在窺視,無時無刻不在窺視。在刷朋友圈、刷微博,看大V的vlog短視頻......互聯網的發展使我們處於無盡的窺視與被窺視中。

當下許多大火的《我家那閨女》、《中餐廳》等真人秀就是非常明顯的窺視文化,觀眾窩在沙發窺視著明星們的生活。觀眾們將自己沉淪在節目中,產生“不在場的快感”,彷彿自己是節目中的明星。而各種短視頻、vlog的出現更是平民中的一種窺視。窺視與自己相仿的人在幹什麼,窺視那些自己過不了的生活是什麼樣的。

烏雲觀影 || 影片以及現代綜藝中的窺視文化

在窺視中有一種機制,即缺乏而促使人們窺視,可能是如傑弗瑞一樣的身體缺乏——受傷或殘疾,也可能是因為人的精神缺乏而窺視,如《鄰居的窗》中的夫婦或是許許多多對生活不如意的我們。

霍爾·涅茲維奇在其著作《我愛偷窺:為何我們愛上自我暴露和窺視他人》中就認為,處於互聯網時代的我們,相互連接成為以一個整體,在互聯網中活躍的我們面臨著現實孤獨的狀況。而人類是渴望被關注的,正是交流與真實情感溝通的缺乏使我們在網絡中關注他人以及發佈內容使自己被關注。

烏雲觀影 || 影片以及現代綜藝中的窺視文化

霍爾·涅茲維奇研究窺視文化五年,2017年他做過一項實驗,將自己全天候的在網絡中直播,受到他人窺視。以此瞭解“人們為什麼要直播,為什麼會關注別人,為什麼沉浸在別人的生活中。”感興趣的可以在B站搜索,有完整的紀錄片。

烏雲觀影 || 影片以及現代綜藝中的窺視文化

窺視文化是一個非常複雜的世界,在當下,它已經不再是屬於人精神層面的了。它到處存在,與人的精神有關,與互聯網的發展社交媒體的蓬勃有關,與社會變更群體變化有關,這項課題非常龐大,完全認識很難,但我們在步步接近。而我們要知曉的就是發現自己的窺視慾望,知道自己正在窺視別人也在被別人窺視著,我們永遠無法脫離窺視這個圈。在窺視中也要保有自我,像《鄰居的窗》中的故事一樣,我們的確在羨慕別人,但我們也值得被羨慕也會被窺視。


感謝看到這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