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也分期?網友:壓榨小學生的零花錢,屬實噁心


遊戲也分期?網友:壓榨小學生的零花錢,屬實噁心

疫情期間,宅在家玩遊戲就是對國家最大的貢獻。

與絕大多數人一樣,林白也在這個春節假期,重新下載了卸載已久的手遊。同時具備遊戲和社交屬性的《王者榮耀》,陪他度過了疫情期間不能出門的大部分時光。

除夕之夜,林白還在遊戲裡充了幾百塊錢,買了幾款常玩英雄的皮膚。而這一天,和林白一樣在遊戲裡消費的玩家很多。

有自媒體與相關產品和渠道方確認,大年三十當天,《王者榮耀》流水達到20億左右,打破2019年除夕的13億元的單日流水記錄。

另一方面,《王者榮耀》的運營公司騰訊,疫情期間在資本市場上也表現得與眾不同。

據鈦媒體報道,進入2月份之後,騰訊股價曾從378港元上漲接近420港元,探到2018年新高點。

這次疫情,對很多行業無疑都是一次挑戰,很多抗風險能力較弱的中小企業,出現大批量裁員,甚至倒閉的狀況。

而作為“戶內娛樂”代表的遊戲行業,卻在疫情期間迎來紅利期。尤其是騰訊、網易等頭部公司,更是再創流水奇蹟。

同時,消金社還了解到,在春節前,有消費分期平臺上線相關的遊戲分期產品。該分期平臺工作人員王禹告訴消金社,春節期間用戶對新上線業務的關注度提升了很多。

事實上,隨著中國的遊戲市場日益成熟,遊戲市場規模早已突破千億。據新浪財經報道,2019年中國遊戲市場收入達2308.8億元。

但即便如此,消費金融領域卻鮮有平臺拓展遊戲分期業務,垂直遊戲分期領域的平臺更是寥寥無幾。

單筆消費較低,多數玩家不會選擇分期

林白是個資深遊戲愛好者,從初中開始就迷上了地下城與勇士,直到現在,已經畢業工作的他,也會在休息日通過遊戲來放鬆心情。

“我基本不會在遊戲裡花錢,”回憶起十多年的遊戲生涯,林白堅定地告訴消金社,“但年前王者榮耀排位連跪,聽說充錢可以‘解毒’,所以我就買了幾款皮膚試試。”

但事實證明,充錢並沒有改變林白“上分難”的局面,反而開啟了他的遊戲氪金之路。“在遊戲消費這件事,有了第一次,自然而然就會有第二次。”林白向消金社表示。

消金社接觸了十多位遊戲玩家,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有在遊戲消費的經歷。多年積累下來,在遊戲上的消費,少則幾千,多則數萬。

據消金社統計,他們的消費主要用來買遊戲內道具,比如在QQ飛車買車,或者在王者榮耀買皮膚等。

“看到皮膚好看就會忍不住想買,即使我不會玩這個英雄,”消金社還了解到,其中有近一半的玩家,都曾經有過沖動消費的經歷,“在Steam買遊戲,衝動到等不到打折就買了。”

但當問及是否願意使用分期,大多數玩家都表示不願意,“不會分期,因為價格不是很貴,一次也就花幾十或者幾百塊,有錢買沒錢就算了。”

也有人坦言,不會選擇分期的原因,是因為不習慣負債。他向消金社表示,在現實生活中消費,他也不會選擇分期,甚至連花唄都沒有開通。

但也有玩家告訴消金社,如果金額較大的情況下,會考慮分期,“比如Steam上購買終極版遊戲,價格就會相對貴一些,就會考慮用分期。”

林白向消金社介紹道,Steam是一個整合遊戲下載平臺,平臺上的付費產品,需要玩家購買產品才能激活下載。

他接著說,DLC也需要再付費。他解釋道,DLC就是指可下載內容,就是廠商對遊戲內容進行擴展,比如擴展新的人物、地圖等內容時,用戶需要再付費下載。

而上述玩家提到的所謂的“終極版”,就是一次“買斷”遊戲,不需要後期多次消費。

但對於遊戲分期,林白並不看好,他認為從某種角度來說,遊戲分期存在誘導消費的嫌疑,“尤其是對未成年來說。”

消金社對聚投訴網站中,關於王者榮耀最近的100條投訴信息進行了統計,其中有59條與未成年充值有關。

一位家長投訴稱,小孩上網課使用iPad玩和平精英和王者榮耀,充值高達11851元。

多家機構試水失敗,或存道德風險

對於這塊千億規模的“大蛋糕”,早有銀行及互金平臺等機構先後試水。

2015年10月,互金平臺愛錢幫宣稱攜手南昌銀行(現江西銀行)、掌上縱橫,推出消費金融產品“閃墊俠”(即“遊戲白條”),為遊戲用戶提供遊戲消費金融服務。

據相關介紹顯示,閃墊俠可以幫助遊戲用戶在遊戲或遊戲應用平臺內購買道具、點卡及其他增值服務。用戶註冊江西銀行“金e融”直銷銀行,便可進行虛擬遊戲幣快捷充值。

但沒過多久,這款遊戲分期產品就暫停運營了。愛錢幫向自媒體透露原因,是想把所有精力放在汽車領域。

2017年7月,互金平臺錢罐子金服,也曾高調宣佈準備上線遊戲分期產品。據介紹,借款資金主要用於遊戲玩家購買遊戲道具,產品額度上限為1000元,最低10元。

而與愛錢幫相似的是,錢罐子金服對遊戲分期產品的探索,也以“虎頭蛇尾”的方式結束。同時,這兩家互金平臺也都沒有挺過互金行業的大浪淘沙。

從業人員王禹告訴消金社,從遊戲用戶消費行為來說,遊戲內購是佔絕大多數,由於現在的支付特別方便,所以用戶選擇在外部購買的比較少。

他所在的平臺也有遊戲分期業務,但他表示,例如王者榮耀點券分期等業務在遊戲品類中的佔比並不高,上線的初衷更傾向於滿足用戶多元化的需求。

除了互金機構和銀行外,遊戲運營商也常常將觸角伸入到遊戲分期領域,並以此促進消費。

以王者榮耀為例,曾在去年8月份開啟皮膚分期活動。分期規則顯示,分四期付款,第一次付費金額為皮膚的10%,後三期付費金額分別為30%。

值得一提的是,相對於第三方機構,作為遊戲運營商,在風控方面有獨特的優勢。

據上述皮膚分期規則顯示,前三期付費後分別獲得皮膚7日體驗卡一張。如果沒有完成整個四期付款,不能獲得永久皮膚,而且已付的點券/人民幣不予退還。

遊戲也分期?網友:壓榨小學生的零花錢,屬實噁心

王者榮耀皮膚分期活動規則

這意味著,如果不能完成整個四期付款,前期支付的分期金額就“打了水漂”。不僅如此,規則中還嚴格規定了每期的最後付款期限,如果逾期,將無法獲得永久皮膚。

該活動開啟後,騰訊再次成為玩家以及家長們的“攻擊”對象。王者榮耀貼吧裡的玩家們一致認為,皮膚分期面對的客戶群體是“小學生”。

遊戲也分期?網友:壓榨小學生的零花錢,屬實噁心

王者榮耀貼吧相關討論

王禹坦言,平臺內部曾經也有過相關討論,不鼓勵遊戲分期相關業務的發展,“會造成不好的導向,容易像騰訊一樣,因為孩子沉迷之類的原因被罵。

另一方面,遊戲還常常與“不務正業”聯繫在一起,王禹認為這也是遊戲分期被“冷落”的原因之一。

花唄入場,遊戲分期市場不被看好

從目前消費分期業務細分市場來看,遊戲分期絕對可以稱得上是“冷門”,但在遊戲相關產品銷售中,卻常常可以看到花唄和京東白條的身影。

消金社通過嘗試發現,從淘寶和京東上,購買例如遊戲點券等相關遊戲產品時,大多支持花唄或京東白條支付。

遊戲也分期?網友:壓榨小學生的零花錢,屬實噁心

圖片截自京東

消金社還從遊戲玩家處瞭解到,近期Steam的付款方式中,多了“花唄”選項。“購買遊戲金額高於100元,就可以使用花唄支付。”該遊戲玩家告訴消金社。

消金社瞭解發現,Steam上整合的遊戲,有免費和付費兩種,付費遊戲價格幾元到幾百元不等。

而實際上,有自媒體測試發現,除了Steam之外,PSN港服商店和任天堂也都支持花唄支付。這也意味著,花唄對遊戲分期市場的探索已經涵蓋了PC玩家、PS4玩家以及任天堂Switch玩家。

但即便行業巨頭已經奔跑入場,但是行業從業者對遊戲分期市場仍然持有質疑態度。

有行業從業者告訴消金社,“mo9做過,但因為風險收益問題,最後停了。

成立於2011年的mo9,由紅杉資本參與投資,是一家線上遊戲及虛擬商品的信用服務提供商。

“這個群體年齡區間非常廣泛,都是買點券兌換遊戲皮膚,消費金額不大,需求有上限。”王禹告訴消金社。

某消費金融的負責人曾向自媒體透露,10塊錢的裝備,有良心的遊戲開發商會給金融公司3塊,強勢的只能給1-2塊。她認為,扣除第三方支付和風控成本,就會變成虧本買賣。

很多遊戲的生命週期越來越短,這也是問題。”有行業從業者認為,除了市場上幾個巨頭企業之外,因為競品以及遊戲自身內容設計等原因,很多遊戲火爆一時,幾個月就會降溫。

除此之外,消金社接觸的幾位從業者,都表示了對遊戲分期業務中風控的擔憂。

遊戲容易衝動消費,風控不太好做。”有互金平臺創始人向消金社表示,遊戲分期也許有市場,但是他所在的平臺目前沒有投入研究。

業務側會根據用戶風險問題逐步上限購、攔截、凍結的策略。”王禹告訴消金社,為了解決客戶衝動消費的問題,他所在的平臺在風控上也採取了一些特殊的機制。

王禹接著說,遊戲分期作為虛擬業務,有虛擬業務專有的風控邏輯。

主要是套現和反欺詐方面,比如反欺詐這塊主要是一些限額限次,”但他接著說,“總體還好,因為遊戲金額都不大。”

消金社還了解到,市場上也有一些分期工作室通過賬號控制的方式,進行風控。

以夢幻西遊賬號交易為例,買家支付首款給分期工作室後,工作室會向賣家支付全款。但與此同時,賬號資料會更換為工作室資料,只有買家付完分期款後,才會改成買家資料。

而一旦買家15天未還款,工作室便會收回賬號,重新出售。所得款項優先還平臺分期款、滯納金等,餘款會歸還分期買家。

但消金社觀察該分期方案發現,這種分期工作室的收費標準較高。支持1-12月的分期,每期會收取總金額4%的手續費,如果折算成年化利率,高達48%。

另一方面,逾期後的滯納金也較高,每天會產生應還款額0.5%的滯納金。

“雖然這不失為一種有效的風控方式,但並不適用於所有種類的遊戲業務,提供分期服務的平臺很難控制玩家賬號。”有從業者認為,

目前遊戲分期業務還缺乏成熟的風控模型。

成本和收益,風控和道德,通往遊戲分期的道路依然充滿挑戰。

注:文中部分受訪者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