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用借字法創編字謎?

用戶5962529592070


中國的謎語涉及的內容是非常廣闊的,大致可分為字謎、物謎、人名謎、地名謎、書名謎等多種類別。說到字謎,如何用“借字法”?有哪些方法來創編字謎?寒柏隴臥子總結了“四法”和“四格”,來為大家解釋分享一下。

謎語是由謎面(喻體)和謎底(本體)兩部分構成,謎面一般是巧妙的隱喻著本體的字詞、韻語和短謠,謎底則是實際所指的事物。

我國的字謎,是根據中國漢字的象形、象聲和筆劃變化的複雜特點,而巧妙的設計創編出來的。

字謎的內容十分廣泛,格式也多種多樣,非常的豐富多彩,引人入勝;不僅啟人思索、饒有趣味,而且有一定的文學性。為了讓大家瞭解一下謎語中的字謎,下面分別說說寒柏總結的四種方法及四種格式,供大家參考:

一.【會意法】

這種方法是最常見、最普通的,主要是通過謎面的意思去領會要猜的謎底。

例如,謎面“重逢”,打一字。重逢的意思是說“又見面”了,簡化為“又見”;那麼,將這兩個字合二為一,就成為“觀”字,就是謎底了。

二.【象形法】

此方法就是把象形文字的特點利用起來,加以描述及刻劃構成一個謎語。

例如,謎面“牛過獨木橋”,打一字,謎底為“生”。因為,這個字上部為“牛”,下面一橫,就是比喻獨木橋的形象。

三.【排除法】

這種方法的意思是說,排除一種容易猜得到的謎底,而作別的謎底來猜。在謎面中就把要排除的告知出來,也可以用提示的形式表示出來。

例如,謎面“目字加兩點,不作貝字猜”,這樣謎底就排除了“貝”字,而應猜作“賀”字;另比如謎面“一木口中栽,非杏也非呆”,謎底應排除“杏”或“呆”字,而應猜作“束”字。

四.【增損離合法】

此法是把字形的偏旁、部首、筆劃予以增加、減少、分離、合成,進行重新組織或組合,變成一個新的字,這就是謎底。

例如,謎面“功過各一半”,打一字,謎底為“邊”;便是拆開“功過”兩字,各取一半,合成“邊”字。

再如,謎面“十一點進廠”,要將“十一”和“、(點)”合起來加進到“廠”字裡,成為謎底“壓”字。


中國的有些謎語(及字謎),還有用“格”的。格,就是謎格,就如一種規定的猜謎公式。

用格的字謎,一定要按照規定的格式去思考聯想才能猜對。這種方式比一般的猜謎法要困難一些,但也更能測驗出猜謎者的腦力水平,更具趣味性。下面寒柏給大家介紹幾種常用的謎格:

一.【鞦韆格】

此格最常用,謎底是兩個字,要倒過來讀,就像盪鞦韆要蕩過來倒過去一樣。

例如,謎面“今天”,打兩個字,提示“外國國名”;“今天”就是“本日”的意思,倒過來讀就是“日本”了。

再如,謎面“健康檢查”,打兩個字,應該是“驗體”;按規定倒過來讀,謎底實為“體驗”。

二.【徐妃格】

此格的意思是說謎底是兩字以上,要加同一偏旁,但讀音仍按不加偏旁時的兩個字讀。

例如,謎面“交友不廣”,打兩個字,提示“化學藥品名”;謎底意思是“朋少”,各加一偏旁“石”,變成“硼砂”,此為真謎底。

再如,謎面“附註”,打兩個字,提示為“水生動物”;謎底聯想作“旁解”,各加一偏旁“蟲”,則成“螃蟹”,實則真謎底。

三.【捲簾格】

此格的謎底為三個字或三個字以上,也是倒過來讀,如同簾子捲上又放下似的。

例如,謎面“三十比九”,打四個字成語;正讀為“差之念一”,倒過來讀就是成語“一念之差”。

再如,謎面“優秀倉庫管理員”,打四個字,提示是“物理學學科名”;正讀為“理物能高”,倒過來為謎底“高能物量”。

四.【白頭格】

此格要求謎底第一字要讀白字,故意做“白字先生”,就是同音錯別字的意思。

例如,謎面“廢品”,打兩個字,提示“《水滸》人名”,謎底是“吳用”;因為“吳”字要讀為白字“無”,即“無用”,就是謎面“廢品”的意思。

再如,謎面“油炸豆腐”,打兩個字,提示為“唐朝詩人”,謎底為“李白”;因為“李”是“裡”的白字,油炸豆腐裡面是白的。

以上,便是寒柏隴臥子為大家整理總結的一些字謎創編設計的方法。此外,還有不少其它方法和謎格,如“分扣”、“反射”、“連環”及“粉底”、“脫靴”、“遺珠”等等。由於名目繁多、要求各異,有的相當難,又用的不多,也就不再一一說明了。

注:文中圖片來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注:如需轉載,請事先告知,未經授權禁止轉載。」以上,就是寒柏隴臥子對這個問題的一些淺見薄識。本人專注於文化寫作、讀書心得、詩詞對聯、謎語諺語、文玩收藏、郵票及文史知識等方面。請關注@寒柏隴臥子,獲取其他精彩內容。


寒柏隴臥子


應"悟空小秘書"邀答!

怎麼用借字法創編字謎?

我說幾個兒時聽人猜的幾個,你猜是什麼字?

1⃣️打一字

一點一橫長,

一撇下東洋,

十字對十字,

日月對朝陽。

2⃣️打一字

兩隻大雁對面飛,

一隻瘦來一隻肥。

3⃣️打一字

六隻螞蟻抬了兩根棒,

中間空了一個走路巷。

4⃣️打一字

快來抓賊啊!有人偷車啦!

* * *

🚪知道的好友請寫在評論中,猜不到我再公佈!

你想創編字謎,必須語句中有暗示的物或筆劃與字相符,離格了就是創作人失敗.要讓猜謎人想得頭疼,給解說,哎呀怎麼就沒想到的呢?

比如:木目在心上,很簡單形象是"想"字、

比如:默默在心上,那就不能從字形結構上去想,要想意境,默默不就是在想嗎!聯繫木目不就在心上,兩結合就猜到是想了。

創謎語要從部首,結構,形象,有牽聯的物插進去,能順口溜更好聽、比如:

弟兄七八個,

圍著柱子坐,

大家一分手,

衣服就扯破。

這多順口,這是以物猜字,與字形無關,所以猜謎的人,不能為幾個物體表象就影響了思路那就猜錯了。

謝謝你的閱讀🙏!


許科雲


我從小就喜歡猜字謎,並且也可自創,所以還是很高興回答您這個問題的。小時候幾乎年年都去地壇廟會,因為那裡有謎語協會組織的猜謎大會,氛圍相當好。可是後來,謎語離我們的生活越來越遠,身邊很少有朋友喜歡謎語,尤其是字謎了。

前兩年央視的謎語大會也沒火起來,詩詞大會倒是辦的不錯,謎語這種傳統的文娛活動,慢慢的在消逝,也是挺可惜的。

在我看來,學習字謎對於學習認字、學習文化知識、鍛鍊邏輯思維還是很有幫助的,我在頭條號也發過幾篇字謎類文章,可惜無人問津,只能說喜歡字謎的朋友確實越來越少了,所以您提出這個問題,我猶如看到了知音,十分欣喜的為您解答。

閒言少敘,言歸正傳。

借字法,算是字謎中最基礎且應用最廣的方法,猜起來或是編出來都是最簡單的,沒那麼多彎彎繞繞,也不需要強大的知識支撐,有一定的猜謎基礎,懂一點技巧,基本就能搞定。

借字法,顧名思義,就是借用其他的字來交代謎底,所以您的問題就是怎麼借用,方式方法還是很多的。用文字也很難特別通俗易懂的講解,我就講解幾個最常用的方法,然後各舉一個典型例子分析,您應該就能瞭解其原理,對自創謎語很有幫助。

當然了,如果要自創字謎,還是要有強大的知識儲備的,編出來其實很容易,但是既合理又有深度,還是頗有難度的,畢竟是個人就能隨便猜出來,也就算不上是謎語了。

注:我儘量引用婦孺皆知的簡單謎語,方便講解。均打一字,就不一一註釋了。我把您當做有一定猜謎基礎的朋友來講解,特別簡單的就不解釋了,並且會帶有一些特簡單的術語,儘量不用。

一、合成法

這是最弱智的方法,謎面交代謎底的各個部分,組合起來就可以了。

例:

一點一橫長,一撇到南洋,南洋有個人,只有一寸長。

“南”也就是下方,字謎中上北下南,所以前兩句就是個廣。

後兩句重點在於“人”和“寸”,也就是個“付”。

全加到一起,就是個府。

說白了就是一部分一部分加一起,不行就變變形,很容易,幼兒園水平。

二、加字、減字法

就是交代一個字,加上或減去謎底成另一個字。

例:

人有它大,天沒他大。

這可以說是最知名的字謎之一,基本上婦孺皆知,其奧妙我就不說了,主要講原理。

“人”加上“一”就是個“大”,“天”減去“一”也是個“大”。

所以,謎底為一。

三、離合法

這個算是進階方法,就是取兩個以上的字各取一部分,再組合。

例:

孔雀東南飛。

這也是家喻戶曉的字謎,尤其是姓孫的朋友,譬如在下,都知道這個字謎,因為謎底就是孫。

“飛”就是沒了、去掉。

孔的東沒了,剩下“子”,剛才說過了,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雀的南去掉,剩下“小”。

加起來就是孫。


說的很多了,就講這麼多吧,還有很多很多方法,一時半會講不完的,如果您確實喜歡,網上搜索看看,自己理解理解都沒問題的,如果不懂歡迎隨時問我。

我為什麼就說這麼多,因為編字謎不是你會原理就可以的,沒有那麼簡單,您也看到了,譬如“飛”代表去掉,還有東西南北的使用,字謎裡相關知識點太多了,必須得會這些才能編字謎,光會原理然並卵,別說編了,猜都費勁,解決幼兒園級別的還差不多。

沒關係,如果您確實喜歡字謎,很願意和您討論,因為現如今喜歡字謎的太少了,能碰上很幸運。

如果您有想編成字謎的字,自己編不出來,我很願意幫助您編,自認為還是有一定功底的,變成打油詩啥的,或者編一個人的名字在裡面表示愛意等等,我基本上都能勝任,學生時代經常玩這個。


語留人


字迷多出象形字,

取其形意話迷題。

拆組好似講故事,

通順巧妙如詩句。

形象意合能符題,

即為破解字之迷。

俗雅通順意在真,

務實形象出自身。

可雙可單可成語,

又可成句詩詞對。

留句民間廣留傳,

祝興聊天解悶煩。

講究藝術巧組合,

斟字酌句通順樂。

隨合情理靠自悟,

取其意形自然通。

一點一橫長一敝下南洋(廣)

上邊毛下邊毛當中一個黑葡萄(眼)

千顆樹萬顆樹權上結出一獨婁(麻子)



無名小草134387980


借字猜迷應精準足已。


愛財老人


一字

人有它大,

天沒它大。


阿軍2020


忐忑

心上有事時,

心下沉思思。

上下兩相決,

拿定人有幾。

附言:借字創編字謎



郭璽清


一字十一筆,

無橫無豎無鉤。

跑去問孔子,

子曰:“無味也”(打一字)


廣法居士


借用其他字交代謎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