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硬筆到底容易嗎?硬筆和毛筆書法究竟有什麼不同呢?

美人魚愛寫字


相對而言,硬筆學習起來要比毛筆容易一些,一是現時代無論男女老少大多都有寫硬筆的經歷,用硬筆比用毛筆更熟悉;二是硬筆書法的內涵元素少於毛筆,比如用筆技巧、墨法等等。當然,要把硬筆字寫到很高的水準,也是非常不容易的。簡要談談毛筆書法與硬筆書法的不同之處。

(一)毛筆書法中的用筆之法是關鍵,而硬筆書法筆法與字法同等重要。毛筆是以軟取硬,硬筆則是以硬求軟。“用筆千古不易”,傳統書法始終視“筆法”為第一要務,比如中鋒主筆,極推崇並追求線條的法度(質感),許多傳統書家平生習書的主要精力也是放在“用筆”的突破上。而硬筆,則是把結構、結體的字法推到很高的地位,線條形式單薄平直的缺憾,更需要結構的嚴謹美觀來加以彌補。

(二)毛筆的“墨法”是藝術構成中的實體元素,而硬筆幾乎不涉及“墨法”。硬筆書法可以通過加大提按的力量,寫出來的線條也可以有粗細、濃淡、枯溼、澀滑、疾緩等,但不可能像毛筆書寫那樣的“墨分五色”。傳統毛筆書法中“用墨”這一塊,對於硬筆來說基本上是無現實意義的。

(三)硬筆的“章法”與傳統毛筆在追求效果的側重點不同。毛筆可以通過豐富線條形態變化來營造“書即畫”的視感,而硬筆則通常以“矩陣式”排列來組構章法佈局的藝術。傳統毛筆的書寫過程中為追求“動態變化”,可以採用“小大”之法使行氣通潤,個別字甚至可以“大得出奇”、“小的過分”,最終以點畫肥瘦、間距、密度、留白等方法使其保持“平衡”,而硬筆則要求全局中字幅大小不宜過分跳脫,否則就會顯得凌亂不堪。

抱庸認為,硬筆與軟筆書法,最核心東西是相同的。書法藝術之所以稱之為藝術,本身就包含形式之美、氣勢之美、文化之美,是書寫者的技藝工巧、文化內涵、性格情懷的綜合反映,優秀的書法就源自於持久的修行,所以無論毛筆硬筆,要把書法寫得很好,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抱庸淺談。插圖為抱庸硬筆習作。


抱庸詩書


首先我覺得,學習任何東西都一樣,學習容易,學“好”,都不容易。這個在於自己對“好”的標準。

有些人覺得寫得規範、能滿足日常書寫需求,就可以了那相對還是簡單一些,只要自己學習的方法正確,加以持續的練習,進步還是很快的。相反,如果方法不對,又不努力,那麼,確實不容易。

硬筆和毛筆的不同有很多:

1/首先是工具。

毛筆指的是我們國家特有的毛筆書寫工具,因為筆毫比較軟,現在也有叫“軟筆”,相反的,筆鋒是硬的,比如:鉛筆、圓珠筆、中性筆、鋼筆、粉筆等,都是硬筆。

2/使用方法不同。

由於工具的不同,在使用是的方法自然不同。

“惟筆軟則奇怪生焉”,古人這句話,表示毛筆筆毫的軟,可以產出更多的書寫變化。毛筆的使用,毛筆具有軟的特性,但是軟中又有彈性、起伏變化,所以可以書寫出變化多端的效果。具有很強的藝術性。

硬筆則簡單一些,因為筆毫是硬的,書寫時變化不大,更容易掌握,也沒有蘸墨等的要求,因而作為一種實用工具,被廣泛推廣。

補充的一點:雖然硬筆和毛筆有很大區別,但是在書寫漢字時,他們的方法和規律時一樣的,就是要根據筆畫的運筆動作和連貫方式,進行書寫。


夢書閣05老師


學習硬筆書法容易嗎?我只能說難了不會,會了不難!硬筆和毛筆書法最大的不同就是觀賞性和收藏價值不同!

硬筆書法現在越來越流行了,而且硬筆書法很實用!不管是毛筆書法還是硬筆書法學起來都不是很容易,我們所看到的國內的一些硬筆書法大家,很多都是有毛筆底子的,也就是說,這些書家的毛筆書法也都很好,甚至超越了硬筆書法水平。

如今,很多書法愛好者,都是臨摹今人的硬筆字帖,臨摹今人字帖上手快,但是進步空間有限,因為臨摹今人再好,也無法超越今人!所以說,我建議學習硬筆書法的朋友可以用硬筆臨古。我認為,臨摹古貼雖然不是唯一的方法,但是是最有效的途徑!

另外一個問題就是,硬筆書法和毛筆書法有什麼不同呢?首先,從觀賞性和審美角度說,是有很大差別的,硬筆字太小,而毛筆字很大,從觀賞的角度硬筆不如毛筆!而且,全國各個大型書法展覽基本是以毛筆居多的!其次,收藏價值也不一樣!很多書畫收藏家基本上都收藏毛筆書法,很少有收藏硬筆書法的。還有就是,市場上拍賣書法作品,基本都是毛筆書法。可能是毛筆書法的歷史悠久,底蘊更深的緣故!

強哥淺談。


強哥書畫


學硬筆肯定容易過毛筆,硬筆寫工整漂亮只要多練習就不難,但要臨出古貼的韻味追求筆法的變化更上藝術一層樓,就比較難了,至少目前我是業餘愛好,有心進步未必能跨入專業領域[捂臉]我只練習硬筆不會毛筆純屬自娛自樂。。。







湘遇詠春


我也寫寫




管戈


學好硬筆字說難也難,說容易也容易,這就好比學一門技術,看起來挺難的,只要你找對了方法又容易!說難吧,你從小讀書用的都是硬筆,長大了也不見得寫的有多好,原因是你沒有找對方法系統的學習。

硬筆書法和毛筆書法還是有區別的,比較起來,毛筆書法的表現力更豐富,寫字的方法也更難掌握。因為毛筆的提按頓挫等技法都要力度適中,不象硬筆字線條粗細根本沒多大變化;毛筆書法歷史悠久,名作無數,這是硬筆書法無法相比的;雖然現代人普通用硬筆,因此出現了一些硬筆書法的大師,這是值得稱道的,但是真正搞書法創作的,更多人選擇用毛筆。




大軍書法


硬筆書法藝術:主要是通過線條與結構的變化,來表現出書寫者,對書法藝術的感受和認識。追求的是:個性.情感.美感.意境。硬筆書法主要是滿足“實用性”。關健要做到書寫快捷和規範。

由於硬筆筆尖材質比較硬。其一:線條變化沒有軟筆(毛筆)的變化大,“張馳”難以把控。極難達到“心”裡“想要”的較果。

其二:線條相對於毛筆要細微得多,字型也小得多。該粗的地方(線條)粗不出來,該細微的地方細得看不見,該藏的地方藏不住,該露的地方也露不出來。而所謂的鋒則完全“鋒”不了了。

但,硬筆對比毛筆容易控制,只要求規範.勻稱。極易上“心”上手。



鍾正7


首先,我們來先把一個道理說清楚,就是不論什麼東西,你要把它學好了都不容易。學書法也是這個道理,不論是硬筆還是毛筆,學好了都不容易,如果容易的話,那滿大街都是各種書法家了。我們來學習書法,不是因為它容易才來學,而是因為喜歡才來學。

當你對這件事真正是發自內心喜歡的話,容易或者難不是問題了,因為你樂在其中,有句俗話說得好:“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你喜歡它,你就會用心去學,這個時候就覺得沒啥難的了,就看你功夫下得深不深了。

硬筆書法和毛筆書法最大的不同就是書寫工具不一樣,因而表現力會不同。毛筆書法的表現力更加豐富,因為“筆軟而奇怪生焉”,硬筆因為工具的限制,表現力大打折扣,但是硬筆的實用性比毛筆更強。雖然工具不同,但二者更多的是相同的地方。

第一,書寫對象一樣,都是以漢字為書寫對象。因此,在筆法、結構、章法方面都是大同小異。

第二,學習方法一樣,都是以臨摹字帖為主,而且都是建議以學習古人的經典法帖為主。臨摹的要求也是一樣的。

第三,都是要持之以恆的學習,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是學不出來什麼的。

硬筆書法和毛筆書法最好不要分隔開,我是建議一般人最好是硬筆和毛筆兼修,這樣雙方會相互促進。硬筆書法主要以結字為重點,這樣對毛筆書法的學習有促進作用。同時學習毛筆書法的時候,有些筆法是可以用到硬筆書法上面的,可以增加硬筆書法的表現力。

例如,學習過毛筆書法之後,你會懂得如何切入,轉折的地方如何處理,收筆的時候是怎麼收筆等。學過毛筆書法的人,如果再好好練練硬筆書法,一定比只學硬筆書法的人要寫的好。

以上是南山的一些體會,與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能夠關注和支持我哦。


翰墨今香


關於硬筆與毛筆的難易,你如果問顏真卿,他肯定說毛筆多容易啊;但你若是現在走到大街上隨便拉住一個人問,十個有十一個會說當然是毛筆難。

記得我當年學書法時,是毛筆和硬筆一起練的。大約三個月左右,硬筆就有一點感覺了,但毛筆直到現在,也還在不斷學習摸索中。

古人覺得毛筆容易,是因為他們從開始學字起,就用的是毛筆。而現代人開始學寫字,則用的是硬筆。使用習慣的不同,是現代人覺得毛筆難學的重要原因。

同樣是書法,毛筆與硬筆的區別在哪?二者最根本的區別在筆頭。

硬筆的筆頭堅硬、尖銳,彈性較小,而毛筆的筆頭柔輕,彈性較強。這種不同的性質,使得硬筆寫出的線條粗細均等,頓挫較小;而毛筆寫出的線條變化較大,提按頓挫幅度大。

正因如此,故硬筆強調結構,對筆法要求相對較低,而毛筆對筆法要求較高,同時結構、墨色變化也更豐富。這才是毛筆比硬筆難學的根本原因。

以“伯”字為例,大家是否覺得毛筆要難很多?

從哲學的角度講,書寫習慣的不同,是毛筆難於硬筆的外部原因;而筆法等要求更高,則是毛筆難於硬筆的內部原因。

不說了,趕緊鋪紙提筆練字去。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千年蘭亭


硬筆和毛筆從材質上區分一個是“硬”,一個是“軟”;但從藝術效果上,卻是要講究一個“軟”,一個“硬”。



這就是區別,為什麼這樣說呢?

毛筆萬豪皆弱,但要求劃出“筆力”的勁挺;


硬筆剛勁挺直,卻需表現出“圓柔”的瀟灑。

淺顯地說,毛筆書法無論書寫與鑑賞,注重的其實只有一點:就是筆力。

“筆力”是任何一個書寫者功力最直觀的體現,筆法、結體、章法及任何書體……只有建立在筆力基礎上才能縱橫捭闔……。


而硬筆書寫的筆觸卻是要在極少筆法的限制下展現出輕重、頓挫、緩急的特點……,因此掌握毛筆的“硬”與把控硬筆的“軟”,如是為要。


“軟”與“硬”辯證關係,其歸根究底也就是控筆能力的強弱區分。再直白一點就是用功多少的積澱。

兩者(硬筆和毛筆):一個是腳鐐手銬中的狂舞;一個是馳騁捭闔下的收斂,但表達相同。大家說哪一個更容易呢?

[臨池管窺]謝謝瀏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