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日本的“女子挺身隊”究竟是幹啥的?看完你就知道了

在二戰時,日本為了建立所謂的“大東亞共榮圈”,對周邊國家實行了一系列的反人道軍事侵略行動。不過我們也都知道,日本國小人少,想要達到這樣的目的,就必須要有足夠的兵源,為此,日本軍國主義發動了一系列的“洗腦”活動,大力動員日本男子應招入伍,參加這所謂的“聖戰”。

而隨著大量的男子被應徵入伍,導致國內的大量勞動力缺失,為了填補這一空白,日本婦女成了當時日本國內的主要勞動力。但畢竟一些本該由男人去完成的工作,對於女子來說難度比較大,因此一開始的時候,也很少有人願意去。

二戰時,日本的“女子挺身隊”究竟是幹啥的?看完你就知道了

為了能夠動員更多的女性,日本政府不但加大了政策的力度,使得女性動員成為義務,更是在精神層面加大引導的力度,試圖建立起一種“自覺”的女性動員意識,說白了就是“洗腦”。那麼日本政府當局是怎樣進行“洗腦”的呢?

很簡單,當然是利用新聞輿論的力量,讓其大肆宣傳和鼓吹日本女性動員意識。那麼,他們又是怎樣開展的呢?

首先來說,為了應對日益匱乏的軍需物資,日本政府當局便於1943年制定了所謂的“國內態勢強化方案”,從而擴大了國民的徵用範圍,除了將特殊職業者列入到國民動員範圍之內外,還特別強化了對婦女的動員體制,其中就確定了男子禁止從事的17種職業,以便讓更多的男子從中解放出來,補充兵員,奔赴到前線。

當然,除了這十七種職業之外,實際上很多單位還在找尋第十八種,或是第十九,二十種職業,試圖讓更多的職業都讓女性去完成!

二戰時,日本的“女子挺身隊”究竟是幹啥的?看完你就知道了

為了動員更多的女性投入到國家的生產中來,日本新聞界便開始了大肆的鼓吹“女性動員就是實現女子報國的最佳途徑”,隨後便開始報道各地一些女性動員的具體狀況。當然了,這些報道有一部分是不實的,存在虛報的行為。不過為了讓更多女性投入到國家的生產中來,這也是其必要的手段之一。

而在這樣的瘋狂“洗腦”之下,女性的就業觀念隨之發生變化。根據1938年的《東京朝日新聞》當時的記載:“原本受到女性歡迎的商店售貨員的工作遭到了冷落,而從事軍工業生產則成為女性就業的首選”。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在日本政府的強烈動員下,日本女性的就業觀已經從原來的為了生活而就業,到現在的為了國家的需要而就業,已然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二戰時,日本的“女子挺身隊”究竟是幹啥的?看完你就知道了

此外,在1938年4月10日的《東京朝日新聞》中,一名女性還在報紙上發表文章稱:“一定要為了國家而站在生產的第一線,努力工作”。

根據日本歷史學家井上清在其著作《日本婦女史》中的記載:在1937年的時候,日本紡紗、制絲和絲織業的女工人數為83萬人;1944年,從事機械和金屬工業的女工人為90多萬人;在礦山從事勞動的女工為12.3萬人以上,而相比之下的1929年,這一數字僅為5.2萬人。

不僅如此,日本政府當局還於1943年9月在全國各地成立了由未婚女性組成的“女子挺身隊”。

二戰時,日本的“女子挺身隊”究竟是幹啥的?看完你就知道了

這些所謂的“女子挺身隊”,其主要的工作就在軍需工廠從事體力勞動,同時還得進行一系列的軍事訓練。

最初的時候,日本政府當局由於擔心徵用婦女會破壞日本原有的家族制度,因此“女子挺身隊”並非都是按照法律強制建立起來的,只不過是由某幾個組織號召成立的而已,其組織形式相對來說比較鬆散。因此當時加入女子挺身隊的女性數量並不是很多,更沒有達到日本政府的預期目標。

​而為了讓更多的女性加入進來,日本政府當局又開始利用起新聞輿論的力量,讓其開始為擴充“女子挺身隊”進行呼籲。其中最為明顯的一點便是強調,“女子挺身隊”並不會破壞日本原有的家族制度,而是以保護女性為主要目的。除此之外,還繼續進行了一系列的“洗腦”活動。

二戰時,日本的“女子挺身隊”究竟是幹啥的?看完你就知道了

在1944年3月的時候,日本政府又制定了所謂的“勤勞昂揚方策要綱”,繼續擴大了義務勞動的範圍,強化義務勞動的國家性,甚至還提出了“職場即生活”的口號,要求女性發揚奉獻的精神,強化學生及婦女動員的體制,強制女性加入到“女子挺身隊”中來。

更為重要的是,加入進來的女性,未經許可是不能擅自離隊的,否則就要按照“國家動員法”進行嚴厲的處罰。

因此,一些女子學校被迫關閉,全校的學生組成了挺身隊,加入到生產戰鬥序列中來。不過即便如此,這也無法滿足日本政府的要求,一些地方還是存在女性運用各種手段來逃避加入挺身隊的情況。

為了解決此問題,日本政府於1944年8月23日,用敕令的方式通過了“女子挺身勤勞令”,這一法令規定,凡是符合女性國民登記條件者,必須按照國家的要求,作為提挺身隊員進入工廠。而原本都是由未婚女子組成的挺身隊,現在也擴大了“選拔”的範圍,沒有孩子的未婚人也必須要加入挺身隊,從事體力勞動!

二戰時,日本的“女子挺身隊”究竟是幹啥的?看完你就知道了

在政府當局的一系列洗腦下,很多日本女性堅信自己是為了國家而勞動,是為了這場所謂的“聖戰”而勞動。在戰爭初期,她們不僅勤勞甘願地奮戰在工廠,而且還鼓勵自己的丈夫參軍,為了祖國的榮譽而戰。不得不說,這種行為的瘋狂性如此之盛,甚至從某種角度來說,這種瘋狂的行為簡直喪失了人性之底線。

除了這些以外,由於戰爭導致日本男子數量驟減,因此日本女性還擔負起了“生育繁殖”的重任。當然了,也許你會說,這不應該是很正常的事情嗎?但實際上並沒有這麼簡單,女性的“生育繁殖”在當時很大程度上受到國家的“控制”。怎麼說呢?

二戰時,日本的“女子挺身隊”究竟是幹啥的?看完你就知道了

我們知道,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國內青壯年幾乎都被送上了戰場,從而導致了兵力和勞動力嚴重匱乏的現象。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日本政府於1941年1月23日,制定了所謂的“人口政策確立要綱”打出了“為了國家生育繁殖”的口號,提倡多生多育,並將女性的結婚年齡在原來的基礎上提前了三年,甚至還確定了一對夫婦平均要生育五個孩子的目標,從而來確立他們那所謂“東亞盟主”的地位。

從這個時候起,日本國內的新聞界便開始大力鼓吹“生兒育女是女性報國的義務,也是守護家園的使命!”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日本政府這樣的規定,等於就是將國民個人的結婚和生育等一系列問題與確保兵力和生產力等戰爭國策給強制的聯繫起來,從而使其成為推行戰爭的重要手段。

參考文獻:《日本史》、《日本婦女史》等;

以上圖片均選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