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員:“五分鐘安全思考法”,是個啥?

眾所周知,安全生產的落腳點在基層。而規範現場作業行為,推行標準化作業是做好基層安全工作的關鍵。

實施職工的“五分鐘思考法”,即“一分鐘思考勞保穿戴;一分鐘思考操作步驟;一分鐘思考潛在危害;一分鐘思考補救措施;一分鐘思考逃生路線”,則能夠起到正確引導員工從小事做起,規範操作的作用。

一分鐘思考勞保穿戴

勞保著裝是一個看似簡單而基本的問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卻總是有人做不到,因此我們提倡在上崗前“一分鐘思考勞保穿戴”。

安全員:“五分鐘安全思考法”,是個啥?

小小勞保用品,可以在關鍵時刻保護我們的身體。在上崗之前,用一分鐘的時間思考一下自己是否已穿戴勞保用品,穿戴方式是否正確,要做到:不管天氣有多熱,工衣一定要穿戴好;不管活兒有多小,手套一定要戴好;不管操作有多熟練,安全帽要戴好;超過兩米的高空作業都要把安全帶繫好。

一分鐘思考操作步驟

有些職工做事只講結果不講過程,認為只要將任務完成就行了,沒必要拘泥於操作規程。這種不講過程控制的工作方式是極其危險的,有可能帶來不可估量的後果,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為此提出了“一分鐘思考操作步驟”,其具體含義是:在具體幹任何事情之前,首先仔細想一想它的操作規程是什麼,我這樣做行不行,符不符合正確的操作要求。

安全員:“五分鐘安全思考法”,是個啥?

通過這短短的一分鐘,想清楚了操作步驟,幹起活來就會得心應手。就拿開關閥門來說吧,應該先開哪個,哪個應該後關?在考慮了這些問題之後,再去現場操作就簡單多了,也就不會出現手忙腳亂的情況了。這樣既節約了時間,提高了效率,更可以減少事故的發生。

一分鐘思考潛在危害

以往我們只是在做各種風險評估或做各種預案時,才會進行危害分析。員工應在上崗前,每天花一分鐘左右的時間,想一想自己身邊有什麼安全隱患,然後再結合班組已查找出來的隱患,在班前會議上進行交流與溝通。

安全員:“五分鐘安全思考法”,是個啥?

這樣使得風險評估進行得更加全面,還能將評估出來的風險讓所有人都知道,不會出現上下脫節的情況發生。大家瞭解了潛在的危害,也就會更加註意保護自己,避免事故的發生。

一分鐘思考補救措施

“一分鐘思考補救措施”是“一分鐘思考潛在危害”之後的相關環節。針對存在的風險與危害,每天上崗前進行短短的一分鐘時間的思考,尋找相應的補救措施。

安全員:“五分鐘安全思考法”,是個啥?

對於職工想出的各種措施,要做好記錄。採用有效的措施,確保隱患消滅在萌芽之中。這種簡短的一分鐘思考,調動了職工的積極性,提出了許多安全小絕招。

一分鐘思考逃生路線

上述的四分鐘都在強調事故的預防,但是當事故一旦發生後,選擇正確的路線逃生對保護員工的生命健康至關重要。

安全員:“五分鐘安全思考法”,是個啥?

因此,提倡職工每天進行一分鐘的安全逃生路線思考。這一點借鑑了日本人的經驗,他們在到一個地方如賓館之後,第一件事就是查找安全通道,因此當賓館發生火災之後,一般很少有日本人受傷的消息。我們提倡一分鐘思考逃生路線,就是要培養員工的安全自救意識,當危險不可避免地發生之後,在無法控制局面時,要能夠迅速地找到逃生路線,防止更大的人員傷亡,對自己負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