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请远离那些正能量爆棚的人

斯坦福心理学教授 Kelly McGonigal 做过一项调查。她跟踪 3 万美国成年人整整 8 年,分析这些人经受的各种生活压力和健康状况。

研究结果一经发表,说 “颠覆认知” 都算轻了。


心理学家:请远离那些正能量爆棚的人

Kelly 教授的 TED 演讲


在调查刚开始时,Kelly 问了这 3 万人两个问题:


“在过去的一年里,你感受到了多大压力? ”


“你认为压力对健康有害吗?”


8 年后,Kelly 发现:


那些认为压力对健康有害的人,会经常失眠、内分泌失调,并且诱发癌症或心脏病,最终使得死亡的风险增加了 43%,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相反,同样承受着极大压力、但不认为压力有害的人,死亡的风险非但没有升高,甚至比起那些压力更小的人,他们的死亡风险更低。


心理学家:请远离那些正能量爆棚的人


Kelly 由此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真正有害的,从来不是压力本身,而是我们认为 “压力有害” 的想法。


为了发掘这个现象背后的原因,哈佛心理教授马修·诺克 Matthew Nock 决定:直接从生理角度监测,对压力持不同看法的人,在面临压力时,心脏和血管的功能是否有区别。


简单粗暴的研究方法, 催生了简单粗暴的研究结果:无论你怎么看待压力,在压力面前,所人有都会心跳加快。


但是,心血管的机能却大相径庭。


那些觉得压力对健康有害的人,一旦感受到压力,除了心跳加速,他们的心血管也会开始收缩。长此以往,心血管想不出点问题都难。


而那些不把压力当成害人精的人在压力面前,尽管心跳也会加速,但他们的血管会保持松弛。


也就是说,这颗砰砰跳的心脏,是以一种更健康的方式在活动,就和你感到振奋、开心、或是受到鼓舞时的心跳方式类似。


“用积极的眼光看待压力” —— 说得轻巧,这一句漂亮话就够了吗?


我从不给你们煲鸡汤,只教你们煲鸡汤的方法。今后每当你感受到压力,试试 Kelly 教授的 “压力思维三步曲”:


第一步:承认压力的存在。也就是说当你感受到压力时,不逃避它,允许自己感知到压力,包括它是如何影响身体的。观察自己面对压力时的生理和心理反应,以及自己所处的环境。记录下来,慢慢你就能总结出自己和压力的相处规律。


第二步:欢迎压力。有压力,说明眼下你面对的事情和人,是你在意的,珍惜的,对你很有价值的。这不仅很正常,还是好事啊!


研究表明,压力会促使我们人体分泌催产素,调动并增强我们的社交机能。同时我们加速跳动的心脏,也在往大脑和身体的各个角落输送养料和氧气。压力肯定不是来害你的,明明是来帮你的嘛~


第三步:运用压力给你的能量。不要浪费时间去想,怎么才能缓解或消除压力,而是要思考:造成压力的根本问题是什么?怎样的努力才能直接作用于压力的导火索?


一步两步,两步三步;一次两次,两次三次……


相信你会逐渐感受到压力的好处,更能培养出自己应对压力的策略。

心理学家:请远离那些正能量爆棚的人

Kelly 教授的 TED 演讲


我们再看长远一点:这种思维的改变,是更多积极变化的催化剂。


往往我们会觉得:有些问题根深蒂固、难以改变,但这并不表示我们无能为力。既然压力本身不可避免,那不妨把每次和压力的相遇,都当作收获了一个去利用压力的机会。


这些思维模式上的小改变,会激发一连串深入的变化,最终堆砌成我们的心理韧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