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了,你們感覺在家舒服還是在公司舒服?

地久天長zq


這個問題要看大家想要的是什麼。

對於養家餬口大眾來說,擁有金錢的多少是衡量的唯一標準,為了賺更多錢寧願不眠不休,所以上班是唯一的選擇。

對於學生來說,他們現在正是享受生活的好時候,睡懶覺,曬太陽,玩遊戲,看電視,不亦樂乎,所以在家是最好的選擇。

對於自律的人來說,疫情不會對他們造成太大的影響,因為他們的工作或者生活大多都是穩中有序的展開。

對於我來說,活著就得用錢,那就必須要上班;要想生活質量越來越好,那就得自律。

希望以後能夠實現自律人的生活,就算是在家也能夠有序的完成既定的目標。


看遍人間故事


在家千日好,上班一時難

就像之前說的,在家辦公不論是從現在辦公的條件和系統設備來說,現代職場人在家辦公從客觀上講,除了特殊工種工作性質無法在家辦公外,其餘的普通工作任務完全可以在家就能完成,從線上辦公各種軟件、資源和工具來說,在家辦公或者在異地辦公完全可以滿足,之所以在家辦公看上去效率不高,主要原因不是在家辦公辦不了,而是你習慣了企業“監工式”的工作習慣,感覺木有人傍盯著,自己的精力就會被其他事務打擾,其實只要你真的意識到在家辦公的好時,你不會希望此時復工的。

復工更不適,問題一大推

當你望穿秋水期盼早點復工上班的你,好不容易復工了,可是剛復工就遇到了很多問題甚至有些糟心的事情:

收到人事部關於裁員調崗的通知,你是籤不籤?

收到人事部的降薪通知,你是隻拿著基本工資繼續幹還是不想被企業壓榨而離職?

收到單位鼓勵辭職的通知和停薪留職的通知,幹了也是義務,老闆和合夥人能不拿工資幹活,你一打工仔你能也這樣“同舟共濟”嗎?

這些糟心的事情一件接一件,此時你一定非常渴望早知道是這樣的難,還不如在家辦公的自在和舒服。

調整心態,做好職業規劃,從容面對

對於有以上這些困惑的職場小夥伴來說,我只想告訴你,不論你最後是作出什麼樣的選擇,希望你都能調整好心態,用積極的心態去面對一切的困難和挑戰,不輕信單位的花言巧語,要有自己的理智的判斷,同時需要認真思考自己的職業規劃與未來發展方向,下定決心從容面對自己的職場人生!


職場戰鬥力


1、舒服的方式不一樣

在家是放鬆,不管是身體還是心理,都是放鬆下來,不去操心工作的進度,也不擔心工作的質量,可以舒舒服服的睡到自然醒,想吃什麼就吃什麼,不想吃就不吃了。

可是經歷了那麼久的居家生活,上班也有特有的舒服,作息開始有規律,身體不再綿軟無力,心理不再焦灼,有事可做也是一種舒服,心理上的成就感只有工作的成功才能給予。

2、對人的影響不一樣

家是港灣,工作是行船,家是修復,工作是行進,所以在家裡的時間是必須的,但不能太久,就像電影裡一句話“在家都快躺退化了”,家是溫柔鄉,可是也會消磨鬥志,所以我們需要家的停歇,可是工作才是所有人的“荷爾蒙”,如果之前這樣說,可能會說我矯情,現在經歷了1到2個月的“葛優躺”,相信大家都有體會,所以工作應該是人的常態,在工作中才能得到認可,才會有贏的興奮。

3、工作是在家的底氣

工作的收入才能支付家的溫馨,工作的回饋才能成為家的溫情,失去工作的家可能就是“貧賤生活百事哀”,雖然物質不能決定一切,可是基本的物質滿足才能促進“上層建築”的發展,沒有工作的底氣支撐,家就要成為飄萍一片,無根無基。



心底的語5577


在家是放鬆,不管是身體還是心理,都是放鬆下來,不去操心工作的進度,也不擔心工作的質量,可以舒舒服服的睡到自然醒,想吃什麼就吃什麼,不想吃就不吃了。

可是經歷了那麼久的居家生活,上班也有特有的舒服,作息開始有規律,身體不再綿軟無力,心理不再焦灼,有事可做也是一種舒服,心理上的成就感只有工作的成功才能給予。家是港灣,工作是行船,家是修復,工作是行進,所以在家裡的時間是必須的,但不能太久,就像電影裡一句話“在家都快躺退化了”,家是溫柔鄉,可是也會消磨鬥志,所以我們需要家的停歇,可是工作才是所有人的“荷爾蒙”,如果之前這樣說,可能會說我矯情,現在經歷了1到2個月的“葛優躺”,相信大家都有體會,所以工作應該是人的常態,在工作中才能得到認可,才會有贏的興奮。

工作的收入才能支付家的溫馨,工作的回饋才能成為家的溫情,失去工作的家可能就是“貧賤生活百事哀”,雖然物質不能決定一切,可是基本的物質滿足才能促進“上層建築”的發展,沒有工作的底氣支撐,家就要成為飄萍一片,無根無基。


開封歐金跨境


大家好,我是遷琢彧,工程界,工程師,對我而言是在家舒服。

自2014年畢業,小編我就背井離鄉,開始了聚少離多的工作旅程,對家那是有一種深刻的眷戀。

我是四川人,土木工程專業。畢業前夕,還想留在四川,可惜工作競爭激烈,最後應聘到了雲南昆明。

工程一線的工程人沒有穩定的工作場所。

工程一線因工程的誕生而存在,工程在哪裡,我們在哪裡。每個工程都有一定的生命週期,我們在這個生命週期中介入或者離開。因此,我們可以說是過著顛沛的生活。

工程一線沒有穩定的節假日。

工程上沒有節假日的說法,工程日曆是一週7天,沒有國家法定休假日的說法。工程有進度,要趕工期,抓生產,沒有假期可放,要休假只能輪休。如果正常的放假,工地就得停工,那麼多工人怎麼辦?設備怎麼辦?出來掙錢的,不是來度假的!

2014年-2017年,在雲南昭通巧家縣東坪鎮,與四川寧南縣一江之隔。那時是建設溪洛渡水電站的移民引水工程,相對比較穩定,雖處在大山之中,但在金沙江邊上,一年四季風光還不錯,不至於枯燥到乏味。一年能回2次家,國慶節一次,春節一次。

2017年-2018年,雲南昭通巧家縣藥山鎮。地處三千多米的海拔,高寒牧區,冬季零下10度,11月份開始下雪,時常可以堆堆雪人;夏季,最高氣溫也不超過18度,巧家縣城的氣溫達到40多度,位於高山之上,工地生活別有一番風味和愜意。一年也保持在回家2次。

2017年年底,遇上了人生的另一半。她在昆明,我卻遠在天邊。

2018年下半年-2019年初,受公司委派到雲南臨滄市做市場,奔波在臨滄各州縣。上山入谷,跨江越嶺,雖然車途勞頓,卻也歷練不少,至少經常可以回昆明。在昆明租了套房子,開始營建新家園。

2019年,我加入國際工程大軍,奔赴緬甸曼德勒,這是我參與的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國際工程。因為這個工程工期短,大部分時間都是籤商務簽證,每70天可以回昆明一次,與她團聚。

2019年年底,我們步入婚姻的殿堂。2020年年初,新生命在孕育當中,年底將迎接他的到來。

所以,就我而言,我期盼能夠回家辦公。我珍惜這份家的溫暖,割捨不掉對家的眷戀。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為早日能夠回家陪伴家人而無生活之憂而不懈奮鬥!


遷琢彧


不能總想著舒服,也要想想公司!

第1:從公司實際運營來說,絕大多數公司還是需要一個固定的場所,即很多人按時去公司上班做事。比如說快遞物流業,都是要實際運營的,去收件、送件,在家真做不了。即便我做的倉庫管理崗位,也不大可能在電腦裡操作收貨發貨,那都要成了科幻了![大笑][呲牙]有一些文職類的崗位吧,或許可以在家完成吧!

第2:其實我們公司上個月就復工了,一直在公司實際操作。公司運營,需要眾人的齊心合力,一些諸如實操的活是一定要在公司完成的,你不可能把流水線帶回家吧?[我想靜靜][捂臉]但也不是文書一類的活就可以在家做了!須知,公司文件是有等級管理的,甚至加密的,是不大可能開放式的。還有就是,大家在一起,溝通成本會少很多,不然就是一會電話,一會微信,一會郵件等等,很繁雜。 有些事,大家在一起,很快就解決了![贊][贊]

第3:人需要運動,如果長期在家“宅”久了,對身體也不好。每天按部就班的上班,工作,下班,身體機能是得到鍛鍊的。如果累了,就週六週日好好休息。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就是這個道理。不要貪圖太安逸的生活和工作,害的可能是自己!所以說,復工了,就得像以往一樣好好做事![可愛][玫瑰]



悠優閒語


復工了,到底在單位舒服還是在家舒服?談談我的真實感受。

我在荊州,這次疫情荊州也是影響比較嚴重的地區。尤其是我工作在洪湖,家住在松滋,都是高風險區。由於住在山裡,封城期間,相比在社區的人會更加相對自由些。但是山裡沒有網絡,每天都是陪孩子寫寫畫畫、講繪本、玩遊戲。通過這兩個多月的陪伴,孩子們跟我的關係更融洽了。以前由於工作忙,跟他們相處時間少,這次疫情假期正好可以做以補償。直到前天覆工,回到單位,又要開始忙碌的工作了。正好你問到這個問題,我也把我的心理感受分享一下。

我是工作狂的性格,如果不做點兒事,我會覺得內心不安。我喜歡在職場上發揮自己的才智和能力。但是這次復工以來,可能是在家待的時間久了,跟孩子相處多了,內心竟然有些失落,對假期的生活充滿了回憶。

但是,我在家的那段時間,前二十來天確實感覺到很幸福,直到過了正月十五,我的內心開始發慌,沒有工作做讓我感覺無法落地。

在家有在家的好,在單位有在單位的好。不管是哪種舒服都有相對性,並且是在一定時間內。畢竟,人生不是純享樂,也不是純拼命,二者兼有之才是最優的人生。儘管我現在心裡很想家人孩子,但是這只是個人情感的流淌,等假期來了再去陪伴也是未嘗不可的。之所以有這樣的情愫,完全是處在假期和復工的過渡期。

對於職場人來說,再多的陪伴也抵不過工作的充實,再多的忙碌也抵不過一刻團聚的幸福。

希望我的回答幫助到您。


關注【有空讀書】,學習職場生存小技巧,多多交流,一起成長。


有空讀書


在家工作的話,你自己的時間會比較自由,比如說早上幾點起啊,中午幾點吃飯啊,自己可以比較隨意的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而且在家裡工作,肯定會比較舒服,你習慣了這個環境,你早上起來都可以穿著隨意舒服的衣服,可以開著空調,可以坐在椅子上,也可以坐在床上,肯定會隨性很多。
在家工作你的工作壓力會小一些,不像在單位,會有領導盯著你,你會覺得你都不敢放肆一點,沒有人和你爭,你只需要按著自己的工作計劃來做就可以了,精神比較放鬆。
在家工作也會順手很多,比如說自己的電腦,自己的文件,自己的應用軟件,習慣的輸入法,習慣的U盤,習慣的電話位置,這些細節,都是會讓你感覺很舒服,自己的東西用起來肯定會比較順手。


在家裡工作真的不用很操心,不用擔心早上起來去單位會遲到,不用去擠地鐵,不用去打卡,不用擔心和領導之間的關係,或者是和同事的關係,不用顧忌部門的事情,只需要管好你自己。
同樣,所有的事情都是有兩面性的,假如你在家裡工作,你確實會很舒服,但是你也許會少了少許的鬥志,因為一些都是這麼舒服,這麼自然,安於現狀是最自然的狀態,慢慢的你的工作節奏就慢了下來,因為沒有工作的壓力,你的工作計劃,總會一拖再拖,沒有同事之間的攀比或者是業績的比拼,你的工作能力和潛力,也不會完全的發揮出來。
在單位上班,會有一個很好的工作狀態,每天穿上精神的衣服,畫上淡淡的裝,每天早上出了家,看到了明媚的陽光,會覺得美好的一天又開始了,太陽照過來總是覺得暖暖的,雖然擠車會很難過,但是在人群中擠來擠去,你會發現,你自己還活著,而且還是活蹦亂跳的,你還是社會中的一員,也許因為你的一個舉動,就會讓別人感動,讓個座給別人,扶一下站不穩的老人,真的會發現你自己是個美好的人。
和同事們在一起,總是會發現很多新鮮的事情,每個人的生活環境不一樣,有的人的生活在你這裡會覺得十分新鮮,你會知道很多自己不知道的事情,你會聽到不同地區的不同口音,你會慢慢的跟著同事們一起去吃不同風味的食物,工作上遇到困難了,你們可以一起想辦法商量著來解決,共同完成眼前的難題。

你們可以通過同事認識更多的人,可以擴寬自己的人際交往面,可以接觸到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你們平時聊工作的時候會忘記了時間,那真的是你們說起來,停不下來的一個話題,你善於去聊工作,只有你的同事會知道你說什麼,只有你的同事會明白你的想法。
去公司上班,可以瞭解到公司整體的人員架構,清楚每個人的個人職責,瞭解到部門的智能,與管理者的領導方法,可以慢慢的學習如何和上級溝通, 如何來管理下級,如果來做一個公司,如果將一個公司正常的運轉起來。包括如果你做的時間長,你甚至會知道一個公司的人力資源是如果招人的,是如果辭人的,老闆當年的成功歷程,公司曾經差點敗的灰飛煙滅的一刻,在單位,你可以知道很多很多..

總結如下:

優勢:

可以兼顧家庭事務、分擔家務。
2、不用把時間浪費在路途,避免開車堵車、擠公交等麻煩。
3、省錢。每月可以省下一筆不少的交通費、人際應酬費。
4、自由舒適。在家千日好,出門舉步難。 可以有沙發可躺,有電視可看,無領導盯看。


5、溫馨。在家有家人陪伴,溫馨。
缺點:

1、人際交往閉塞、信息閉塞。與同事間不熟悉,在業務溝通上不會很順暢;對於公司最新的戰略、業務調整都不一定能即時的瞭解。
2、在業務上容易落伍。在公司通過參加集體會議、培訓、技術座談等,這是提高業務能力、把握最新技術、提高自身業務水平的有效途徑,而在家裡這方面明顯欠缺。
3、容易養成懶散的毛病,家裡環境太好,容易懶散,造成工作拖拉,不能及時完成。
4、夏冬季節費用攀高。夏天或者冬天可能需要開空調,而該筆費用較貴;在公司這筆費用不用自己出。

所以具體哪個方式更適合你,還是根據自己的需要


劉老師817


各有利弊吧。我更喜歡在單位。

在家我需要一日三餐飯地做,還要帶小娃,還要輔導大娃上網課,還要幫著愛人上網課,從早上睜眼到晚上十一點,都是無窮的瑣事,而且都是雜事,沒有自己的時間,沒有一點脾氣。一天到晚窩在60多平方米的家裡,很少下樓,下樓戴口罩走幾百步就該回來做飯了。到了晚上十一點多,才躺在床上喘口氣,還想看看手機,睡不了幾個小時,又要起床,開始新的一天了。

在家的時間非常零碎,沒有讓你坐下來想事情寫點東西的時間。只能利用一些零零散散的時間,看看手機,孩子也想看手機,而且還會時不時地監督你,看見我玩手機,就跟媽媽打報告:“爸爸又在看手機。”我暈。有時候就想逃避,沒處逃。不知道別人是不是像我一樣,喜歡到衛生間,關上門,自己可以安安靜靜地上個廁所,不用管大孩叫小孩鬧的煩惱。但是不行,媳婦規定上廁所不準看手機,你上廁所時間長了,孩子就會敲門、關燈喊你出來。

孩子似乎永遠精力無窮,中午你困得不行時,孩子非要讓你陪他玩,玩著玩著自己就睡著了,孩子還會把你晃醒,爸爸別睡覺了,陪我玩吧。得,強打精神陪他玩。

我就盼著趕快復工,單位離家較遠。復工前還要隔離14天,隔離進了小房間我覺得突然自己解脫了。一日三餐送到門口、自己可以靜下來,疫情期間在家一個字都沒有寫,隔離期間寫了好多東西。前3天就把拖了一個月的課題完成了,還發表了一篇論文,每天還可以寫首小詩,還能遠程完成交給的任務。主要優點:

一是作息規律了。按照作息時間生活,該吃吃該睡睡,不用自己洗衣做飯帶孩子,各方面都會得到休整。

二是自己時間多了。大塊時間多了,可以集中精力讀點書,寫點東西,做點自己想做的事情了。想幹好一個事情,研究一個問題,沒有時間和精力投稿肯定是不行的。

三是參與工作是幸福的。人是需要工作的,疫情期間在家裡什麼事都沒有,覺得自己變成了一個廢人,幹不了想幹的事,是痛苦的。工作了,你就會有這樣那樣的任務,在完成任務中與人交流溝通,學習新知識,認識新的人和事,雖然忙,但感覺很好,從前的那個自己又回來了。而且更加珍惜工作了。

但又一想,媳婦在家裡就受罪了,既要帶孩子,照顧老人,又要在家裡線上授課,我在家裡還能幫忙,替她做點事,而我復工,她就得一個人撐起家庭重擔,深感內疚。


滴水之悟


復工是在家舒服還是在公司舒服?這個問題其實值得我們考慮的是要不要走出舒適圈。我們需要考慮幾點。

第一,在家,是完全不做事在家天天吃了睡睡了吃?還是可以在家辦公,比如做電商,微商。。。或者公司允許在家辦公,如果是這樣當然最好,但是如果是有孩子的家長,或許和家人一起住的剛剛步入工作的年輕人,在家要面臨這些問題:1,孩子嗷嗷叫要網課,吃飯,拉屎,哭鬧,出去玩。。。我們呢,抓頭髮抓頭髮,可能廁所才是我們最喜歡的地方,可以清淨清淨。哈哈。2,老爸老媽狂轟濫炸,為什麼不起床,為什麼天天看手機,為什麼被子不疊。。。感覺我們坐在那裡就是個錯誤。

當然在家的好處還是大大的有,與床和手機為伴,不用管今天洗臉沒,髮型帥不帥,衣服要穿什麼,老闆今天心情好不好。。。

第二,回公司,同事們都戴著口罩默不作聲,一臉嚴肅,沒有往日的歡聲笑語,感覺大家明明很熟悉卻又那麼陌生。看到同事的第一想法不是好久不見,而是快速想著他老家是哪是不是從疫區來的?抱著這樣想法的人們只能默默看對方兩眼誰也不離誰。然後消毒,消毒再消毒。然後就是吃飯問題,不敢去食堂不敢出去吃,只能自己豐衣足食自己做,想想都難以下嚥。然後大家就各自安好,安靜吃飯,繼續工作。當然如果不是疫情,相信我們會更喜歡在公司上班,雖然要看老闆眼色,但是至少我們不孤單。

我還是建議如果公司復工了,還是回公司上班,在家辦公無非是不想看到三觀不合的同事,但是這樣我們會越來越特立獨行,越來越喜歡自己一個人,沒有人會來適應我們,只有我們走出去去適應這個社會。

舒服肯定是躺著舒服,但是這是我們想要的嗎?就那麼一直躺著躺著躺著。。。

上班啦,年輕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