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說東周列國(110)

且說晉文公見了叔詹,大喝道:“你執鄭國之政,使你君失禮於賓客,一罪也;受盟復懷二心,二罪也!”命左右準備大鼎一隻,燒開滾湯,處叔詹烹煮之刑。

叔詹面不改色,拱手對晉文公說:“臣願盡言而死!”晉文公說:“你有何言,快快講來。”叔詹說:“君侯降臨數國,臣曾向君進言:“晉公子賢且明,其左右皆卿相之才,若返回國,必然會稱霸諸侯。” 在溫城盟會時,臣又勸君:'自始至終依附於晉。'天降鄭福臣有言而君未採納。今君怪罪於執政之人,寡君明知我無辜,堅持不肯讓我來晉營,臣以主厚臣死之義,自請就,以救一城之難。

“且說預料事物,一說就中,智也;盡忠謀國,忠也;臨難不避,勇也;殺身救國,仁也。仁、智、忠、勇俱全,有臣如此,於晉國的法律,該當烹刑嗎?”文公聞言慷然而起,命赦勿殺,禮遇叔詹。不一日,公子蘭到,晉文公命叔詹與石申父、侯宣多等以太子禮相見,然後入鄭國,鄭文公立公子蘭為太子。晉文公於是率軍解圍而退。從此,秦、晉便有不和之意。

晉文公回國不久,狐毛、狐偎、魏犨相繼去世。晉文公為失去良將而傷心。大夫胥臣進言說:“臣舉薦卻芮的兒子卻缺為卿相·請主公裁定!”晉文公說:“卻芮有大罪,怎可重用他的兒子呢?” 胥臣說:“像堯與舜這樣的賢人,為何有丹朱與商均這樣不爭氣的兒子?足見賢與不肖之間並無關係,君為何因其父的緣故·而拋棄有用之才呢?”文公說:“言之有理,請為寡人召來。”

胥臣說:“此人有才,臣早已將他請在家中,君宜以禮義召請。文公依言召卻缺。文公見卻缺身長九尺,隆鼻豐頤,聲如洪鐘,竟十分喜愛。於是拜胥臣為下軍元帥,拜卻缺為胥臣的副將。

周襄王二十四年,鄭文公逝世,公子蘭即位,是為鄭穆公。是年冬,晉文公患疾,先讓公子雍去秦國,公子樂去陳國,幼子黑臀去周朝王室。晉文公逝世,太子歡主持喪禮。即位為晉襄公。

話說為鄭國鎮守北方的三位秦將杞子、逢孫、楊孫,見晉國送公子蘭歸鄭並立為太子,氣憤地說:“我們為鄭守邊拒晉、鄭卻又降服晉國,不把我們放在眼裡。”公子蘭即位為君,三人更加不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