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鬆:病毒大戰,剛剛開始


如松:病毒大戰,剛剛開始

■文|如松老師

  1. 全球產業鏈斷了,這不是央行印鈔就可以解決的問題。
  2. 央行印鈔越多,意味著市場主體的債務率越高,意味著政府、企業、家庭部門越窮,最終就喪失了需求。
  3. 本次經濟全球化結束,意味著歐亞地區的一系列軍備競賽甚至戰爭開始了。


大家每天花很多心思關注全球疫情,但實際上真正的“病毒大戰”,已在其他戰場上劇烈上演,那些地方才是真正的主戰場。

隨著多國疫情蔓延,要麼進入緊急狀態,要麼提升國家警戒水平,收緊對社會的管理措施。

如松:病毒大戰,剛剛開始

無論這些措施以什麼名義出現,都會達到同樣的效果,那就是強化管理者的權力。


『多國“內戰”爆發』


第一場戰爭在內部爆發。

截止3月22日,俄羅斯確診感染病例367例,以俄羅斯的人口和國土面積,這樣的數字不足為患,但劇本卻在其他場合上演,普京宣佈希望自己擔任總統到2036年。

從內部來說,俄羅斯已經收緊了控制,自然也就沒人敢跳出來炸刺;就外部來說,特朗普、默克爾、約翰遜、馬克龍等人都在忙於抗疫,自己家裡的事讓他們焦頭爛額,自然就顧不上國際事務。

所以,在風平浪靜之中,普京輕鬆地達成了目的。

如松:病毒大戰,剛剛開始

再有就是沙特。隨著石油價格戰的爆發,更主要是隨著疫情的發展,王室對社會的控制力也在不斷強化中。正是在這一過程中,傳言老國王身體狀況不佳,王儲小薩勒曼迅速出手抓捕了可以威脅自己地位的其他王室成員,包括自己叔叔、國王的弟弟——艾哈邁德·本·阿卜杜勒阿齊茲親王、國王的侄子穆罕默德·本·納耶夫全家以及200多個沙特王子,名義一律是“叛國罪”,“叛國罪”就意味著他們生的希望已經極其渺茫。

一位沙特王室衛隊副隊長說,一時間沙特監獄人滿為患。

王儲小薩勒曼強化了自己的權力,為登上王位鋪平了道路。

疫情的爆發,成了普京和小薩勒曼鞏固自身政治地位的千載良機。

俄羅斯、沙特等國在忙著鞏固權力或進行清洗,其它國家也沒閒著。

隨著疫情不斷蔓延,很多國家宣佈進入緊急狀態,禁止一定人數以上的集會。可國會開會也屬於集會,有些國家的國會就只能進入休會狀態(西班牙、加拿大、伊朗等國議會已經休會)。

議會是對總統或總理權力的制約,當沒有了“緊箍咒”之後,總統、總理的權力自然會被空前放大,也就是說,國家緊急狀態相當於為一些人搬掉了絆腳石。


『印鈔解決不了問題』


隨著瘟疫的大流行,需求迅速下滑,很多國家已經進入了封城、封國的模式,許多國家的海外生產基地就處於事實上的“荒廢”狀態。這意味著以往數十年經濟全球化的成果被瞬間撕碎,也意味著全球產業鏈在瞬間斷裂。

當全球產業鏈斷裂之後,上市大公司的價值就出現崩跌,一些公司會直接破產,包括那些航空公司、旅遊公司、產業基地全部在境外的公司,等等。

當很多公司陷入債務危機之後,金融機構的壞賬問題就會集中爆發。這個時候央行無論採取降息或印鈔的手段來抵禦危機,註定都是無效的,因為全球產業鏈斷了,不是央行印鈔就能解決的。

次貸危機之後,各國政府通過增加債務的手段抵禦危機,可現在,以美國為首的許多國家的政府債務率都已經在很高的位置,通過這種方式來擺脫危機的路也堵死了。企業和個人在今天也基本沒有了加債務的空間,這條路也不通。

如松:病毒大戰,剛剛開始

上述拉動需求的手段都不靈了,怎樣拉動需求?怎樣將經濟拉出泥潭?更重要的是,怎樣才能鞏固自己的地位?

當各國宣佈進入緊急狀態之後,當議會這個絆腳石被搬掉、各國總統或總理的權力被放大之後,戰爭的決定可以隨時做出,戰爭的魔鬼隨時出籠!最終,更殘酷的“病毒大戰”可能就要打響了。

為何需要通過戰爭將這場“病毒大戰”推向高潮?

一切都源於需求,需求端才是真正的戲碼。

央行印鈔意味著什麼?意味著給經濟主體增加債務。次貸危機之後,歐美日央行都迅速將利率降到零或零以下,這意味著央行在以最大的能力給市場主體加債務,這就形成了股市和樓市泡沫。而本次全球股市的暴跌意味著泡沫破裂,而泡沫破裂意味著即便央行竭盡能力也已經無法再放大需求。

央行印鈔越多,意味著市場主體的債務率越高,意味著政府、企業、家庭部門越窮,最終就喪失了需求。

沒有了需求(或需求不斷萎縮),也就意味著當今世界龐大的工業產能就會報廢,隨之政府、企業、家庭部門的違約率就會不斷上升,銀行的壞賬率就會不斷上升,商業銀行就會倒閉,當代經濟體系這座大廈就會岌岌可危!


『戰爭,或許正在路上』


未來的需求在何處?或許只有兩個方向:

第一,北美肯定會重新迴歸封閉。

二戰之後尤其是20世紀60年代以後,美國的基礎產業一直在向歐亞遷出,隨著基礎產業的遷出,基礎設施的需求下降,這就導致基礎設施的年久失修,也出現了美國的鐵鏽區。在本次疫情告一段落之後,北美必然會進行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的重建,目的是將經濟從泥潭中拯救出來。

如松:病毒大戰,剛剛開始

為了通過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重建拉動自身的產業增長,一個重新迴歸封閉的美國就是必然,而北美自由貿易區會獨立於世界其他經濟體系之外。即便對外發生一些經濟聯繫,也會侷限在美洲國家和海洋國家。

第二,當北美重回封閉之後,就會逐漸走向自給自足,而亞歐很多國家的工業產能和基礎設施就會過剩,再也難以通過增加基建活動和工業活動拉動經濟。

此時,歐亞各國政府就會面臨失業上升,財政枯竭的窘境。為了轉移國內一系列矛盾、也為了製造需求,就必然走向發展軍火工業的道路。而發展軍火工業意味著政府的支出繼續增長,軍火的儲備期過去之後就需要報廢,這會導致財政拖累政府倒臺。為了給庫存的軍火找到“銷售”出口,就必然走向戰爭。

事實上,一戰之後的德國,自從1931年開始首先用基建活動解決了經濟上的需求問題和失業問題,當基建飽和之後就只能加大軍火生產進而拉動需求,這就導致德國負債率不斷上漲並面臨貨幣危機,而貨幣危機又會導致納粹倒臺。此時,海外的軍事冒險之旅也就開始了。

本次經濟全球化結束,意味著歐亞地區的一系列軍備競賽甚至戰爭開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