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鵰》包惜弱:當上王妃卻不幸福,柔弱的性格里早已暗藏結局

提起《射鵰英雄傳》,浮現在大家腦海中的形象無非是郭靖黃蓉之類。的確,他們有主角光環,全書幾乎都是圍繞著幾大主角的經歷來寫。但是,今天我想談的是容易被大眾忽略的男二的母親包惜弱。

包惜弱本與丈夫楊鐵心生活在牛家村,卻因一場意外救下完顏洪烈。自此,她的命運發生了重大轉折——原本的丈夫楊鐵心在軍官混戰中“死去”,自己無所依靠,耐不住“救命恩人”完顏洪烈的水磨硬泡功夫,從一個普通農婦一躍成為大金國的王妃。

但是,她這個王妃當得並不幸福。

偌大的趙王府,其金碧輝煌、奢華富麗之生活,她並不是享受其中。相反,她只願居住在王府竹籬後的三間烏瓦白牆裡。那尋常鄉下的居室陳設,一桌一椅、一磚一瓦幾乎與18年前牛家村的擺設一模一樣。而這小屋的女主人鮮有笑容,卻常常對著燈燭發呆嘆息,兀自想著心事。

包惜弱的不幸福看似源於18年前那場風雪驚變,其背後卻與她本人的性格有著莫大關係。接下來,本文將重點分析包惜弱性格導致其不幸福的王妃生活的三大原因,希望能夠給女性一些啟示和借鑑。


《射鵰》包惜弱:當上王妃卻不幸福,柔弱的性格里早已暗藏結局



01.人如其名,憐惜弱小,然而,沒有是非的善良,只會淪為邪惡的工具

金庸老先生給人物取名常有深意,不少小說裡的人物姓名都與他的性格、形象、身份相符。如江南七怪中朱聰就很聰明,韓寶駒善騎馬馴馬,又如黑風雙煞中梅超風輕功了得,來去如風。

“包惜弱”也不例外,意為憐惜弱小,有仁慈之心,包括小貓小狗、麻雀田雞等小動物受傷都會費心治癒,甚至因小動物們醫治不好而悶悶不樂。

可她的仁慈與憐惜又是沒有原則的。無論對方是敵是友,是好是壞,她都會忍不住施救。是以完顏洪烈被丘處機射傷倒在雪地裡時,包惜弱分明見到他與那些追殺的官兵著裝相同,明知對方絕非好人,卻依舊停不下救人的腳步。

而她這一救,其實是整個郭楊兩家悲劇的開始。

被救的完顏洪烈並沒有因此感激,反而見色起意,設計收買大宋官兵,讓官兵夜襲牛家村,自己卻假扮狹義豪傑,來個英雄救美。

不可否認,包惜弱是善良的,善良到她見不得小動物們受傷,看到丘處機殺死賣國走狗官兵會嚇暈,以致於18年後再回想起來還心有餘悸。可她的這份善良更像是因無法直面殘酷和恐怖才在自我的小世界裡創造出來的。她的無法接納世間之邪惡,才只願看見善良,甚至刻意製造善良來遮掩這世間的惡。

然而,這沒有是非的善良,沒有底線的仁慈終會被他人以利用。當善良被邪惡利用時,才更讓人感覺其愚蠢和無知。

《射鵰》包惜弱:當上王妃卻不幸福,柔弱的性格里早已暗藏結局


英國有一句諺語:如果沒有原則的考驗,一個人簡直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正直。

其實善良也是,如果沒有了原則的考驗,善良也可能變成偽善,無法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善。

年輕時,包惜弱的善良被完顏洪烈利用,致使自己與丈夫分離整整18年。而18年後,步入中年的包惜弱依舊守著“善良”,卻被自己的兒子完顏康利用。

完顏康抓了楊鐵心與穆念慈父女後,因擔心自己母親心慈,會將二人放了,致使自己被師父責罰,便故意將一隻活脫健康的小兔折斷後腿,送給母親醫治。一則希望母親將心思放在小兔的傷勢上,讓母親為治癒兔子而費力,無心再管自己的事;另一方面這也是一種討好行為,想要樹立自己在母親中的善良的形象。

雖然書中僅有過一回完顏康故意這段小兔後腿的描寫,但從他動作之利索,行為之連貫自然,不難猜測,在他們母子相處的18年中,這絕不是第一次。

我們都說善良應該要有底線和原則,這底線就是是非感。沒有了是非辨別能力的善良,只會淪為別人作惡的工具,助長了他人的邪惡與欺壓、瞞騙與利用。

包惜弱最終也因自己那沒有是非的善良和心慈被完顏洪烈哄騙,雖當上了王妃,卻失去了幸福。

《射鵰》包惜弱:當上王妃卻不幸福,柔弱的性格里早已暗藏結局



02.柔弱有餘,堅韌不足,一味心軟,面對危難和挫折,只能隨波逐流

若說包惜弱的善良只是她當上王妃的開端,那麼,她性格中的柔弱與遲疑則推進了事件的發展。

同樣是被官兵追逃,同樣是懷孕的女子,包惜弱與郭嘯天之妻,郭靖之母李萍的反應卻截然不同。請看書中的描寫:

包惜弱緊緊摟住丈夫脖子,死不放手,哭道:“咱們永遠不能分離,你說過的,咱們就是要死,也死在一塊!是麼?你說過的。”

楊鐵心心中一酸,抱住妻子親了親,硬起心腸拉脫她雙手,挺矛往前急追,奔出數十步回頭一望,只見妻子哭倒在塵埃之中,後面官兵已趕到她身旁。

包惜弱見不得殺戮和血腥,因為她沒有足夠堅強的內心來抵禦這些人類的陰暗面。可世間之事,往往是你越害怕,越逃避,越會出現。當眼前盡是打殺的場面和血腥之氣時,她被嚇得花容失色,驚慌失措,毫無決斷。好不容易丈夫在混戰中救了自己,卻又要拋下她去救李萍。此時的包惜弱只六神無主,除了束手就擒,別無他法。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李萍被官兵追打過程中的鎮靜、聰慧與堅強。作為農家婦女,李萍可以用蠻力與官兵廝打,令他們無可奈何;被段天德抓走,一路北上的過程中,她能夠敏銳地感知到江南七怪作為她救兵的到來,因此故意裝瘋賣傻引起路人的關注;脫離了段天德的魔掌,李萍還能夠靠著自己堅強的毅力和不怕吃苦的精神,一個人在北方大漠的雪地裡生下郭靖,並獨自撫養成人。

或許,李萍在蒙古大漠的日子過得不如包惜弱在金國王府那麼舒坦瀟灑,可她這一切都是自己主動選擇的結果,過上的是自己想要的生活。或許身體上遭受了苦難,但她的幸福指數卻比包惜弱要高。

相反,包惜弱正是由於自己的柔弱有餘,堅韌不足,才導致危難之中自怨自艾,毫無主見。正如書中金庸先生評包惜弱“性格柔和,自己本少主意,何況大難之際,孤苦無依”。

《射鵰》包惜弱:當上王妃卻不幸福,柔弱的性格里早已暗藏結局


在包惜弱與完顏洪烈的相處過程中,不可否認她對完顏洪烈有過好感。書中多次提到包惜弱在面對完顏洪烈的臉紅。但除了那一點的好感,還有包惜弱作為弱女子的無家可歸,無人可依的脆弱與無助。她常常感慨自己命運多舛,境遇淒涼悲苦,除了跟隨完顏洪烈往北,根本不知還有哪裡可去。本想隨了丈夫楊鐵心而去,卻因缺乏堅定的決心而作罷。整個過程中,包惜弱充滿了無助、遲疑、迷茫和不知所措。

一個人的腦海裡裝了太多情緒,自然就裝不下理智的判斷與鎮定的思考了。是以完顏洪烈可以如此輕而易舉地欺騙了她,讓她對丈夫之死毫不懷疑,甚至包惜弱已經想到了完顏洪烈與官兵就是一夥,就是那夜襲自己一家的兇手,也可以被他隨便的一個謊言糊弄過去。

人在脆弱無助時常常會六神無主,失去自己的主心骨,只能任他人擺佈和決定,同時,也容易對他人的示好和幫助產生依賴心理。

對於此時的包惜弱來說,自己一個弱女子,失去了丈夫的保護,只一人孤苦而活,唯一能夠依賴的就只是眼前的“救命恩人”。是的,我想,這時的包惜弱對於完顏洪烈是有依賴的,否則,她不會明知完顏洪烈是金人還會選擇嫁給他。金人對於漢人的踐踏與蹂躪,包惜弱從小聽父親多次說起,婚後又常聽得丈夫慷慨激情,她怎會不知?

英國19世紀偉大的道德學家塞繆爾·斯邁爾斯說:“一個沒有原則和沒有意志的人就像一艘沒有舵和羅盤的船一般,他會隨著風的變化而隨時改變自己的方向”。

包惜弱因其性格的柔弱而導致的無原則、無意志使得自己的人生隨風漂泊,任他人安排,而不能像李萍那般自己選擇未來的路。

《射鵰》包惜弱:當上王妃卻不幸福,柔弱的性格里早已暗藏結局



03.婚姻裡太過貪婪,得隴望蜀,只會令生活陷入迷茫,失去幸福

包惜弱之不幸,她那沒有原則的善良是開始,性格中的柔弱推進了事情的發展,婚姻裡的貪婪和迷茫就是導致她最終王府18年生活不快樂的關鍵。

包惜弱家中有一秀才老父。對於她和楊鐵心的婚事,書中雖未提及,但以包惜弱性格之優柔寡斷,加之當時宋朝的婚姻制度,包惜弱的婚姻肯定是由父親做主,而非自己的主動選擇。

婚後楊鐵心對嬌妻寵愛有加,小兩口的生活也如膠似漆。可包惜弱第一次見完顏洪烈時便“臉上一熱,左手微顫”,只因“燭光下這人眉清目秀,鼻樑高聳,竟是個相貌俊美的青年男子”。為何會如此?

我想,是因為包惜弱對於自己的婚姻生活是有些許迷茫的。楊鐵心雖然對她呵護備至,但楊鐵心畢竟是江湖中人,粗野漢子,在小女生的心思和情緒上必然有感知不到,照顧不周之處。所以,

包惜弱與楊鐵心的婚姻看似幸福,可擋不住包惜弱內心的悵然失落。

而完顏洪烈卻是一個完全不同的人。他細心、體貼,在包惜弱承受失去丈夫之痛時為她寬懷減愁,生活上考慮周到細緻,連女子內衣都替她買來。不僅如此,完顏洪烈談吐雅緻,舉手投足間無不體現著自己的博學見識。

這時,包惜弱內心的天平慢慢向完顏洪烈傾斜了。

《射鵰》包惜弱:當上王妃卻不幸福,柔弱的性格里早已暗藏結局


有人說包惜弱是“綠茶婊”,嫁給了楊鐵心卻愛上完顏洪烈。這個觀點,我並不同意。在我看來,她更多的是年輕不知如何選擇,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更不知道嫁給了完顏洪烈後會過上什麼樣的生活。

這一點,從包惜弱當上王妃的愁苦生活可以窺見。早已貴為王妃的她並沒有因此而喜笑顏開,享受王府的奢華和下人的伺候,即便六皇子對她用心良苦,無一不從,卻也沒有換來她的溫柔以對,甚至沒有再與完顏洪烈生下過一兒半女。

女人在婚姻選擇中的迷茫總是會導致婚後生活的失望與冷漠。包惜弱因年少懵懂無知,不能體會楊鐵心這粗豪漢子的好,陷入了金國六皇子的溫柔陷阱,獨自愁苦18年,卻終在18年後與楊鐵心再度重逢時知曉了內心真正所求。

相比較之前的猶豫、遲疑、受人蠱惑,包惜弱與楊鐵心再度邂逅時卻是堅定異常。一向柔弱溫婉的她可以厲聲斥責兒子楊康對父親的無禮,更敢以死證明楊鐵心才是楊康的真正父親。這一點,與包惜弱少女時代本想為夫殉情卻無法下定決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由此可見,包惜弱真正愛的人依舊是楊鐵心,她真正想要在的地方還是那農家村裡的烏瓦白牆,想成為的還是那普通的農婦,而非王妃。而所有這一切,只是因為自己沒有想清楚自己想要的生活,自己真正所愛的人,才導致她在婚姻裡得隴望蜀,迷失自己,更談不上抓住自己的幸福。

《射鵰》包惜弱:當上王妃卻不幸福,柔弱的性格里早已暗藏結局



04.包惜弱之不幸對女性婚姻生活的啟示

包惜弱本集有不少女性的優點,如善良、美貌、溫婉嫻靜等,但她這一生卻過得並不幸福。通過前面的分析,我們可以從中獲得一些女性在婚姻生活中的啟示。

①不要急於走進婚姻,看清楚自己想要的生活

雖說現在我國的結婚年齡普遍偏大,但這樣也有一個好處,就是隨著人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加,我們可以更多地清晰自己的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是什麼,自然就不會出現像包惜弱那樣,在婚姻裡得隴望蜀,一邊惆悵失望,一邊後悔莫及。

所以,女性在走進婚姻之前,一定要先看清楚自己的內心,而不要因為年齡急於走進婚姻。

②婚前睜大眼睛,婚後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世間沒有完美之人,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優缺點。女性選擇任何一個男人結婚,在享受他優點的同時,都要學會承受他的缺點。

因此,在婚前,我們需要仔細思考,睜大眼睛看清楚眼前之人是不是自己真心所愛,是否能給自己想要的生活。可到了婚後,我們就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對於丈夫的缺點可以選擇性地忽略,只要那缺點不觸及原則和底線。

《射鵰》包惜弱:當上王妃卻不幸福,柔弱的性格里早已暗藏結局

③外柔內剛,在丈夫需要時能夠撐起家庭重擔

女性之美在於柔,若只一味展現自己的剛強,只會令人望而卻步,感到壓抑和窒息。

但這柔中也要帶剛。否則,一旦家庭出現危機,丈夫一人無法承擔時,妻子也能夠挺身而出,為丈夫分擔,與丈夫站在同一戰線上一起撐起家庭的重擔。

這一點,黃蓉就比包惜弱要做得好很多。黃蓉丈夫郭靖有俠義之心,為人忠厚,但未免太過死板,缺乏靈活,以致於常常將自己陷入窘境。而黃蓉總能夠在適當的時候做好提點,替丈夫分擔,而不是一味依賴丈夫。



其實,女人的幸福與她是村婦還是王妃並沒有直接的關係,村婦也有甜蜜恩愛的夫妻生活,王妃也有鬱鬱寡歡的人生。關鍵看她能否認清楚自己想要的生活,再選擇能給自己期待生活的人,併為此承擔責任,堅定地與丈夫攜手走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