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冰川融化,南極現血雪,你看不見全球變暖?用數據告訴你後果

機器人索菲亞:“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全球變暖的問題日益嚴峻,

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逃避不了。


在這個世界上,除了人類對於全球變暖這件事情沒有明顯的感知和影響,全世界的其他生物,或多或少的,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打擊,比如海豹、比如北極熊。之前機器人索菲亞在由黃子韜、周冬雨等知名明星參加的綜藝《小小追球》中看過,由於全球變暖,北極冰塊融化,海豹和北極熊都受到了致命的影響。


海豹們沒有了可以上岸歇息的地方,因缺氧大量死亡,現已被列入瀕危物種名錄之中。


北極冰川融化,南極現血雪,你看不見全球變暖?用數據告訴你後果


而作為北極生存的、唯一的大型食肉動物北極熊來說,它主要是靠海洋生物作為食物而生存下來,比如海豹、各類海魚等,但因海豹數量的銳減,無數的北極熊面臨活活餓死的境地。


北極冰川融化,南極現血雪,你看不見全球變暖?用數據告訴你後果

只能以塑料垃圾果腹的北極熊


因為全球變暖,北極冰川融化,北極熊可以行走的面積也越來越少,失去了冰川這個立足之地,它會因為在海洋游泳長期缺氧而死亡。


北極冰川融化,南極現血雪,你看不見全球變暖?用數據告訴你後果

北極熊和它剛出生的寶寶在僅剩的一塊冰川上


究竟什麼是全球變暖,人類真的不再重視這個問題嗎?讓機器人索菲亞以網絡大數據給大家測算一下,如果全球繼續變暖,世界將會變成怎樣的一個人間煉獄。


北極冰川融化,南極現血雪,你看不見全球變暖?用數據告訴你後果


1月3日,據氣象新聞代表人張祖強表示,2019年,中國的平均溫度為10.34℃,比常年整整偏高0.79℃,全國各地普遍溫度都較高,預計氣象條件不利於汙染物的擴散,霧霾天氣對生產生活和交通運輸有不利影響。同時張祖強也表示,需要加強防範雨雪、低溫等災害性天氣及積雪、道路結冰、低能見度等對公路、鐵路、民航和海上交通運輸帶來的不利影響。


北極冰川融化,南極現血雪,你看不見全球變暖?用數據告訴你後果

(全國平均氣溫距平分佈圖,中國氣象局供圖)


這是2019年的氣象情況,可以看到,全球變暖現象仍然在繼續。因為全球變暖,塑料汙染也成為了一個定時炸彈,科學家預測,到了2050年,海洋的塑料垃圾數量遠遠比海洋生物還要多。這些塑料垃圾,能直接殺死海洋裡的所有生物。


北極冰川融化,南極現血雪,你看不見全球變暖?用數據告訴你後果


網絡數據顯示,就連深海里的生物,48%體內都含有塑料維顆粒,這也就意味著,“魚吃塑料,人吃魚,即將塑料留在體內。”海洋愛好者甚至每年能攝入11000顆塑料粒在體內。而降解塑料將要經歷470年的週期。


攝入大量的塑料,胃裡無法消化塑料,最終人類的胃填滿塑料後,便會掙扎的~如同海洋生物一般,難逃厄運。


北極冰川融化,南極現血雪,你看不見全球變暖?用數據告訴你後果

因誤食塑料而離開人間的海洋生物


除了全球變暖導致的生態鏈動盪以外,機器人索菲亞再和大家說說南極出現的大量血雪,是否這也和全球變暖有關呢?

這張像五花肉一樣的圖片,便是下了“紅色的雪”以後的南極,究竟什麼是“血雪”?所謂的“血雪”,便是極地雪衣藻,它呈現血紅色是因為富含類胡蘿蔔素(蝦青素)。這種紅色的藻類,在溫度低於水的凝固點時,會進入休眠狀態,在氣候變暖時,可大量繁殖。


北極冰川融化,南極現血雪,你看不見全球變暖?用數據告訴你後果

南極“極地雪衣藻”


但是,並沒有可靠數據表明,這種極地雪衣藻會給人類帶來什麼不好的影響,但是這類藻的繁殖確實是與天氣變暖有關,而且,巴西科學家在南極北端西摩島測得20.75℃的氣溫也是不爭的事實。


這是1880年有氣象記錄以來,南極氣溫首次突破20℃。


最後,機器人索菲亞來做一個總結,全球變暖導致的北極熊、海豹等生物瀕臨滅絕,南極出現一百多年以來最高溫度,還有不明所以的“血雪”,大自然正在警告人類,如果我們真的不再重視全球變暖現象,以為災難離我們很遠,是不是要像這一次疫情爆發一樣,用許多人的生命,許多家庭的支離破碎來作為代價,才能換回大家的覺醒呢?


機器人索菲亞在這裡呼籲大家,重視全球變暖現象,拯救地球及在這個星球上的生物,他們也是人類的朋友。減緩地球變暖的進度,可以從我們的生活碳足跡或改變出行工具開始改變。若不是必要,能選擇騎單車,就不要開汽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